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健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技術应用的重要性
适应工程建设的复杂性与长期性
水利工程施工的规模较大,工程复杂且施工周期较长。在建设的不同阶段需要完成人员、物资以及设备的调动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管理人员整合全部的工程建设信息,也有助于人员、物资和设备调配,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信息技术应用与工程建设需求相适应。
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科学性
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兼顾多种因素,完成各项具体的工程建设目标。采取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够针对各项目标实施有效的管理,可对信息系统整合阶段性的工作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信息化时代中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成本管理问题
首先,成本管理问题较为突出。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大、成本较高。成本管理工作需要在兼顾工程预算方案的同时,考虑到工程建设中各类变化性因素,平衡工程质量与工程成本之间的关系。由于成本管理涉及范围广,容易出现问题。
人员素质问题
施工管理中的人员管理是重要内容。人员的技术素养、综合职业素养,对工程质量以及具体的技术施工会产生影响。在大规模的工程中,人员数量多,构成状况较为复杂,人员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容易出现问题。
安全管理问题
另外,还有安全管理的问题。实际上,安全管理水平是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施工中对安全问题的关注不足,通常也会同时出现技术细节问题,这与管理工作的粗放存在联系。另外,安全管理与安全意识,管理中安全教育不足、安全培训不足,也有可能导致安全问题出现。
信息化时代中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优化策略
关注材料质量的控制
施工材料的控制,需要借助于信息化的技术手段。首先,在材料的选择上,需要根据工程设计的标准,选择多种材料参与工程测试、符合工程应用需求,且性价比较高的材料,可以作为最终选用的材料;其次,在材料入场时,需要核对预留的材料信息,对材料的质量状况进行检测。
在材料运输与存储中,需要确保材料保管中的稳定性,在材料应用的过程中,需根据实际应用状况登记材料的用量,对材料应用信息进行记录。如果在材料应用时出现异常,需要及时进行上报,完成材料的更换与责任追踪。
强化人员综合素质管理
首先,在人员的选择以及人员身份资质确定的过程中,需要在工作系统中对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确定。在信息系统的帮助下,人员需要核实身份后进入施工的现场,确保实际参与工作的人员与系统中登记的人员身份一致。其次,在施工的不同阶段,参与人员的数量、负责施工的项目可能存在差异,需结合信息系统中的管理资料,确认各阶段管理工作的责任,对应到具体的管理责任人,确保现场监督的有效性。另外,针对建设中存在的管理失误、技术失误等,要进行严格的处理,并将失误事件详细地记录在工作档案中,可选择地公布事件起到警示效果。
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
首先,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有着完善的安全工作制度。可结合一般大型工程建设的安全工作制度建立起制度的框架,并根据水利工程的特殊目标、环境状况,补充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中的细节;其次,需要做好安全培训与安全教育,各类工作人员在岗位培训的初期,就需要接受工程安全培训,了解安全制度和本岗位中存在的工作风险;安全教育需结合工程建设的周期进行,可采取定期宣传教育、海报标语宣传等模式,强化安全教育的效果。另外,还要确保安全设备以及安全装备到位,并正常应用。
实施严格的质量监督
质量监督能够促进质量控制,需结合各类监督工作的力量实施综合性的质量监督。首先,阶段性的检查与质量审核是质量监督的重要方式,需根据标准实施严格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其次,需结合公共监督部门进行质量监督。水利工程属于重要的公共工程,相关的管理部门会定期进入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需积极配合工作,充分应用公共管理力量。
在信息化时代,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扩大了发展空间,需结合信息技术,促进工程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首先,可以建立起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根据质量控制的需求,将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各类资料信息进行整合;其次,结合管理系统与阶段管理目标、管理要素,展开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