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晓,张 琳,陈万里,范理宏,施 雁,朱晓萍,刘聪香,陈蓓敏,金 逸,申长兴,吴 茜
心脑血管疾病起病急、进展快、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复发率高和治疗费用高,已成为严重影响社区民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第三次心脑血管疾病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范围内医院死亡者不足 20%,而死于家中者占72%[2]。 数据显示, 85%的心脑血管疾病与不健康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3]。目前心脑血管疾病以发病后被动诊治为主,亟需有效举措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研究表明,冠心病死亡下降的原因有58%归因于危险因素的干预。因此,提升社区民众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风险识别、症状管理和自救等能力至关重要。科普是提升民众的疾病认知、改善健康行为的高效举措。习总书记于2016年首次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国尚缺乏科普教育研究的客观数据,亟需开展科普研究助力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解决。本研究针对心脑血管科普教育薄弱环节,以心脑血管科普教育基地为平台,以提升社区民众的心脑血管疾病自防-自护-自救能力为切入点,构建了一整套提升社区民众健康素养的管理体系并初见成效。
从科普教育传播源、传播途径、受众者分别调研目前科普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障碍因素。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我院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①81.3%的医护人员所传播的科普内容仅局限为疾病知识或标准化医嘱,仅聚焦患者现阶段显而易见的症状或问题进行宣教,缺乏对疾病预防的前瞻性科普;②科普传播内容片段化、零碎化,仅有5.0%的医护人员重视健康知识传播与大众健康的理念、防病能力的提升相互交融;③92.5%的医护人员科普知识传播途径单一化,主要以口头宣教、健康教育手册为主;98.7%的医护人员运用的科普传播途径单向化,缺乏连贯性与反馈互动,大众处于被动接受状态;④缺乏针对性的科普教育教材、固定的科普教育场地、专业的科普教育团队等。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选取300 名社区居民展开调查。结果显示:①63.8%知晓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保健、急救措施、日常护理知识;98.6%对疾病风险因素(如,认为只有老年人会得心脑血管疾病)、预警信号(如有点胸闷胸痛多休息就可以)、急救方法(如急性发作就打120,坐等医护人员救护)存在认识误区。②居民对“急救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康复指导、药物指导”需求最高,其中乐于接受的科普形式依次为实际操作体验、微电影、图文并茂科普手册。
1.2.1 创建了集“预防-预警-急救-康复”为一体的全生命周期心脑血管科普教育基地
融入健康中国全生命周期照护理念,以问题需求为导向,结合心脑血管疾病的特点与发展进程,全方位打造成集“预防-预警-急救-康复”为一体的心脑血管疾病科普教育基地。其主展厅面积达250m2,分设疾病机理馆、症状科普馆、功能科普馆、急救科普馆、体验互动馆和养生科普馆六大主题馆,贯穿“自防-自救-自护”多项功能,主要向社区居民浅显易懂地阐述疾病的发病机理,识别疾病的早期发病信号,甄别高危患病人群,掌握院外心肺复苏技术,培育健康管理行为等。以“黄金四分钟”为主题的心肺复苏技术培训为例,通过演示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参与者亲自体验按压部位、按压手势、按压深度和按压频率等,并对培训效果进行实时测评、实时纠错,达标后发放“CPR合格证书”。
1.2.2 研发了以“风险识别-自救他救-功能康复”为主体的心脑血管疾病科普教育精品课程库
兼顾亚健康人群、中高危人群、康复期患者不同个体特征、不同疾病进程和不同风险等级,从发病机理、风险因素、症状、急救、康复和并发症等层面研发了全生命周期的心脑血管科普精品课程库,实现精准科普。以“趣味化、形象化、通俗化”为主,有机融合“文字—动画—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研发了多维度科普教育内容表现技术,主要有健康口诀、gif动图与flash视频、科普手册、图文并茂式PowerPoint和宏观叙事风格的科普文章等。
1.2.3 组建了以“讲解员+专业团队+志愿者”为主的心脑血管科普教育队伍
