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斌, 沈 斌, 周美文
(江苏省泰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泰兴 225400)
小麦是泰兴市的主要粮食作物,2020年小麦种植面积约4万hm2,种植品种主要有宁麦13、苏隆128、镇麦9号、镇麦12、农麦88、扬麦25、宁麦资126等。为进一步了解泰兴市土壤供肥特性和小麦无氮基础地力产量,科学建立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姚王镇石桥村进行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各生育期植株性状、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并分析氮磷钾的利用率,筛选出最佳施肥处理。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为当地小麦生产科学施肥提供参考。
1.1.1 供试小麦品种与肥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镇麦9号。供试肥料有尿素,含N 46%;普钙,含P 12%;氯化钾,含K 60%。
1.1.2 试验地 位于姚王镇石桥村,供试土壤为典型的高沙土,耕层有机质26.45 g/kg、速效钾72.2 mg/kg、全氮1.47 g/kg、速效磷18.24 mg/kg、pH 7.26,前茬为机插秧。
试验共设8个处理(表1),不设重复,其中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2个大区面积为667 m2,其他小区面积为33 m2。N肥30%作基肥,30%作蘖肥,20%作拔节肥,20%作孕穗肥;P肥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用;K肥50%作基肥,50%作拔节肥。
表1 不同处理肥料施用量
2019年11月3日施基肥,11月4日采用少免耕旋耕播种(用种量10 kg/667m2),12月3日施蘖肥,2020年3月18日施拔节肥,4月6日施孕穗肥。2020年3月2日用井冈·腊芽60 g/667m2对水50 kg均匀喷雾防治小麦纹枯病,隔7 d再用药1次;4月25日用40%多菌灵·三唑酮150 g/667m2+20%氰戊·已唑酮90 mL/667m2+叶面肥50 mL/667m2对水50 kg喷细雾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蚜虫;5月3日用25%三唑酮40 g/667m2+17%多菌灵·三唑酮125 g/667m2对水60 kg喷雾防治白粉病。除施肥按试验设计要求外,其他农艺措施与常规大田一致。
从表2看出,不同处理的基本苗在17.65万~17.69万/667m2,其中,处理1最高,处理8最低。冬前小麦株高在9.35~9.39 cm,其中,处理5最高,处理6最低;叶龄在4.44~4.59张,其中,处理5最高,处理4最低;茎蘖在21.48万~25.67万/667m2,其中,处理5最高,处理2最低。越冬期小麦株高在11.14~12.49 cm,其中,处理1最高,处理6最低;叶龄在5.57~6.44张,其中,处理5最高,处理2最低;茎蘖在31.27万~36.48万/667m2,其中,处理5最高,处理2最低。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小麦的株高、叶龄、茎蘖总体上以处理5较高,处理2最低。
表2 不同处理小麦生育期植株性状
从表3看出,有效穗在24.18万~34.48万/667m2,常规施肥无氮区(处理2)最低,配方施肥无氮区(处理6)其次,表明不施氮肥对小麦有效穗的影响较大,不施磷钾肥对小麦有效穗的影响不大。每穗实粒数在29.64~34.23粒,处理2最低,处理6其次,表明不施氮肥对每穗实粒数的影响较大。千粒重在40.9~42.3 g,常规施肥无钾区(处理4)最低,处理6最高,处理2第二,表明不施氮肥的千粒重略高,主要是不施氮肥群体小,成熟早。实际产量在294.8~486.8 kg/667m2,处理5>处理1>处理7>处理3>处理8>处理4>处理6>处理2,表明磷素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最小,氮肥的影响最大。
表3 不同处理小麦的产量构成及产量
从表4~6看出,常规施肥(处理1)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8.78%、18.67%、43.36%,配方施肥(处理5)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40.28%、22.98%、45.06%,配方施肥区的肥料利用率均高于常规施肥区,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分别高1.50、4.31、1.70百分点。
表4 不同处理小麦氮肥的利用率
表5 不同处理小麦磷肥的利用率
表6 不同处理小麦钾肥的利用率
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可促进小麦各生育阶段的生长发育,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其中以配方施肥区(N 12 kg/667m2、P2O52 kg/667m2、K2O 5 kg/667m2)的产量最高,达486.8 kg/667m2,比常规施肥区(N 18 kg/667m2、P2O53 kg/667m2、K2O 3 kg/667m2)高5.2 kg/667m2。配方施肥区氮、磷、钾肥利用率最高,分别为38.78%、22.98%、45.06%,比常规施肥区分别高1.50、4.31、1.70百分点。测土配方施肥可减少肥料的不合理投入,同时可提高小麦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建议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