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丽丽 孙天胜
摘 要:中医药旅游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专项旅游形式。从休闲的视角来看,中医药旅游又不同于一般的专项旅游,它包含了对中医药文化宝库的品赏,对中华古老养生技艺的习得,以及对古人生命智慧的涵泳。而这些品赏、习得和涵泳,无疑都是在一种休闲的心态和境况下完成的。
关键词:中医药;中医药旅游;休闲
中图分类号:F592;R288 文献标识码:A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休闲娱乐的文化传统,古人通过医药与气功等养生方式,来充分感知生命的趣味,仔细体验世界的美好,认真去追求人生的意义与圆满。故在古人的生命态度和人生哲学中,充满着从容淡定的姿态,对“虚静”“自然”和“从容”有着深刻的人生体悟,中医药旅游因此而自有它独特的休闲取向和休闲境界。而通过对这种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正可疗治与平复现代人日甚一日的充满功利的急躁与焦虑。
(一)中医药旅游的定义
中医药旅游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专项旅游产品之一,是旅游与中医药有机结合的创新点之一。它是一种建立在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环境基础上,结合观赏、休闲、康体、游乐等形式,以达到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医疗、复健等目的的大众休闲旅游。中医药旅游以中医药的深厚文化内涵、独特理论体系和内容为依托,以各种医疗与健身方法、药材的观赏购买和使用为基本吸引物而产生的多种旅游活动。其具体包括如通过旅游寻医问药、参观中药种植加工基地与中医药博物馆、参与中医理论指导的养生保健康体休闲活动等。
(二)中医药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的中医药旅游早在旅游业发展之初就已兴起,现在已经遍及大多数省份。2017年,原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公布了首批15家单位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中医药旅游发展进入新的阶段[1]。目前,中医药旅游已经成为国内普遍开展的一种专项文化旅游活动。
(一)中医药旅游的休闲特点
中医药旅游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休闲。中医产生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中医对待生命的态度完全受中国哲学的影响。“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与生长之门”,“圣人不治已不病治未病”。由此可知,中医对生命的产生和疾病的态度是十分从容的,因为他们窥破了天地的玄机。中医往往有一种“大将风度”,不管是与患者的交谈,对处方的布局,还是对病者的叮咛,无不充满了对人的关心与呵护之情。前几年报章曾有一文,题目叫“中医为何少医患纠纷”,对此谈得切中肯綮。
中药起效需一定的时间,忙碌的现代人常常抱怨中药疗效的缓慢,殊不知从天地自然中采撷来的植物药、矿物药和动物药,是最能与同是自然之子的人类的身体相契合,但这种契合往往需要时间,古人知道这一点,所以能够也愿意去等得。今天的中医药旅游,游客既可以观赏类似广西“立体《本草纲目》”一类的中医药种植园,又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寻医问药,慢慢地体验中药的神奇疗效。从各地(特别是广东和浙江)已有的多种体验方式来看,无不充满了休闲的韵味,体现了休闲的意蕴[2]。
(二)对中医药文化宝库的品赏
一般的旅游者和休闲客,往往只是身体欠安的时候才会去看中医、吃中药,很少有人主动去深度了解中医药。其实,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宝库,里面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古人对生命的哲学认识,以及古人对疾病产生原因和诊治疾病方法的积极探索,因此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例如,阴阳五行、“藏象”“精气神”、经脉、人的体质差异、病者的生存环境等,这些知识对每一位旅游者都不无裨益。
游客通过中医药旅游的方式,到相关的旅游景点或景区请名医诊病,了解中医对病者身体状况的看法和评价,以及对病者今后生活的忠告,可以看作是一场对中医学的小小巡礼。如果游客愿意深度探索的话,医家还会告知为什么给出这样的处方,内中不同品名的中药生药各自具有怎样的作用。倘若游客进入诸如杭州的“胡庆余堂”或北京的“御生堂”这样的中医药博物馆,更会像站在几千年历史发展的时间长河中来体认中医药的伟大和荣耀。那些古往今来的名医,都是以休闲的心态度过一生,他们的经历也给后人对生命态度以启迪。所以,中医药文化之旅,能很大程度满足游客对中医药文化宝库的品赏[3]。
(三)古老养生理论的熏陶和技艺习得
养生一词为汉语所独有,乃是护养、保养生命,以达长寿的意思。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相对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华夏民族的养生理论与养生实践根植于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基础理论之中,汇集了古人防病健身的诸多方法,融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学术精华,堪称一棵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之树[4]。
中国古代的养生理论博大精深,其思想渊源既有儒家的养生思想又有道家的养生思想。孔子在《论语.乡党》中就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有关飲食保健的说法,以致明代的张岱在《老饕集序》中就总结认为“中古之世,知味惟孔子”。孔子还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表明孔子已经从人生的少、壮、老三阶段不同身心状况提出相应的养生之道了。孟子则提出了养气之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道家的养生思想出现在老庄的学说里,老子很注意“长生久视之道”,他甚至把养生治身置于治国平天下之上。他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观,对先秦以后两千多年的养生思想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后来庄子的“坐忘”和“守斋”则更加丰富了道家的养生思想。而《吕氏春秋》的养生观则包括“节欲”“适度”和“运动”这3个方面的内容。此后,《黄帝内经》在七篇大论中更是提出了更加全面的养生保健理论,对历代医家和先民给予了广泛的理论指导。唐宋、明清的几百年间,理论更加丰富,方法技艺更加繁多。在中医药这种专项旅游形式下,游客可以在中医药博物馆、著名中医院、中草药种植园、中医药大学和科研机构、养生文化园等处获得较为全面的认知。
