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初探

2021-12-18 13:03温国政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校教学劳动教育新时代

摘  要:新时期对高校教学方式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學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应将劳动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关键内容,做到两者之间的融合,有助于完善教学体系,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明确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劳动教育问题,进一步提出关于劳动教育以及思想教育有效融合的措施,以期在明确高校发展目标的同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教学;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4-0134-03

基金项目:内蒙古医科大学2021年校级教育教学研究改革项目“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模式探索与创新——以内蒙古医科大学为例”( 项目编号:NYJXGGXY2021001)。

作者简介:温国政(1976—),男,硕士,内蒙古医科大学人文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重视教学成果,体现出良好的教学作用,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完美融合以及相关学科的建设来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体现出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成果,体现教育的重要作用,努力践行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使命。劳动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基础和教育内容等多个方面的融合性比较高,面对当前新时代教育观念的培养要求,需要积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的融合方式,使两者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并且通过两者之间的互补构建形成更新的教育模式,最终推动高校教育体系的进步,培养出综合素质水平更高的专业人才,体现出当代高校教育工作的现实意义。但如何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劳动教育工作的完美融合,使两者成为一个整体,仍然是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分析

(一)高校劳动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价值

劳动者的素质水平对于国家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当前新时代教育的基础上,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明确自身所学专业的内涵,掌握专业技术,同时还需要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了解自身所肩负和承担的重大使命,以期培养出德艺双馨、专业和艺术水平高超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加快社会发展速度,使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新时代对青年的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少年全程见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因此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融入时代洪流中,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部分。高校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对劳动教育的价值观念产生更高的认同感[1]。

(二)高校劳动教育工作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

高校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树立及其对于事物的看法、思维,都会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发展。当前,国家对高校的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精神也同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具体内容做出了解释。通过劳动教育观念的渗透,成为学生发展过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也能够使学生的精神力量更加强大。劳模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象化展现,将弘扬劳模精神作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能够为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培养以及社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基础素材,带来发展的动力,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收,将其作为学生人生道路上坚定的信念,也作为人生的基本要求和准则,从而对自己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2]。

(三)高校劳动教育是达成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客观基础

国家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劳动教育工作要完成基本育人任务,还要积极推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美融合。通过二者的融合,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思想态度,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具有更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通过劳动技能锻炼来培养学生,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想,最终从各个角度达到综合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现出当代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3]。

二、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首先,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本身存在形式主义问题,整体教学效果是否能够保障仍然有待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部分内容的单一性又让学生难以接受。而劳动教育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匹配,能够通过实践情况反映出教学结果,这项活动的开展要求高校教师进一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以及学生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疑惑,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教育工作。要解决当前高校中一些学生不尊重劳动者、不尊重劳动果实的问题,正确宣传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以及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粮食安全方面制定的方针政策,构建形成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校园氛围,更有效地渗透劳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

其次,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工作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通过劳动教育措施的精准实施,使社会劳动教育的供给更加全面,并且可以按照学生成长的特点以及高校自身的校园文化特色,使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全面发展的教学育人体系完美融合,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确保教学工作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取向,最终将其转换为学生劳动实践的动力,让学生更加重视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的内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劳动教育问题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无法体现劳动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所设置的思想政治课程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三门课程中针对劳动思想教育方面的知识内容相对较少,这也反映出高校劳动教育以及思想道德教育融合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劳动情感以及劳动价值观念的渗透、劳动伦理责任教育的教学设计内容比较缺乏,劳动思想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方面被忽视,导致劳动教学实际成果不理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劳动思想认知[4]。

(二)劳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不被重视

在高校教学的过程,需要实现专业教学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完美融合,这种融合方式为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载体。劳动教育有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体力劳动教育,教师将其简化为技能教育,之后这种技能教育逐渐淡化,最终导致劳动教育价值无法体现。高校对于劳动素养的提升环境缺乏认知,也没有深入了解校企联合育人的实质特点,导致高校教学工作受到了限制。另外,育人方面采取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思政课程设计效果并不明显,采取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式通常是基于工具化导向加以实现的,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也不明确,教学目标设计不合理,忽视了学生思想形态层次的劳动素养培养要求,严重阻碍了劳动教育工作的进行[5]。

(三)劳动教育在实践教育方面无法融合

为了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高校会组织学生从事实践活动。教学工作融入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志愿服务活动的教学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让学生具有对社会现象细致、全面的观察以及客观分析的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的社会调查以及专业文献查找,以及知识竞赛等方式保障实践教学的专业性,让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地考察、音视频制作等方式完成课外实践拓展活动,之后提交相应的实践成果报告以及作品[6]。这种活动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但是忽视了劳动素养提升的最终目标,无法实现劳动教育本质的渗透以及劳动教学组织的构建。总而言之,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中存在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相互脱离的问题,导致劳动教育在实践教育中无法得到重视。

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措施

(一)完善高校课程教育体系建设

高校需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关键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劳动教育工作的融合需要作为系统性的工作得到重视,确保劳动教育思想和内容渗透于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始终。首先需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价值,树立正确理念,作为高校教育工作推行和落实的组织者,教师在教学环节需要传授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针对课程的管理者来说,需要实现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完美融合,从教育的角度来明确融合性课程的开展价值,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为创造出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提供服务。另外,需要实现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隐性融合,深入挖掘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契合点,提升劳动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效果。

(二)专业教师队伍的构建

教师队伍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教师队伍的构建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合,需要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进一步延伸和创新教育内涵,使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劳动教育根植于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践课堂中,实现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的目标。除此之外,教师应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劳动教育的融合思想,最终使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价值得到体现。另外,思想政治教师应积极参加劳动教育理论的学术会议和培训工作,以开阔教师视野,让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渗透劳动价值观念,不断提高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强化劳动教育的实践成果,最终达到全面教育的目标。

(三)营造良好的高校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和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学环境需要融合劳动教育的整体目标,使其更加符合时代特征,同时也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思想认知和学生的思想状态,使融合式的教学环境建设效果更加理想。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要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传递价值目标和价值教育理念,融入优质的学风、校风、班风建设,使其发挥更大作用,而且需要注重劳动教育思想在校训校歌中的融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另外,需要提高高校的制度文化建设效果,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具体来说,可以设置劳动学分兑换制度体系以及劳动的专项奖学金,还可通过劳动教育的课外调研课题等方式,使劳动情怀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養,使劳动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水平更高,最终体现出劳动教育的实际价值。

五、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作为高校教学中重要的工作,尚存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高校需要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以及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间融合的有效方式,努力寻求融合的关键点,促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开展,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乐晓蓉,胡蕾.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考量与整体推进[J]. 思想理论教育,2020(05):96-101.

[2] 梁广东.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20,40(04):52-57.

[3] 丁志健. 高职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融合研究[J]. 职业技术,2020,19(11):38-42.

[4] 马喜宁. 新时代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路径探析[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0,34(06):55-62.

[5] 黄春,刘爱华. 论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在契合性及其有机结合[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35(11):8-14.

[6] 赵俊杰,陈建红,黄卫萍. 新时代高校落实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J]. 传播力研究,2020,4(24):179-180.

猜你喜欢
高校教学劳动教育新时代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