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我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研究,学界形成了不少的理论研究成果。已有研究涉及建筑学、设计学、经济学、法学等不同学科和视角,对于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基于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更多局限于对实践工作的总结,对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如何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明显不够的现状,对特色村寨的整体性保护、生态可持续、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展开深化细致的理论研究,以期更好地服务实践,推动特色村寨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高质量发展;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 9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23-0005-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3.002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Review and Reflection on the Research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Villages with Ethnic Characteristics
ZOU Jiao
(School of City and Environment,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Hunan 412007)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illages with minority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has produced a lot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results.Existing research involving architecture, design, economics, law and other disciplines and perspectives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thnic minority characteristic village. Based on the current academic research, which is more limited to the summary of practical work, it is obviously insufficient for how to further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ethnic minority villages. Carry out in-depth and detailed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issues such as the overall protection of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and high-quali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practice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Key words Villages with minority characteristics;High quality development;Theoretical research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20B177)。
作者简介 邹姣(1986—),女,湖南宁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发展。
收稿日期 2021-07-29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指少数民族相对聚居,且人口比例较高,民族文化特征极为明显的乡村聚落。一般来说,这些聚落的生产生活功能较为完备,保存文物、建筑和遗迹、遗址特别丰富,曾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的村寨。更进一步来说,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涵盖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实践、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是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瑰宝。2009年9月,国家民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09年起,在全国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2012年12月,国家民委印发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纳入统一规划之中。随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实践工作的推进,我国学术界对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的研究逐渐重视,形成了不少理论成果。这些成果涉及建筑学、设计学、文物学、旅游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不同学科和视角,对于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学术界有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1 基于文化遗产学视角的理论性研究
所谓文化遗产学视角,指的是学术界对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理论性研究。这类讨论与研究一般立足于全国层面,试图总结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宏观经验,探索其保护与发展的整体规律。显而易见,这种视角下所产生的成果,对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是具有较强现实指导意义的。关于此,冯骥才、胡彬彬、潘鲁生等专家学者早有论述。胡彬彬[1]有过专门的論述,早在2012年就于《光明日报》(理论版)上刊发了《我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遗存现状与保护思考》的文章,这也是国内最早有关于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文章。胡彬彬[1]指出,“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有效保护、深入研究幸存于世的形式与类型丰富、地域与民族特色突出、历史文化信息承载厚重的古村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基于此,他提出了9点建议,为保护包括特色村寨在内的中国传统村落提供了思路和方向。也正是这次讨论,直接推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列入了国家文化保护战略。
