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汉琪
祖国西北边陲,风声呼啸,又一列“钢铁驼队”中欧班列驶离站台。
这里是国门铁路口岸——阿拉山口站。这个31年前建成的新疆首个铁路口岸,是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如今已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
在众多国门铁路人中,有一个岗位承担着中欧(中亚)货物班列的翻译交接工作——货运翻译。在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简称“乌铁局集团”)阿拉山口站货运翻译帕尔曼眼中,自己的工作就像“信使”,用中、俄两种语言,传递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联系与交往。
“我的工作很普通,却是不可或缺的。”在帕尔曼看来,乌铁局集团就像一个联动机器,而自己就是其中的一颗螺丝钉。“从外表或许很难看到我,但我一直在默默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为保障机器正常运转提供一份力量。”
帕尔曼是个地道的维吾尔族小伙,家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从小成绩出众的他2010年考上新疆师范大学,并如愿以偿选择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专业——外国语学院俄语系。
帕尔曼的俄语情结可以追溯到儿时。1990年9月1日,兰新铁路西段的北疆铁路建成通车;9月12日,兰新铁路与前苏联土库曼斯坦-西伯利亚铁路在中苏边境接轨;10月20日,阿拉山口国境站正式建成。这个里程碑式的站点,离帕尔曼家乡博乐市只有几十公里。随着口岸投入运营,对俄语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高。从小帕尔曼就认准,将来要学俄语,到阿拉山口站去工作,成为一名铁路人。“既能发挥所长,又能顾家。”家中有两个姐姐,从小他就将自己视为家中的“顶梁柱”。
一晃18年过去,如愿学习俄语的帕尔曼格外珍视求学时光。俄语素来被中国学生看做外语中很难学的一门,词汇构成复杂、语法变化多、口语书面语区别大、爱用谚语俗语等等。俄语的单词都很长,初学俄语时,帕尔曼常为记不住单词而苦恼。他坚信“笨鸟先飞”,比身边同学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
随着学习渐入佳境,帕尔曼发现自己有点语言天赋,还找到一些窍门。大三那年,他参加了学校的项目,作为交换生去俄罗斯巴尔瑙尔市的阿尔泰国立技术大学学习交换一年。俄罗斯的风土人情让他更加爱上了这门语言,也更加坚定了自己钻研的方向——俄语口译。本科毕业后,帕尔曼继续留在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读研深造。
2017年6月,研究生毕业的帕尔曼没有忘记自己学习俄语的初心。毕业招聘季,他在中国铁路人才网上,看到阿拉山口站招聘的信息,“我要去的就是这个地方”。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被问及毕业时是否有更好的选择,帕尔曼坦言,确实有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当时乌鲁木齐有好几家单位需要俄语翻译,每年各种博览会、论坛等等都需要翻译,他们邀请了我好几次,但我都婉拒了。”他的想法很明确,毕业就去阿拉山口。
“阿拉”是哈萨克语中“鲜花”的意思,“阿拉山口”被译为“开满鲜花的山口”。而现实中,阿拉山口地处新疆西北角,是我国四大风口之一,每年8级以上大风天气达160余天,瞬时极大风速可达17级,夏季最高气温45℃,冬季最低气温-40℃。
全年160天的大风、冬夏80度的温差,锤炼着国门铁路人的不屈意志。帕尔曼追随初心,迎难而上,来到阿拉山口站,在货装车间国外班组,和来自黑龙江、河北等天南海北的年轻人一起,开启了他引以为傲的货运翻译职业生涯。
“入境班列的运单翻译好了,可以通知货代企业录入‘数字口岸系统。”货运翻译就像“信使”,帕尔曼每天要做的,就是将俄文书写的铁路国际运单中,发货人、发站、收货人、到站、品名等重要项目翻译成中文,填写在中文运单对应的项目栏,之后把票据交给舱单岗位,录入系统后,还要将电子版运单一一审核。
听上去容易,做起来难。运单信息全部是俄文,首先要将人名、地名等准确翻译,就是一大挑战。“收货人的信息相当关键,翻译工作不能出错,错一项或错一个字都可能引发货物交接不畅。”汉语中的人名、地名以及收货人公司用字易混淆,每個细节都要反复确认,不然货物就无法抵达。而且货物品名繁杂,矿石、汽车配件、化工品等生僻词都要一点点积累。工作4年多来,帕尔曼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各种货物品类的俄语单词。
如果说翻译对帕尔曼而言是第一关,那手写运单则是另一个挑战。平均每天交到帕尔曼手中的运单有400-800份,精准翻译之余,他还要全部手写填入中文运单。起初帕尔曼写字慢、不整齐,心里憋着一股劲的他对自己提出了高要求——字迹工整、不涂改。经过日复一日的慢慢练习,同事都说他“字写得越来越规范了”。听到大家的夸奖,他总是抬头一笑,又把头埋进堆成山的运单中。“填写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运单放关,这样班列在口岸的通关效率就会有所影响,一定得操心、负责。”他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在保证准确翻译的同时,帕尔曼又对自己提出了新要求——拼速度。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欧班列、中亚班列的车次越来越密集,货物量大大增加,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出入境中欧、中亚班列由2013年每月通行6、7列增加到现在平均每天16列。列车24小时不停运转,翻译岗位的工作量不断增加,帕尔曼也在适应三班倒的工作节奏。“苦点累点没关系,只要班列能在口岸快速通关,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肯定。”他憨憨一笑。
