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丘陵山区土地宜机化改造探索

2021-12-31 07:30韩忠禄潘东彪
贵州农机化 2021年4期
关键词:机化丘陵山区

韩忠禄,费 孟,潘东彪

(贵州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贵州 贵阳 550003)

0 引言

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贵州省脱贫攻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同时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渐深入,也暴露了我省劳动强度大、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劳动力成本高的不利局面[1],生产成本高,对贵州农产品与全国同类产品竞争极为不利,严重影响了贵州省优势特色农产品的产出率和市场竞争力。

贵州省全省耕地面积共有453 万公顷,其中6°以上的丘陵地区面积约为380 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83.8%[2]。 2019 年贵州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39.1%,而2019 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70%以上,我省低于全国30.9 个百分点以上,要提高贵州省优势特色农产品的产出率和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农业机械化率,降低生产成本[3]。 要想降低生产成本,就必须用机械化代替人工,打破土地界限,实现土地宜机化整治[4-7]。 同时,土地宜机化改造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 号)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19〕19 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完成国家要求到2025年贵州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到达55%的目标任务的必然选择[8]。

本文针对国内外丘陵山区土地宜机化改造的现状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贵州省省情和参考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初步探索及总结了贵州省丘陵山区土地宜机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并对贵州省土地宜机化改造工作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1 国外丘陵山区土地宜机化改造发展现状

纵观世界丘陵山区占比很大并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都经过科学合理的土地改造。 国外如日本,山地丘陵将近占国土的80%,到20 世纪90 年代初,日本就农田整合及条田化整理的面积达到水稻总面积的70%,土地宜机化改造后水稻生产率提升了5.7%,生产成本下降了19.9%,劳动力成本节省31.8%,由于日本对土地进行大规模宜机化改造,在20 世纪70 年代末期就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9-17]。

韩国的山地丘陵占国土面积的67%左右,在20 世纪70 年代初开始实施“新村运动”,到20 世纪末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土地宜机化改造后水稻生产率提升了5%,生产成本下降了16.2%,劳动力成本节省33.4%[18]。

德国推行把零散的土地集中连片进行土地改造后,不但在生态文明、空间规划、效率变革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很快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城乡实现了一体化发展[19]。

2 国内土地宜机化改造现状

目前,国内各地土地宜机化改造工作相比,重庆走在前列,为贵州省土地宜机化改造工作进行了先行探索。 重庆从2014 年开始探索土地宜机化改造工作,已经实施面积超过2.66 万公顷,重庆实施土地宜机化改造后,机械化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到2019 年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7%。

贵州从2019 年开始探索土地(旱地)宜机化改造工作,到目前为止实施面积超过2 000 公顷,贵州在实施土地宜机化改造后,对特色优势产业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从实践上看,丘陵山区经过土地宜机化改造,使许多原来的“巴掌田”“鸡窝地”变成了大中型农机纵横驰聘作业的舞台。

贵州省属于南方典型卡斯特地形地貌,山地和丘陵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2.5%[20-26],是全国山地和丘陵占比最高的省份,也是全国工业、城市和农业用地条件最紧张、最差的省份,贵州省耕地面积坡度分布如图1 所示。

3 贵州省土地宜机化改造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国家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就贵州省到目前为止实施面积超过80 万公顷,这使得贵州省农业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大幅提升。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就初步调研数据看,在全省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并通过验收的面积上完全满足«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指引(试行)»要求的不足13.3 万公顷,仅占17%左右,这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宜机化改造在设计之初出发点上就有本质区别有关。

土地宜机化改造,就是在适合中大型农业机械开展作业的地块区域内,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细碎异形的地块进行改造,按照小弯取直,大弯就势的基本要求,进行平整化、缓坡化、梯台化改造,以满足中大型农业机械作业要求的活动,工作重点是对地块进行改造,以改善中大型农机具作业条件为主,讲求地块道路互联互通,排灌顺畅。 而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较多,重点是保证旱涝保收,以道路和灌溉沟渠的建设为主,对地块改造相对较少,讲求的是覆盖面[27-28]。

4 贵州丘陵山区土地宜机化改造效益分析

通过土地宜机化改造,一方面可以新增耕地面积3%~5%,可以作为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占补平衡的补充指标。 另一方面通过土地宜机化改造,可以有效增加效益,实现“减人、增产、增效”,具体效益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耕、种、收三个环节机械作业与人工作业比较

通过对表1 进行分析可知,在耕作环节100马力拖拉机的耕作效率是人工作业效率的80倍,作业费用不足人工的40%;在种植环节大马力种植机械是人工作业效率的58 倍,作业费用不足人工的33%;在收获环节大马力收获机械是人工作业效率的100 倍,作业费用约为人工的25%。 由表1 可知,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尤其是大中型农业机械的使用让农业生产实现“减人、增产、增效”,推进农业生产全面和全程机械化。由此可以看出,贵州省丘陵山区开展土地宜机化改造势在必行。

5 贵州丘陵山区土地宜机化改造主要措施

5.1 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土地宜机化改造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农业部土地宜机化改造专家组的作用,加强技术指导,制定灵活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大力培育宜机化人才队伍和设计施工队伍。 在产业选择方面,优先解决有机不能用的产业,对于一些产业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还没有机具可用的,应暂不考虑。

5.2 设立专项资金

省级财政设立土地宜机化改造专项资金,按先建后补、先易后难的方式,根据土地改造难易程度,分别制定补贴标准,并在实施过程中按实际改造成本作适当调整,以补贴额度不能超过改造成本为原则,建立合理的建设奖补机制,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5.3 制定统一标准

在通过试点示范后,抓紧制定«贵州丘陵山区土地宜机化改造技术规范»,以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为指导,结合贵州丘陵山区的实际,制定出具有操作性的技术规范,指导全省土地宜机化改造工作。

5.4 探索研究占补平衡实现方式

土地宜机化改造后可新增耕地面积,其指标申报经相关部门核定后,可作为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占补平衡的补充指标。 由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研究制定方案,探索从新增耕地转建设用地出让收入中切块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土地宜机化改造工作。

6 结语

通过分析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及土地宜机化改造现状,针对贵州省现状,对贵州省土地宜机化改造工作提出了初步探索。 针对我省省情并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1)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土地宜机化改造体制机制,大力培育相关人才队伍。

(2)设立专项资金,开展土地宜机化改造试点。

(3)结合贵州丘陵山区的实际,制定出具有操作性的标准(技术规范),指导全省土地宜机化改造工作。

(4)探索研究占补平衡实现方式,由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研究制定方案,探索从新增耕地转建设用地出让收入中切块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土地宜机化改造工作。

通过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社会参与等方式推进贵州省丘陵山区土地宜机化改造工作,贵州省农机化事业发展才会有光明的前景。

猜你喜欢
机化丘陵山区
基于“脾胃内伤”辨治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重庆: 2025年宜机化农田面积力争达到1000万亩
重庆市农机总站召开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培训暨工作推进座谈会
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下)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山区
适宜丘陵山区发展板栗生产的关键措施
胡丘陵《栽树》
西部丘陵地区传统农业村的现代农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