自此,对包括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内的中国传统村落的研究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很多学者从设计学、民族学、历史学、文化遗产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展开了研究。段超[2]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村寨自然生态保护、村寨特色产业发展、村寨经营与管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少数民族发展提供经验等6个方面,归纳了我国启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试点工作以来所取得的成效。当然,他也指出和分析了特色村寨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认为要有效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必须正确把握保护与建设的目标;明确保护与建设的内容,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建设模式。对于哪种建设模式才是行之有效的模式,不少学者围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中的某些具体问题展开了专题研究。房亚明[3]就提出了6条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议,其中与设计介入特色村寨保护有关的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合资源,合力推进;突出特色,科学规划;找准产业,持续发展。宋建峰等[4]认为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设计开发虽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民族文化创新、人力资源提升等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等方面[4]。这些理论认识在宏观视角为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明确了思路和方向。
伴随着村寨在发展面临各种问题和困境,学者们从实际出发,以不同的视角对村寨的建设路径进行研究。这方面黄淑萍等[5-10]不同学科的学者进行了大量讨论。吴正楠[8]指出,当前特色村寨的保护规划编制之中,其特色保护、发展保护、规划设计的前瞻性不足,缺乏全局性、长远性和原创性。他认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规划编制需要调动村民这一主体参与,进而实现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双赢的局面。李然[9]认为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脱节现象严重,保护与发展策略方式过于简单。李忠斌[10]基于10个特色村寨的调研,指出在产业发展中部分特色村寨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大多是围绕村寨文化生态旅游,以其他产业为中心的发展模式非常稀少,对特色村寨在可持续发展上构成威胁。郑甘甜等[11]对湖南省龙山县捞车古村进行了个案研究,认为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可以引进专业投资机构、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多方面扶持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甚至可以借鉴湖北省“616”工程做法。姚俊一[12]通过舍米湖村的个案研究,以小见大地总结和分析了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政策实施以来仍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包括抓住关键、重点发展、典型为主、多方辅助等。刘志宏等[13]认为城镇化进程中所伴随的旅游开发、新村寨建设、村民人口流失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规划建设。对此,可通过建设“有时代功能特性的新型村寨”“有原始生态机理的自然村寨”“有历史记忆的古村寨”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明村寨”等措施来进行保护与规划建设。
在对上述问题进行相应研究的同时,有不少学者基于特色村寨如何突出“特色”并确保其活态发展,从设计学视角展开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证研究。这些基于设计学层面的研究与实践,既是文化遗产学多学科交叉的重要体现,也是其涉及范畴的重要方面,对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活态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胡冀珍[14]以云南省沧源翁丁佤寨为基本研究单元,在对其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考察之后,提出其今后发展的总体规划,包括人文生态景观建设——特色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自然生态景观建设——独特生态植被的配置和培育;特色生态景观配置——万竹博览园重点建设项目建设依据及建设方案研究等[14]。王长柳等[15]以重庆为例,归纳了当地特色村寨文化与景观相互作用的3个特征尺度,进而提出基于特征尺度的规划策略,包括村域尺度:保护传统山水格局和生态格局、村寨尺度;保护传统布局和街巷肌理、院落尺度;保护传统院坝和建筑风貌。这一讨论影响较为广泛,引起了很多学者的认同,如杨春娥等[16-18]的相关研究都征引了他們基于实践的理论认识。胡赛强[19]以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福湖村为例,从特色风貌塑造、文化保护与传承、产业转型提升等方面探讨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认为特色村寨的风貌、文化、产业三位一体是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吴忠军等[20]学者基于平等侗寨旅游特色小镇规划设计,讨论了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变迁与空间重构的问题,认为少数民族特色小镇创建工程中如何处理文化空间中原住民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是规划设计的关键,从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空间生产来看,其最终目的是展示完整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与形式,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者统一。这一认识同样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相对都是微观层面的理论延伸。赵伟军等[21]从环境艺术设计视角讨论了湖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景观类型与特征,认为湖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至少可以归纳为空间规划型、建筑遗存型、特色景观型以及历史文化型4种景观类型,并从空间环境和村落意象两个方面归纳和概括了这4种景观类型的特征[21]。作为设计学视角的理论概括,他的研究为保护与发展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提供了某种理论参考。
以上这些宏观层面的理论思考对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当然,由于这类理论成果过于宏观,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又是极具地方性和民族性的,加之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所以其理论往往存在地方性不适问题,这显然需要更具针对性和微观性的对策性研究。
2 基于旅游经济学视角的对策性研究
在近10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历程中,国内各地都在探索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的模式和方法,在促进村寨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保护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基于此,学术界也展开了相关性的经验总结工作。
