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化工集团磷复肥公司 杨立森
“芒种三日见麦茬”,芒种早已过了,地里也尽是收割后的麦茬。
我从农村来,我知道在烈日下收割麦子的辛劳,我明白光芒与麦芒扎在父辈的脊背上一样的疼。所以,在我拿起镰刀后,我知道农人的麦收没有诗意。
可想起麦子,也会想到很多的趣事,至少在我成为一个劳力前。
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当地里金黄的麦浪翻滚时,当无数的人腰里扎着草绳,手把镰刀站在地头瞭望时,我知道那金黄的麦浪里也藏了很多诱惑。
鸭蓝儿,我一直不知道它的学名,在远处或麦浪间“咕咕”地叫,外形跟鹌鹑差不多,略小,我一直怀疑它们本就是一种鸟。
当农人弯腰挥镰走向麦浪时,我就希望会有一个人突然高喊:“看,一窝鸭蓝儿!”或是“一窝鸭蓝蛋”!每每此时,我就会特兴奋,脸上的汗水,帮父母捆麦的辛苦也早忘记了,一窝鸭蓝蛋就躺在那儿,鸭蓝蛋与鹌鹑蛋一样,小小的,上面带着枯草样的斑纹。有时会是一窝小小的鸭蓝儿,褐色,五六只挤在一起,它们的妈妈已亡命天涯。
有了这些收获,对于一个孩子,辛劳就微不足道了,只是那些鸭蓝儿养不活,我专门到田野中找了蚂蚱来喂,最终也还是会全部死去。
麦子在没有收割前,有一种鸟儿会将窝做在几株麦秆间,它灵巧地将附近的几株麦秆叶织在一起,就像芦苇荡里的苇喳(一种水鸟),将苇叶编在一起。那种鸟极小,很难看到它的影子,以致几十年过去,我也仅记得那悬浮在半空中的鸟窝了。
那时的麦田里、空中或是田间的小路上,鸟鸣声此起彼伏,不知现在是如何?
麦子收割后要打场,因为怕下雨,所以必须白天收割,晚上就要打场。那时还是大集体,打场在孩子的眼中也充满了情趣,几辆十二马力的拖拉机后面拴了几个碌碡,在新割的麦子上转着圈飞跑,场院里数盏汽灯挂得老高,照得整个院子亮如白昼。无数的飞虫围着汽灯飞舞。
那些转圈的十二马真是带劲儿,“突突”地冒着烟,碌碡被甩得几乎要飞起来,整个麦场人声喧哗,女人们与驾驶者开着玩笑。那时,能够到十二马上坐一坐,还是在旁边,那感觉真是比现在坐奔驰还满足。
收麦,辛苦是父母的,孩子们还是想着如何玩,新打的麦粒抓一把含在嘴中,嚼啊嚼啊,虽然麦粒已被烈日晒得硌牙,在口中“咯吧”作响,但最后还是会被嚼成一团面筋,那面筋极黏,从芦苇荡里砍一根芦苇,撸去叶子,只留碧绿的芦苇秆,将面筋团缠在尖上,去柳叶丛中粘蝉玩儿。
儿时的麦收是忙碌的,紧张的,几乎就是白天黑夜连成一片。不过,在孩子的眼中,即使辛劳的间隙也会充满乐趣,比如那些鸟鸣、冒烟的拖拉机或是被面筋粘住拼命喊的蝉。
现在的麦收已是全部自动化,农人也不必再像父辈那样辛苦了,现在的麦田里还有鸭蓝儿,还有像苇喳一样做窝的极小的鸟吗?
仔细想来,我是很多年没有亲近麦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