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作用发挥的路径研究
——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例

2021-12-18 13:36:03周长阳魏爱臣程豪迈
贵州农机化 2021年4期
关键词:党史中国共产党大学生

周长阳,魏爱臣,程豪迈,王 姣

(贵州理工学院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0 引言

2021 年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这个“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的重要时间节点,全党开展党史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坚定理想信念、推动建设发展、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奋斗传统,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勇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具有重要意义。

党史教育是大学生正确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树立远大理想抱负的重要路径。 当代大学生生活水平较高、学习环境较好,同时是网络时代“原住民”,一方面很难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历程有深刻的切身体会,另一方面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大学生思想观念单纯、心智尚未成熟、知识体系尚浅,容易被一些错误思潮误导。因此,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通过学习党史的过程,让大学生深入了解无数有志之士、无数爱国之才、无数革命先辈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面临的各种抉择与艰辛历程,以直面感悟内心的革命力量激发大学生心中深深的爱国之情,思考“何以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何以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诸多问题[1],使大学生从党史学习中汲取中国共产党奋进的力量,增强抗挫折能力,锐意进取、顽强拼搏。

1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育人作用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的重要讲话,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促使大学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通过党史教育,培育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让大学生对党史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发挥党的优良作风,凝聚迈进新时代的坚实力量。

1.1 通过党史教育,激发创新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丰富的、是艰苦的、是曲折的,这段历史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过程,其内涵不断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激励着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激励着社会走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激励着人民走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加强大学生学习党史,了解党的发展轨迹,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康庄大道,对历史不同时期总结不同的红色经验,逐步洞悉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砥砺品行、开拓视野,分析先人思想去创建憧憬未来,绘画中国蓝图。 用前人的血肉之躯铸就精神“万里长城”,启迪中国的新思想、大智慧。

1.2 通过党史教育,提升爱国情怀

学习中国共产主义党史,是增强爱国主义情怀的有效途径。 在这段光辉历程中,枪杆子里得政权、笔杆子里出人心,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无数革命先烈为祖国建设呕心沥血、为中国人民艰苦奋斗。 同时,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强化政治立场,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中国人民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提高大学生爱国情怀。

1.3 通过党史教育,牢记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清醒剂,学历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 在中国共产党铸就无数荣耀、辉煌的同时,也遭遇无数的困难、挫折,但这些都没有打倒中国共产党。 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历史使命,不忘初心,这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惨痛历史教训。 中国共产党在无尽长夜黑暗下摸索前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终探索出最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恒亮明灯。 改革开放之路是蜿蜒崎岖的,但踏过便是永不磨灭的丰碑。 在这段漫长的伟大复兴之路,牢记历史使命,铸就更光明的未来,方为始终。

1.4 通过党史教育,磨砺精神意志

加强党性磨练,学习无私“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两弹一勋精神、“国家需要我们去,我们就必须去”的钟南山精神、不畏挫折的“女排精神”。 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磨砺中国意志、弘扬中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借助党史教化育人的作用来教育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这是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党史工作需要下功夫抓好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今,在庆祝建党100 周年的背景下,更应该提高思想觉悟,培育有责任、有担当的新青年。

2 高校党史教育育人作用发挥的路径研究

新时代的大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正发生着显著变化,受多元文化和社会风气的长期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于革命历史、革命传统的了解变得逐渐淡薄,形成刻板印象。 因此,党史教育应常态化。 新时代加强党史学习教育,需要综合运用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网络媒体等教育方法和手段才能达到党史育人育才的效果[2]。 因此,贵州理工学院党史教育发挥作用的路径可分为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4+3”两大方向进行。

2.1 线上教学模式

2.1.1 借助互联网平台,采取直播或录播授课

此种教学方法可作为线下授课的补充与巩固,主要是针对线下教学过程中重难点内容仅仅借助于线下教学无法得到很好解决的时候所能采取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在互联网平台上教师和学生能够进行实时交流,并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每一位学生在网课堂上得到党史问题的充分理解,有助于提高党史教育的育人树德的积极作用。

2.1.2 创建党史答题库,进行党史知识竞答

高校党史教育落实开展绝不是仅仅靠一句简单的口号进行,对于党史的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党史知识竞答,在学校官网上提前发布竞答时间、规则、奖励等相关问题。 对于每期排名靠前的选手进行奖励并公示数天,排名可采取积分制,每期排名前十的选手可对擂主发起一次挑战,挑战成功,积分翻倍;题型的选择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音频题和视频题等。 利用好互联网平台的发达性和互通性,可以最大化加大党史宣传教育深度和党史知识普及度。

2.1.3 观看党史类电影,传承优秀红色基因

推进党史理论学习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是传承红色基因和发扬党史精神文化内涵的必经之路,而高校大学生通过电影等形式的党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党史题材的电影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修课”,它不同于其他网络形式的单调呆板,在风格上别具一格,能最大程度地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和由浅入深的理性思考,从而对中国共产党伟大的革命事业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对于我们自身的党史文化有了更多的自信[3],肩负起历史使命,将革命中孕育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1.4 利用网络化媒介,构建党史教育平台

新时代下的大学生党史教育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而互联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党史革命光辉事迹的最重要渠道之一。 因此,在把握正确社会舆论和适当的网络环境下,将各类网络媒介的优点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作用,构成一体系的网络平台,将党史故事,共产党精神以及建党文化,全方位各层面的通过微信、微博、抖音以及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展示其党史的内涵[4]。 让当代大学生也能切身体会党的历程从成立到发展到最后的壮大是一路艰辛,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铺出的一条国富民强的康庄大道,从而在当代大学生的心中树立起可担时代大任的远大宏图和复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2.2 线下教学模式

2.2.1 推动线下课程教学,加强党史教育专业性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理论指导实践的历史,凝聚着党的光荣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学习党史,认真总结其经验和优势,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 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以专研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以及历史学等为主,专业化党史任课教师较为稀缺。 加强思政课教师党史培训,是推动高校党史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 在线下教学中,通过推动党史有关的红色讲座、培训课程、经验交流等多元化建设,加强党史教育的专业性。

2.2.2 开展线下社会实践,丰富党史教育内涵性

社会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生由思想化到实践性的转变。 教师单纯按照课件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内容经典,不仅教育效果不佳,且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教学方式,摆脱枯燥乏味的书本,社会实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 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6]通过假期社会实践走访红色革命根据地、参观烈士陵园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丰富党史教育的内涵,增强党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2.3 整合利用新闻时事,推动党史教育传播性

将党史学习与新闻时事相结合,通过新闻时事对党史进行更全面、更细节化的剖析学习,如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中涌现的先进党员事迹,让学生养成关注新闻时事的习惯。 顺应时代的思潮,为党史学习赋予时代性,增添新鲜活力。通过党史学习最新新闻,“新与旧”双线交替,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领更多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传播党史的先进思想,践行不忘初心理念。

3 结语

梅雨纷纷,七月清凉。 回首遥望百年前浙江嘉兴南湖畔宏壮的开天辟地,到当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代化。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栋梁、新时代的青年,应当秉持星星之势,燎起中华巨龙之原。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上,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开展“4+3”模式,综合运用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网络媒体等教育方法和手段达到党史育人育才的效果,促进党史教育作用的发挥。 对于大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激发创新思想、提升爱国情怀有深远意义,促使大学生牢记历史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猜你喜欢
党史中国共产党大学生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第一次学党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22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海峡姐妹(2021年12期)2021-01-01 03:58:58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