在民族特色村寨经济发展方面,较多学者聚焦于发展和创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即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利用其自然生态和文化遗产资源优势,通过旅游开发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使其脱贫致富,成为学术热点。江晓云[22]以临桂东宅江村瑶寨为例,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如何开展生态旅游业进行了探讨,认为对具有资源优势而又处于贫困之中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生态旅游开发之中,必须加强旅游区生态保护建设的管理,建立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跟踪监测系统等。姜静[23]以三合村特色旅游发展为具体对象,提出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与转变经营方式、合理规划旅游活动项目等旅游开发策略。向光华[24]认为发展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应该协调各参与主体利益,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原住民及游客等各方力量,增强特色村寨在发展地方经济方面的带动能力。谭旋[25]以黔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村寨为研究单元,在对其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黔东南特色村寨旅游业的发展,要从权力失衡出发,合理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与角色,构建行为监督机制与利益约束机制,发挥社区组织与社区精英的作用,最终实现利益均衡。罗永常[26]从文化经济论视角,基于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探讨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业合理发展的现实途径,提出了建立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明晰村寨旅游资源产权,完善征地、拆迁补偿制度,建立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收益分配机制等对策与建议。
还有些学者关注到了旅游扶贫的问题。李忠斌等[27]以湖北长阳县庄溪村武落钟离山为例,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群众就业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他们调查了当地民众的就业状况和收入情况,分析了制约当地民众就业的限制性因素,认为要提升武落钟离山群众的就业情况,可以借助当地独特的山水风光和民族民俗文化发展旅游业,建立“政府+农民旅游协会+农户”的旅游开发模式。马静等[28]以贵州黎平堂安村为例,探讨了乡村振兴进程中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扶贫的策略,提出了“扶智”与“造血式扶贫”、科学化精准识别、发挥政府在旅游扶贫中的主导地位、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完善旅游扶贫机制等五大具体策略。
还有一些学者对具有特别资源优势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模式进行了专门的总结和讨论。早在2002年,丁健等[29]就讨论了民族旅游发展模式的问题,尽管他们的讨论只是针对“民族旅游”,但从实际来看讨论的就是民族特色村寨。他们认为影响民族旅游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民族特色与知名度、交通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市场、民族感知形象、有无著名风景点或风景区、空间集聚与竞争、决策者行为、当地居民态度等。在此分析基础上,作者认为民族旅游开发模式从空间上可分为原地开发模式和异地开发模式,从时间上可分为短期节庆式和长期固定式。此后相关讨论开始增多,黄萍等[30]基于四川村寨旅游资源特色,专门讨论了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可能性问题,认为建立“文化生态村”是实现四川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黄亮等[31]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案例,归纳了傣族园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即在可持续、和谐、辩证的发展理念下的“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罗琳[32]基于对社区参与式旅游内涵的理解,从北川县五龙寨社区居民参与、利益分配、社区发展等角度,对五龙寨社区参与式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该模式以村民为经营主题,通过村民的参与,培养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即“以旅游促发展”的旅游带动型发展模式。在刚进入21世纪不久的时间里,这些讨论和认识无疑具有某种超前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开始以后,更有学者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模式进行了概括。段超[2]曾指出了几种村寨发展模式,如云南弥勒可邑村的村委主导模式,云南鹤庆新华村、湖北车溪村的企业主导模式,重庆黔江区新建村的政府主导模式。张华明等[33]以西双版纳“中缅第一寨”的勐景为例,在比较分析了现有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3种模式(梭嘎模式、深圳民俗村模式、郎德上寨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保护开发为前提、公司主导、有鲜明特色主题、村民普遍受益的CCTV模式[Conservancy(保护)、Company(公司)、Topic(主题)、Villager(村民)]。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其发展固然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毕竟保护在先,大力发展民族村寨旅游不能以文化的破坏为代价。特色村寨发展旅游经济必须以保护原生态文化为前提和基础。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很多地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文化挪借等文化泡沫问题。这些现象也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刘韫[34]从理论研究、实践操作、旅游发展3方面宏观地分析了制约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主导、社区为核心的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模式。作者进一步认为,村民参与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参与使其从中受益。李瑞兰等[35]对如何可持续发展少数民族村寨文化进行了思考,他们认为,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对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的渗透是具有两面性的,为处于边远地区的、闭塞的民族村寨带来了“异域”文化,但这也可能影响了当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彭晓烈等[36]基于村村振兴视角对少数民特色村寨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专门的讨论。