以医护协同性、多学科交融性、多部门协作性、区域联动性为原则,设立具有专业医学背景的2 名科普讲解员作为基地核心力量;集结心内科、神内科、中医科等临床优势资源,组建最优质的心脑血管科普教育专业团队作为基地内圈力量;聘请退休医护人员及在校学生并经过规范化培训与考核合格后入驻基地志愿者队伍,作为基地外圈力量。同时建立入馆制度、志愿者管理细则等规章制度,以确保科普活动常态化、规范化与科学化。截止目前,在上海地区内选拔优秀中/大学校学生1 980名,参加服务人次7 758次,志愿者服务时长24 734 小时,为上海市社区医院培养科普骨干150余名。
1.3.1 搭建了心脑血管科普教育“线上+线下”传播网
融“在线视频、自媒体、微课程”三者为一体,建立了PC端-移动端相互契合的科普课程“线上传播网”,包括科普云、电视科普节目、汽笛声、科普微课程、微信、微博和康复助手等。基于心脑血管科普教育基地平台,借力科技周、科技月等主题活动,采用“固定式(请进基地) +移动式(走进社区)”形式组建心脑血管科普教育课程“线下传播网”。建立“科普教育基地(集中) +病区科普卫星站(分散)”形式,开展健康大讲堂、大型义诊、沉浸式主题工作坊、同伴支持、知识竞答、科普秀等寓教于乐的科普系列活动。以“周周讲”、“月月讲”为频次,授课内容通俗易懂,授课形式多样化,授课前后有考核与效果评价,授课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
1.3.2 组建了心脑血管科普教育“医院-社区”联动网络
依托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综合性医院优质护理资源向基层及社区医疗机构辐射的5.12 行动方案”[5],本院与所在区域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站、养老机构、康复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形成了“医院-社区”联动网络,开展集“培训、会诊、进修、查房”为一体的系列活动,通过 “输血机制+造血机制”方式培养社区医护人员的科普教育能力。走进社区开展现场实景演练与科普视频讲解,通过“座谈-评估-演练-考核-反馈”形式将科普知识逐步内化并有效地传递给社区居民,从而突破单纯以医院内人群为科普对象的窄视野和局限性,拓宽以生活社区与功能社区居民为科普教育对象的窗口,提升科普教育的实效性,以惠及更多居民。
2016 年以来,科普基地举行专题科普讲座120次,进馆人数智能统计达33 876人次;下社区举办科普活动32次,受益民众1.1万人次。取得的主要实施效果如下:
项目实施以来,社区居民的CPR 操作规范率以及急救知识、症状管理、风险因素预防和管理、并发症、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和自我监测等能力均有明显提高。
运用高危、中危、低危三阶梯评价方式持续追踪科普教育效果与大众健康的结局转归。追踪10 058 名进馆人群,高危对象2 773 名, 34.4%发生行为的正向改变,一年后由高危转为中危人群,有效提升大众健康的结局转归。
现阶段“医院-社区-家庭”三元互动式的健康管理模式被广泛运用于患者院外疾病照护中。该模式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照护理念,确保患者健康指导的完整性与延续性[5]。陈建华等[6]证实了由医院主导、社区协助、家庭参与的三方互动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效性。本项目科普教育管理模式提升了院外力量在心脑血管科普教育传播链中发挥的关键性角色功能,解决了原有科普知识传播阻滞和实效性低的问题。
本研究关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健康管理,实现了心脑血管科普教育的“四化”建设,即科普教育的内容多元化、形式多元化、途径多元化和人才多元化,解决了医护人员科普传播内容过于专业、传播途径单一、受众存在疾病认识误区等问题,通过可及化、多样化技术形象传达科普知识,让民众易学便施,最终培植了社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自防-自护-自救健康行为,也契合了“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健康中国新主旨[7]。
该方法主要基于开发的医学科普微课程点播平台,汇聚注册人群的基本资料、电子病历、康复计划、随访记录等信息,动态掌握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关键性健康信息,依据问卷反映的症状、生活方式及相关指标将科普对象分为低危(绿标)、中危(黄标)、高危(红标)三阶梯,同步制定相应的精准服务包;实时上传科普教育课程,注册人群可以随时点击进行学习并完成测评,发现大众认知的误区及盲点,从原始的单向输入转变为双向反馈教育,形成闭环式科普教育路径,以持续追踪科普教育的效果与大众健康的结局转归。
本项目主要基于上海市心脑血管科普教育基地平台建设项目,运用科研方法深入探索心脑血管疾病的科普教育技术,并且搭建了多元化的科普教育传播网,满足民众健康需求,切实提升其健康素养,改善健康结局。今后将以心脑血管科普教育健康素养管理模式为蓝本,以本研究中积累的心脑血管患者健康教育与健康行为变化之间反馈式的数据为基础,进一步关注更多常见慢性疾病的科普教育工作,比如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等,以惠及更多的社区居民,满足更广泛人群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