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伟松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作业”这一话题又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既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新问题,是多年来教育教学改革难题,又是一个不断被探索的问题。面对新要求,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用系统思维方式,从作业设计的价值取向、计划安排、参与主体以及评价方式等角度进行思考,争取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作业,助力学生道德成长。
一、设计目的:基于学科素养设定作业的育人价值
目前的作业设计基本局限于对课堂学习的知识的巩固,多为背诵性作业和习题类作业。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教师的知识本位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也有教师认为自己想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业,但害怕耽误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样的想法就将创新作业形式与追求学科成绩直接对立起来。事实上,作业的基本功能,一是基于大概念对课堂学习内容融合建构,二是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向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转化,充分展现学科知识的价值和魅力。
如笔者在教学“共筑生命家园”一课时,让学生对快递垃圾现象进行社会调查。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搜集了大量信息,为课堂学习提供充分的情境支撑,还掌握了开展调研的方法。根据调查结果,学生一起商议出合理的建议。之后,笔者又引导他们制订可行的计划,并将建议通过多种方式传达给相关部门。最后,相关部门还给了学生回复,这让他们感到非常兴奋。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真问题,进一步强化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认同,并通过力所能及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提出建议并充分论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合作、交流,培育了科学精神。
二、设计思路:基于整体教学流程规划节点的安排
当下,很多教师根据课时学习要求布置作业,因此常出现重复性作业。这样的作业缺乏整体的科学规划,使得学生没有清晰的学习思路,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教师应统筹安排,基于学科学习任务设计学年作业、学期作业、单元作业和课时作业等,将长远计划与眼前计划有效统一,将前置性作业与后置性作业密切统筹。
如笔者在教学“公平正义的价值”一课时,通过“从竞赛中体验公平”这一活动,将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有机统一。比赛主题是“讲红色故事”。课堂上,笔者让学生各自制定竞赛规则,最终全班达成共识,形成一套公认的比赛流程和对应规则方案。接下来,笔者让学生按照这个方案开展活动,并提示他们要走进社会,走进图书室,走近身边典型人物。最后,笔者利用班会课开展了竞赛活动。这样的作业成为课堂学习的延伸,又成为后续新课学习的新起点,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达到增效增值的目的。
三、设计主体:基于大教育观的家、校、社会共同参与
传统的作业基本由教师独自设计,缺乏多元主体的参与。一方面,教师忽视学生的参与权,认为学生只要去做作业就好;另一方面,忽视家庭和社会等主体力量,家长与学生一样,成为被动的参与者。这样的设计往往导致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家长意见大、积极性也不高,最终很多实践性作业落实不到位,学生闭门造车,这严重偏离了作业的应有价值取向。其实,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其中以活动为主的实践型作业备受学生青睐。然而,这样的作业时间跨度大,涉及人员多,需要多方力量配合,才能有效落实。既然是大家的事情,就需要教师召集相关主体,一起商量,一起策划,明确各主体的分工。
如笔者布置的作业调查快递垃圾的处理问题,学生就需要多方的力量支持、协助他们一起完成这个任务。于是,笔者对学生家长的人脉资源作了一番了解,并争取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之后,笔者邀请家长对作业的初步设计提出建议。接下来,笔者将活动方案递交给政府相关部门和社区管理者,征求他们的建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家长都认识到这份作业的价值,也明确了自己的分工,接下来的调查就会更加顺利。
四、设计评价:基于素养本位的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根据调查发现,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存在诸多问题:关注知识识记,忽视知识的迁移运用;评价方式单一,更多的是背诵检查和习题批改;评价主体单一,多数是教师、科代表或者组长检查。这样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对作业不感兴趣,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很难产生成就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过多关注学生静态知识内容的掌握,忽视学生动态知识生成的表现。其实,作业不等于笔试测试,好的作业需要教师基于学科性质精心设计。同时,教师还要重视作业落实的过程性评价,让作業发挥对教学的引导、督查和监测的应有价值。
例如,笔者在教学“共筑生命家园”一课时,布置给学生课后采访与交流的活动型作业。为了保证学生有效开展采访工作并及时与同伴交流,教师就需要“有言在先”,让学生明确评价指标与方式。这样,笔者就可以掌握学生完成作业的阶段情况,及时作出评价,还能保证他们完成任务,为学生完成作业注入持续的动力。
好的作业是教学的助推器,通过作业,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情,调整教学节奏;好的作业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科素养,锻炼综合能力。教师要结合学科情况,尽可能地设计出学生感兴趣、乐意做的作业,让学生不再畏惧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