他们认为在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出现了再衰败和异化两种极端的情况,提出应该采取精准分类施策、挖掘村寨文化差异性、选择乡土材料和本地适宜性建造技术等多渠道手段来保护村寨建筑文化的策略。类似的讨论较多,比如李强等[37-40]的讨论就更加重视在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的保护基础上来发展旅游业。李强[37]以云南泸沽湖与青海小庄村为例,讨论了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社区自主和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他认为旅游发展中的社区自主模式,可以很好地展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中的两个核心要素:一是经济分享主体(原住民),二是村民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何景明[38]认为要促进民族特色村寨的旅游业发展,应该也必须将地方性知识融入代当地景区管理之中。陈品冬[39]则以贵州特色村寨旅游发展为例,指出要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应该坚持“继承”“保护”“培养”“投入”的策略,吴其付[40]也有类似的讨论。
3 关于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区域性研究
宏观层面的理论探讨在面对地方性微观问题时往往会存在理论不适应的问题。也就是说,理论与地方实践是脱节的,难以落地。正因如此,针对区域个案的研究就具有了逻辑上的必要性。
姜爱[11]归纳和总结了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与环境保护是村寨保护与建设的3个重要方面,三者必须协同发展,政府重视、学者支持、村民参与是特色村寨建设成败的关键。赵静等[42]对广西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由于广西民族特色村寨都位于边远山区,所以保护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他们认为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必须遵循规划先行、政府主导、尊重民意的原则,并突出六大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建筑特色民居、保护和发展特色文化、保护特色生态、开展特色旅游、改善人居环境。王岚[43]在对四川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一方面总结了四川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认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民居保护与建设得到推进、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得以加强;另一方面,基于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及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认为四川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建设要多元投入、重点突破,增强村民的主体意识,完善村寨公共事务管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倡导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等。
但是,要指出的是,这些讨论和认识相对宽泛,难以指导实践。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理论要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其关键在于从微观视角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钟溢颖[44]对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的文化变迁路径进行分析,尝试构建一个旅游场域内的民族文化变迁路径模型。通过对文化变迁路径的分析,提出相对应的保护机制,有针对性地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提出保护措施,是可以确保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作者认为,民族村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至少有9大保护机制,分别为决策机制、协调机制、技术机制、调控机制、参与机制、法律机制、奖惩机制、观念机制、培育机制等。蒋志钊[45]也有类似的讨论,但更加侧重经济与文化之间平衡关系处理的讨论。李强[46]基于过度开发的视角,分析了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因发展旅游而带来的文化破坏,并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包括准确定位好开发的目的、明确村民主体地位、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和保护意识等。
微观视角的个案研究成果很多,虽然真正发挥实际作用的较少,但以湖南为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十八洞村、永州江永的勾蓝瑶寨、怀化会同的高椅村等都是比较典型的案例。学术界对这些村寨的研究很多都运用到了村寨开发当中。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围绕江永勾蓝瑶寨开展的系列研究,就直接推动江永勾蓝瑶寨的保护与发展。2015年,胡彬彬教授在承担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记住乡愁——湖南十村十记”期间,就将勾蓝瑶寨作为具有鲜明的个案特色展开了研究。自此之后,以他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对其展开了持续的探索与发展,引起了学界、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刘灿姣[47]研究指出,从瑶族的迁徙历史为研究起点,深入勾蓝瑶寨田野,考察发掘了勾蓝瑶寨的建筑营造、生产与商贸、风俗习惯、乡规民约、村落治理、精神信仰等诸多文化现象,在深入剖析当地政治、经济、自然、人文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现代化语境对勾蓝瑶寨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别出心裁地提出了打造智慧村落的建议,并通过实地拍摄取景,基于VR全景和H5等新兴技术,制造了勾蓝瑶寨VR全景。这种研究显然是具有开辟性的,不仅对特色村寨的旅游开发具有积极作用,而且也有助于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李嬴铭等[48]从赋权与产权制度的角度,以勾蓝瑶寨为个案,以田野调查和访谈为基础,分析冲突的类型与原因,探讨民族村寨治理有意义的建议。刘卫平[49]通过对郴州、永州等区域瑶族特色村寨日常治理的田野调查,发现瑶族特色村落治理在传统民居保护、非物質文化遗产活化、产业培育与融合、村落振兴与善治、提升民众幸福感、获得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出现了传统建筑自然损毁加快、特色产业缺乏竞争力、活态文化保护不足、村民参与度及民众话语权不够、村落规划与开发丧失其本来特色等困境,制约着瑶族特色村寨的可持续发展。他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社会结构变迁等结构性要素,也跟民族特征逐渐弱化、家园遗产失落、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有关。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在资本与民众之间发现平衡点,建构利益联接机制,活态保护瑶族特色村寨文化,在乡村多元治理中赋予民众更多话语权。