养生当然不止于理论,古人还在实践中践行了精神养生、四时养生、环境养生、起居调摄、睡眠养生、房事保健、饮食养生、休逸养生(琴、棋、书、画、花、鸟、鱼、虫、读书、看报)、劳动养生、运动养生、保健按摩等[5]。在古代,这其实是一个人终生都要做的功课,只不过忙碌的现代人已无法像古代人那样生活和实践罢了。现实中,众多的中医药旅游企业所做的,恰恰就是这些内容。因此,养生实践的内容在中医药旅游中比比皆是,养生技艺的习得也可以体现在每一次中医药之旅中。
(四)对古人生命智慧的体味与涵泳
从中医古籍和中国古代哲学来看,古人对生命的态度充满了智慧。今天,这些智慧大多被忙碌的现代生活节奏冲淡。人们通过中医药旅游来体味与涵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和继承方式。
在这个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目前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比以往任何年代都多。其表现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愈发空虚,心灵愈发脆弱,心理医生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为人所需要。现代科技的进步在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人们的生存空间,使得人心浮躁,信仰缺失。而通过中医药旅游来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增进个人的文化内涵,使个体尽量地与社会和谐共处,从容地面对困境。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是滋养现代人灵魂的养料。读《老子》《庄子》《诗经》《菜根谭》,读唐诗宋词的优秀篇目,可以领略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化;同样,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可以从另个角度体会古人的人生境界,帮助自己对抗社会浮躁,过有质量的人生。
古人认为,在自然中融入生命,就是在天地间、自然山水中,以及对自然物象的体悟当中安顿自己的身心。如陶渊明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无惧”,就是将身心融入大自然当中,才能体会生命的无喜无忧,于是心与自然的契合就成为生命的安顿。古人把自然视为自己的朋友,这种互为主客体的意识,往往表现出古人对生命的珍惜,是一种生命境界,是生命的大智慧。
中国人是懂得享受的民族,中国人在闲暇中所获取的那种乐趣,或称之为闲情逸致,构成了中国人漫长历史中的一段快乐光阴,是古人愿意生活于世、乐于生活于世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生命的智慧,也为今日大家所向往,有待积极去继承。当今社会的生活方式或闲暇方式虽然有了很大的增进,但前辈所达到的境地现代人依然远为不及。但只要愿意,就可以在中医药之旅中去体味和涵泳。
(一)休闲是一种人生境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存方式,而休闲与否则最能考验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唐代诗人贾岛有一首著名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传神地表达了古代文人休闲的一种情境。诗人本身也是处在休闲状态中,古时没有电话,找朋友聊天只能亲自登门,朋友不知诗人要来,已经早早地上山采药了。读这首诗,感受到的是古代文人休闲的人生境界。古代的文人大多懂些医术,有人甚至达到精通的地步。他们通过在中医药文化中的浸润,也在休闲的境界上更上了层楼。
(二)中医药旅游独特的价值取向
中医药旅游有它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之道。养生的方法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有药物养生、饮食养生、环境养生、气功养生、体操养生、修道养生等,都与中医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药物养生与中药材、中药保健有一定的关系,气功、体操养生与太极拳、五禽戏有一定的关系。这些养生方式都是其他旅游类型所不能涵盖的,唯有中医药旅游,把游客的养生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
当今时代,快节奏的生活、巨大的工作压力等让很多人身心备受煎熬,中医药旅游可以作为其解救的方式之一。通过传统医学思想的浸润和濡染,游客可从中了解和体味老子的“虚静”,庄子的“内守”,孔子的“修身”,孟子的“养气”,佛家的“淡泊”与“普度”,道家的“重生”与“超越,不再汲汲于名利,从而从容应对纷繁的世事,疗治与平复现代人日甚一日的身体亚健康狀态和可能由此引发的各种心理不适[6]。
(三)中医药旅游的现实依托
中医药旅游的形成离不开两大类依托物,一类是中医药资源和文化服务设施(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服务),如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古籍特藏馆、中药标本馆、中医药主题公园、中药种植园、药膳餐厅、中医医院、中医养生会所、中药店、中药饮片厂、中药加工厂等。另一类是各类型旅游景区,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旅游度假村、旅游饭店等。将这两大类依托物作为创意源和创新元素,进行深入融合,创建中医药文化旅游基地,将带动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让中医药文化通过旅游形式得以传播,让中医药服务得以创新和扩展,此乃中医药旅游的终极追求。中医药旅游企业可借此创新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服务的传播途径和方式,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和中医药服务范围,丰富旅游产品,延长旅游产业链条,优化旅游产业结构,转变旅游业发展模式,构建旅游业新格局,让这种文化创意产业产生叠加效益。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旅游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通知[EB/OL].(2017-09-13)[2021-08-16].http://www.satcm.gov. cn/guohesi/zhengcewenjian/2018-03-24/3938.html.
[2] 周波,方微.国内养生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论坛,2012(1):40-45.
[3] 张蕾,周秉根,张静,等.亳州市中医药养生旅游开发初探[J].中国城市经济,2011(1):235.
[4] 刘松来.养生与中国文化[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1-7.
[5] 北京中医学院养生康复文献编委会.中医养生学[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9:37.
[6] 黄卓越,党圣元.中国人的闲情逸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