奇石凸显“原生态”,好课更需精打磨

2021-12-19 11:47贾超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原生态奇石法治

贾超

[摘   要]为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削尽冗繁实现课堂精干之“瘦”;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教材内容,力求课堂清澈之“透”;创设留白情境,激趣诱思,实现课堂蜿蜒之“漏”;把握教育资源,追求课堂灵动之“皱”。文章着重探讨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呈现出“瘦、透、漏、皱”的特点。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瘦;透;漏;皱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4-0039-02

清代郑板桥曾经说过:“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皱、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矣。”奇石艺术之美给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带来的启示是教师需要精心打磨课堂,让课堂呈现出瘦、透、漏、皱的特点,以达到百炼铸就精英的教育目的。初中阶段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法治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此时精心打磨道德与法治课堂,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还可以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方法,促使学生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瘦”——去除花架子,为课堂教学“减负”

奇石的瘦从感性认识上来说就是纤细,然而纤细并不意味着单薄,单薄并非衡量纤细的标准。古人常曰“形瘦而神满”,这句话再次强调了奇石之瘦就是形体比例恰当、轮廓清晰可见、曲线起伏有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教师教授知识的“主阵地,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追求“奇石之瘦”。给课堂瘦身不但可以科学整合教学内容,还能引导学生明确教学主线,从而避免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不良教学现象,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收获满满。比如在教学《责任与角色同在》时,笔者首先通过问题直截了当地呈现课堂主要教学内容:什么是责任?责任与角色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承担责任?怎样成为勇担责任的人?这样学生对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掌握得差不多了。然后围绕这一教学主线设计三个教学环节:环节一“回顾社会实践活动,畅谈责任”,要求学生分享自己曾经参与过的社会实践活动,并谈一谈自己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所完成的任务”以及“主要的收获”,在师生对话中学生掌握了什么是责任,责任与角色的关系等知识;环节二“做好分内事,担起应尽责”,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为例,引导学生探究在救灾过程中消防员、医生等角色起到了什么作用;环节三“我承担,我无悔”,引领学生明确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生活中应承担哪些责任,并指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去履行这些责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剔除无效的教学环节,给课堂教学做“减法”,帮助学生厘清教学主线、把握教学重点、抓住关键知识点,从而促使学生内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二、“透”——拨开学习迷雾,引学生思维灵动

古人云:“石以玲珑透空者为上品。”这句话形象生动地诠释了奇石的透在形态上表现为洞豁贯穿、灵动飞舞、玲珑剔透、表里如一,给人带来洁净淡雅、怡然天成的视觉享受,让人回味无穷。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净化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的课程,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应该追求通透澄明,善于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每节课的重难点知识,从而达到“慧眼拨开迷雾,芳见金山银花”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责任与角色同在》一课时,学生由于思维定式不能很好地理解责任和角色的关系。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说明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指出这些角色所对应的责任。五分钟后学生开始回答。

生1:在家庭里,作为子女,需要孝顺父母,主动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清洗衣物;在学校里,作为学生,需要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在社会生活中,作为社会成员,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生2:……

生3:……

在接二连三的举例中,学生明确了责任和角色的关系:什么样的角色决定了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并且随着环境和场所的变化,需要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并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听了学生完善的总结,笔者露出了会心的微笑。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运用思维导图法来分析概念之间的关系,还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漏”——提供留白空间,助学生思维走向高潮

奇石之漏意指石体有洞上下贯通,放眼望去布满大洞小孔,给人一种一孔注水,孔孔皆出;一孔焚香,众孔皆烟的美好感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深刻解读文本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汲取知识,还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针对学生的“漏洞”,教师可为学生搭建自主思考的平台,提供更多的留白空间,引导他们自主进行探索,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促使他们填补一个又一个的“漏洞”,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发展,让学生达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关爱他人》时,笔者创设了以下情境:当小明攒够了100元准备买自己喜欢的两本书时,居委会在小区开展向贫困山区献爱心活动,小区居民纷纷捐款……要求学生对情境发展结果做出合理判断。学生最终给出以下方案:1.小明可以用这100元买自己心心念念的两本书,等以后有钱再捐给贫困山区也不迟;2.小明可以把这100元捐给贫困山区,下次再买自己喜欢的书;3.小明可以先只买一本书,然后把剩下的钱捐给贫困山区;4.小明可以用自己存的钱买书,然后向父母借100元捐给贫困山区,并在这之后通过帮助父母做家务来偿还这100元。学生的发散思维在留白空间中得到了培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诱思情境驱使学生去探究更多的未知,并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深化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认知。

四、“皱”——掀起课堂千层浪,让课堂焕发出创造的活力

奇石之皱是指石头形态起伏,时隐时现,线条若明若暗,有实有虚,犹如斧劈千仞、海浪层层、大雪叠叠,给人一种层次感和神秘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不应让课堂一成不变,而应激情四溢,善于捕捉各种有价值的资源,使课堂峰回路转、高潮迭起,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让课堂焕发出创造的活力。比如在教学《网络生活新空间》时,在学生从经济、教育、科技等方面总结了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基础上,笔者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则新闻:2021年2月19日,仇某明在新浪微博上使用个人注册账号“辣笔小球”先后发布两条信息,贬低、嘲讽卫国戍边的英雄烈士。相关信息在微博等网络平台迅速扩散,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2021年2月25日,公安机关以涉嫌寻衅滋事罪提请检察机关对其批准逮捕。观看新闻后,有学生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以后我们要少用甚至不用。”其他学生听了也纷纷点头。看到此,笔者开玩笑地说:“你们真的可以放下手机,立地成佛吗?”学生被笔者幽默的话语逗笑了,纷纷摇头:“那可不行,离开手机就意味着一夜回到解放前啊!”课堂气氛瞬间活跃了,笔者趁机说道:“是啊,你们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互联网用好了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给人们带来幸福,用不好就会带来灾难,这让我想起古人说的一句话,你们猜猜是哪一句?”笔者话音刚落,一个洪亮的声音答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笔者肯定地点了点头,继续教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笔者不但营造了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而且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

总之,“瘦、透、漏、皱”为奇石四怪,将其理念渗透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不仅可以让整节课逻辑清晰,帮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巧用思维导图化解困惑,让他们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教学留白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學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不断突破自我,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原生态奇石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原生态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真正的“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
《中华奇石》2017年杂志征订火热进行中……
原生态河流亟待抢救和保护
奇石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