侯玉霞等[50]则运用案例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以湖南省勾蓝瑶寨为例,分析了当地民宿经营的现状及产业发展难题;结合乡村振兴要求,以政府、旅游公司为引导,以村寨居民为主体,从政策、环境、设计、管理、经营5个方面,提出了民族特色主题民宿开发的PEDMO模式。侯玉霞等[51]以勾蓝瑶寨“洗泥宴”为例,分析了当地非遗产业化的现状,梳理了非遗产业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试图找出一条以文化产业化带动产业兴旺,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冯智明等[52]从物质景观空间、文化符号空间、社会—经济空间的“三维一体”旅游空间生产视角,对勾蓝瑶寨的旅游开发进行了考察,他们认为勾蓝瑶寨构建了聚落景观观光和民俗表演两大旅游版块,并以村民自建旅游公司和村民合作社模式进行经营,既有村民的自主选择,也有国家和市场的选择,其旅游空间生产虽然比较复杂,但明显有赖于旅游社会,即经济空间生产的规范化、均衡化和持续创新[52]。正是因为以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为代表的学者的长期研究与大声呼吁,勾蓝瑶寨在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以后,2019年又被列入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4 基于法学视角的立法保护研究
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立法研究方面,胡彬彬[53]基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视角,不仅在国内率先展开过深入讨论,而且不断向国家呼吁和建议。他曾指出,“就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刚性需求和有效长效机制而言,国内尚没有一部能完整涵盖和完全适应于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保护的法律。实事求是地说,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证明,现有的法律法规都涵盖不了、也保护不了中国传统村落。”“建议尽快制定出一部适用于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保护的国家(而非部门)专门性法规。”他进一步认为,传统村落保护立法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具有地域或民族特色的整体空间风貌,具有文物价值的文化与风物、建筑及其遗址,人居环境、土地水系,也要涉及语言文字、精神信仰与习俗,以及传统戏曲、传统工艺、传统产业和原生物种等物质与非物质方面。这一认识既推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也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立法提供了直接思路。杨立国等[54-55]对立法保护传统村落都表示出了积极态度。杨春娥[56]认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立法基本原则应当坚持秉承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生活延续性、保护优先与可持续利用、利益平衡等立法基本原则。张显伟[57]提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应该坚持依法、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积极、人本、完整、保护与发展、尊重习惯等基本原则,并认为这些基本原则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程展开的灵魂、核心,是指导工程运行的根本准则。这些讨论与呼吁,推动了少数民族特色存在的保护与发展工作。
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政策研究方面,李安辉[58]在分析解读民族特色村寨政策的基础上,阐述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政策取得的成就,揭示了一个阶段内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政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加强民族特色村寨政策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处理好民族特色村寨执行机构多元关系、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以主体民族为主,兼顾其他民族利益、正确处理民族文化的恢复与移植关系,建立民族特色村寨政策评估标准与评价体系、重视监督管理环节,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实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等建议。与李安辉注重民族关系处理不同,杨春娥[59]更加强调保护政策的完善。她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范围与规模持续扩大,很多政策制定本身就明显不足。在分析原有政策制定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特色村寨保护的核心是保持原生态,完善保护政策本身是关键,并建议要规范政策主体及其地位与职责,完善特色村寨保护标准,明确其保护措施,转变保护理念,强调整体性保护,以“惠民政策”为宗旨,将原住民切身利益放在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首位,兼顾各方利益和平衡各种关系,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实现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無论是立法保护的讨论还是政策法规制定的研究,尽管在一段时期内都停留于理论探讨层面,尚未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法规,但是伴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和深化,这些学者的呼吁与讨论在直接或间接当中也融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工作之中。
5 展望
通过上述梳理,不难发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理论建构明显不足。目前学术界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研究,主要是对目前实践工作的总结,对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明显不够,特别是对于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中特色产业选择、资金筹措及其如何与当地特色资源结合等问题尚待进一步推进。特色村寨的保护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开发的基础,只有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好,才有高质量发展的可能。概括来说,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进一步深化研究的。
5.1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创新性设计研究 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离不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特色村寨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特色村寨在形式和功能上的可持续性。很显然,这当中需要设计的深度介入。因为设计介入特色村寨,可以将有利于现代价值体系重构的传统文化,重新融入当代的生活环境和社会体制之中,进而重构适应现代生产生活的文化传统。
