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孟宜林
当前,社会各界对人才需求标准不断变化,对人才培养加强重视和关注,教育领域针对人才的全面培养也有着新的要求,提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即通过“三全育人”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来看,思政教育主要是通过开展思政教育课来实现,同时借助校内社团引导、日常宣传、互联网平台搭建来进行线上推广和思政教育培训活动等。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全体教职员工要加强对思政教育教学的重视,明确并完成各学科教学领域育人目标和任务,在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素养提升的同时,融入思政教学,促进高职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并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为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不断努力。
“三全育人”相关理论在2018年由教育部办公厅所提出,教育部要求各地开展“三全育人”试点工作,从全方位角度上来进一步构建和优化育人体系,引导各个院校从树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做起,不断开展思政教学工作,围绕思政教学来完善教育教学方式,以促进各院校育人效果的不断提升,促进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实现,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和社会进步需求。“三全育人”具体目标和方向就是促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优化当前教育教学体系和内容,推动各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思政教育进程。相关研究工作者认为,“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和践行,对提高高职院校思政工作教育实效性有着重要促进作用,这也对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三全育人”具体理念内容和相关工作要求主要是针对其中各项环节,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一体化,并加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个环节中各项要素的有效联结。高职院校各学科、各专业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并分析各类课程模块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促进学科理论知识学习和思政教育工作的共同融合,达到人人育人、时时育人、事事育人。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与此同时推动管理、教书和服务育人形成合力。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营造思政教育无所不在的育人环境。
“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和相关工作的开展,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认识到自身作为高职院校教师所担负的育人职责的重要性,切身体会育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明确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前提下,引导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思政意识和育人意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提升育人功能的有效性,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将专业技能知识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充分说明当前教育界对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政教育的关注与重视。但就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相关工作来看,“三全育人”具体教学工作进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三全育人”理念及其所涉及的每一环节相关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对整个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有着深远影响。其中,全员育人环节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需要结合当前思政教学现状来明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相关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探索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效的有效策略,完善全员育人体系,保证思政教育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需要各学科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重视并树立正确的思政意识和思政教育理念。但是,当前的思政教育工作中,部分教育工作者思政教学意识不强,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亟待完善与更新,未能做到真正深入研究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高职院校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在专业学科教学过程中,仍然片面地认为人才培养的重心是专业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专业技能实践练习水平的提升。此外,虽然当前我国大力践行素质教育,但是部分教育工作者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保留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方法单一陈旧,思政教育相关工作仍停留在理论阶段,未能真正应用于具体实践中,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得不到真正有效提升。
通过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程教学形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思政教育课一般是多个班级共同上课,这给思政课程教师带来了较大的教学压力。课堂上学生众多,且来自不同专业,思政课堂在组织教学方面面临极大挑战,构建高效课堂并维持课堂纪律有较大难度。合班教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工作队伍力量薄弱,合班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并没有关注与重视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思想动态。合班教学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教学难度把控存在较大难度,很难做到满足学生需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等。
更新思政教育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标准,是开展思政教育的前提。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活动时,要深入思考并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促进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转变为专业技能型人才。同时,教育工作者还要明确人才培养是为了什么,明确人才培养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从而更好地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内容的规划和设计思路,保证人才培养得以真正满足社会需求。教育工作者要认清自身岗位的重要性及其所担负的岗位职责,深刻意识到各类课程所蕴含的育人功能,将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效融合,促进理论知识的传授并引导具体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培养思想品德好、社会责任感强、技能水平高、文化素质好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要想促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完善思政课程教育教学体系至关重要,只有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思政教学体系,才能保证思政教育工作更具实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的构建,需要各管理部门的系统运作,引导高职院校全体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参与,共同明确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教职员工要肩负起自身育人职责,在树立正确教学理念思维基础上,不断探索科学的课程思政设计及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专业课和思政课的共同融合,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丰富和完善自身思政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巧,不断探索更为科学高效的教学设计方案,为构建高效思政教学课堂而不断努力,实现培养全面人才的目标。
“三全育人”视域下,思政工作实效性更多地体现在教育最终结果与教育目标能否真正契合,这也是衡量教育方案可行性的重要指标。因此,高职院校在实施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需要统筹规划,明确思政教育重点,关注和重视思政工作实效性,以全员育人作为思政教学基础,促进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专业教学中潜在的思政育人资源转化为主动育人资源,共同致力于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