5.2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整体性保护研究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珍贵而脆弱,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保护先行,而且必须立足整体、统筹全局,站在人—村寨—生态的整体视角,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人文环境及其周边的自然环境,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各种活态文化,整体纳入传统村落保护中,否则失去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根基,高质量发展也无从谈起。
5.3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生态可持续研究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守住地方生态底色,保护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栖息之所与心灵归宿,在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整体性保护的前提下,治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以构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
5.4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产业高质量研究 发展特色产业、突出地方特色,让“资源”变“红利”。湖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及资源优势,具有良好的交通基础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保存着大量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可以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地区产业资源、发展生态工业,调整地区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经营,整合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地区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其特色,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拉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地区人民脱贫致富,提高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以实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彬彬.我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遗存现状与保护思考[N].光明日报,2012-01-15(007).
[2] 段超.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5):20-24.
[3] 房亚明.关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思考[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1(3):20-21.
[4] 宋建峰,李保林,唐莉.傈僳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探析:以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同乐村为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17(1):158-165.
[5] 黄淑萍.福建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探析:基于文化保护的视角[J].福州党校学报,2016(1):64-68.
[6] 吴静文.民族旅游背景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研究:以黔东南郎德上寨为例[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3.
[7] 兰梓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研究:以湖南省吉首市为例[J].中国市场,2015(9):155-158.
[8] 吴正楠,车永春.特色村寨保护 既要“面子”也要“里子”:甘肃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调查(下)[N].甘肃经济日报,2015-03-31(002).
[9] 李然.武陵山区民族村寨保护发展的调研与省思[N].中国民族报,2015-04-17(008).
[10] 李忠斌.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村寨模式”研究:基于10个特色村寨的调研[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8(1):9-16.
[11] 郑甘甜,龙晔生,李忠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再思考:以龙山县捞车村为例[J].民族论坛,2013(7):6-9.
[12] 姚俊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政策研究:以来凤县舍米糊村为例[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3:52-58.
[13] 刘志宏,李钟国.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规划建设研究:以广西少数民族村寨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5(9):31-34.
[14] 胡冀珍.云南典型少数民族村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84-115.
[15] 王长柳,赵兵,麦贤敏,等.基于特征尺度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规划实践[J].规划师,2017,33(4):75-81.
[16] 杨春娥,赵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振兴的实践困境及路径探索:基于鄂西南民族地区的考察[J].民族学刊,2020,11(6):17-28,152.
[17] 辛俊婕,魏菲宇,高溪.城乡融合语境下少数民族传统村落规划研究:以北京市巴园子村规划为例[J].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20,36(2):15-22.
[18] 高凯,何沁遥,张宝文.文化景观视角下的乡土聚落研究:以云南垭口村为例[J].风景园林,2020,27(3):103-106.
[19] 胡赛强.风貌、文化、产业三位一体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划设计探讨:以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福湖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5(6):98-104.
[20] 吴忠军,代猛,吴思睿.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变迁与空间重构:基于平等侗寨旅游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7(3):133-140.
[21] 赵伟军,张美伶.湖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景观类型与特征探析[J].湖南包装,2021,36(2):57-60.
[22] 江晓云.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临桂东宅江瑶寨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4):564-567.
[23] 姜静.三合村民族特色旅游发展研究:以鄂西南牛洞坪村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33-37.
[24] 向光华.旅游人类学视域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研究:以鄂西南牛洞坪村为例[D].恩施:湖北民族大学,2019:46-60.
[25] 谭璇.黔东南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37-49.
[26] 罗永常.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机制[J].旅游学刊,2006,21(10):45-48.
[27] 李忠斌,代晶,王相宇.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群众就业问题与对策:以长阳县庄溪村武落钟离山为例[J].民族论坛,2014(1):85-89.
[28] 马静,张河清,王蕾蕾.乡村振兴进程中民族特色村寨旅游扶贫策略研究:以贵州黎平县堂安村为例[J].经济论坛,2019(2):140-143.
[29] 丁健,彭华.民族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及开发模式[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2):98-101.
[30] 黄萍,王元珑.创建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8):177-180.
[31] 黄亮,陆林,丁雨莲.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21(5):53-56.
[32] 罗琳.社区参与式旅游发展模式个案研究: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五龙寨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2):59-62.
[33] 张华明,滕健.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CCTV模式:以西双版纳“中缅第一寨”勐景来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6,27(3):97-103.
[34] 刘韫.困境与选择:民族村寨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08(2):133-135.
[35] 李瑞兰,赵胜男,董俸驰,等.关于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2):36-39.
[36] 彭晓烈,高鑫.乡村振兴视角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3):60-64.
[37] 李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社区自主和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以云南泸沽湖与青海小庄村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0,31(2):106-112.
[38] 何景明.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省思: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中心的考察[J].旅游学刊,2010,25(2):59-65.
[39] 陈品冬.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保护与发展机制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8,33(2):27-28,33.
[40] 吴其付.旅游发展与公共空间的变迁:以阿坝州理县桃坪羌族为例[J].旅游论坛,2011,4(4):13-17.
[41] 姜爱.湖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经验解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2(9):196-198.
[42] 赵静,周健.建设广西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J].桂海论丛,2013,29(5):116-119.
[43] 王岚.四川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3,34(6):139-142.
[44] 钟溢颖.基于SEM分析的旅游民族村寨文化变迁及保护研究: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的个案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44-57.
[45] 蒋志钊.文化变迁中的民族特色村寨文化保护研究:以凤凰边墙沿线民族特色村寨为例[D].吉首:吉首大学,2017:37-40.
[46] 李强.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思考:基于过度开发视角的分析[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5-28.
[47] 刘灿姣.中国传统村落实证研究——勾蓝瑶寨[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9:1-4.
[48] 李嬴铭,宁永丽,黄潮.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冲突与治理:以勾蓝瑶寨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18(6):148-153.
[49] 刘卫平.南岭瑶族特色村寨的发展困境及振兴策略:基于郴州、永州瑶族特色村寨的田野调查[J].湘南学院学报,2019,40(6):1-6.
[50] 侯玉霞,王美钰.南岭走廊民族村寨民宿开发研究:以湖南省勾蓝瑶寨为例[J].民族论坛,2018(3):88-94.
[51] 侯玉霞,赵映雪.文化自覺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与乡村振兴研究:以勾蓝瑶寨“洗泥宴”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18(6):140-147.
[52] 冯智明,秦炜棋.湖南江永勾蓝瑶寨“三维一体”旅游空间生产与文化再造研究[J].文化遗产,2019(2):145-151.
[53] 胡彬彬.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立法建议[J].人民论坛,2015(9):70-71.
[54] 杨立国,刘沛林.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度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以湖南省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为例[J].经济地理,2017,37(12):203-210.
[55] 俞孔坚.“新上山下乡运动”与遗产村落保护及复兴:徽州西溪南村实践[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7):696-710.
[56] 杨春娥.新时代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立法的基本原则[J].青海社会科学,2019(5):185-192.
[57] 张显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基本原则[J].广西民族研究,2014(5):91-97.
[58] 李安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政策探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4(4):42-45.
[59] 杨春娥.完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政策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5):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