正当翻译工作慢慢步入正轨时,一次“如芒在背”的经历,让帕尔曼对自己的翻译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次,阿拉山口站领导与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站站长会晤,帕尔曼临时作为翻译陪同。“第一次见这么大的场面,有点心慌。”忐忑不安的帕尔曼忙中出错,在哈方领导提到准轨和宽轨铁路的问题时,因业务不熟,他将这两种铁路的轨距混淆,出现了翻译错误。“我们站领导业务能力非常强,一下就听出了我翻译的错误,做了指正。”当着领导和外宾的面,犯了低级错误,领导看出了他的窘迫,反而安慰鼓励他:“没事儿,小伙子,第一次可以理解,下次好好准备。”
“一个好翻译,不能只局限自己手头那点工作,铁路行业学问大着呢,我得在业务方面多多学习钻研,不能动不动就被问住。”帕尔曼暗下决心。而不久后的一次突发状况,更使他意识到,业务学习是任何岗位的铁路人都要时刻牢记、践行的。
身处翻译岗位,除了要做好运单翻译和审核等一系列工作之外,还要配合联运值班员与哈方铁路部门沟通。一次阿拉山口站要发车,但发出的信号对方迟迟没有回复。“在两个相邻的车站之间,为保证行车安全,只允许有一列火车运行,这种运行方式称为‘闭塞。”帕尔曼判断,是对方的自动闭塞装置出了问题。他赶紧跟哈方联系沟通,对方才发现确实是闭塞装置出了问题,没接收到信号。帕尔曼跟对方协调后,又联合技术人员共同处理这一问题,化解一次安全隐患。
从业务能力几乎为零的“小白”,到如今触类旁通,随着业务技能提升、工作经验积累,联运货物交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帕尔曼都积极协调解决。“干中学、学中干”已成为工作常态,他感受到十足的干劲和学习的乐趣,在翻译岗位上,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帕尔曼所在的阿拉山口站货装车间国外班组,作业地点在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站。帕尔曼介绍,国外班组主要承担中国出口货物、车辆、票据交接工作,协调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站组织宽准轨区段接发列车工作,以及对进口货物票据、记录进行翻译等工作。
由于口岸站工作的特殊性,工作以来,帕尔曼一直延续“14+7”的作息模式——14个工作日在哈萨克斯坦的多特斯克站,7个休息日回到境内。2020年初,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帕尔曼“候鸟”般的规律生活,阿拉山口站每个员工都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考虑到人员出入国境面临疫情风险,2020年4月29日,阿拉山口站国外班组“逆行”出境,完成在多斯特克站值班8个多月不轮换的艰巨任务。
身为国外班组的一员,帕尔曼很“淡定”。“有上年纪的老师傅,还有上有老下有小的大哥,他们都毫不犹豫,舍小家顾大家,我这么年轻,身上有这份责任,选我去是单位信任我,责无旁贷。”有妻子和家人全力支持,帕尔曼更加坚定。
多斯特克是哈萨克斯坦一个小镇,一年中有风天数比阿拉山口还多。国外班组平均每天要完成宽轨列车16对、准轨列车14对的交接业务,运单票据有 800份之多。从与哈方交换票据、翻译票据、交接货物到换装作业、装后检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除本职工作外,帕尔曼还承担与哈方交流的翻译工作,各个岗位需要与哈方交流时,都需要他在场,工作量巨大。由于防疫要求实行二级防护,他们要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上岗,一穿就是一天。有时累了、想家了,班组值班员郑建军的话就响在耳畔:“我们驻守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节点上,祖国需要我们,我们是了不起的人。”想到这里,浑身又充满了干劲。
2020年9月12日,恰逢中哈铁路接轨三十周年,阿拉山口站和多特斯克站要举行视频庆祝活动,双方领导都要通过视频发表讲话,帕尔曼承担了同声传译的工作。同声传译难度大,帕尔曼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那天运气特别好,准备的内容都用上了!”帕尔曼最终圆满顺利地完成翻译任务,这是他工作以来最有成就感的高光时刻。
7天后的9月19日,铁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暨防汛救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阿拉山口站货装车间国外班组被授予“铁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铁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党组织”两项荣誉称号,仍在多斯特克坚守的国外班组成员十分振奋。“感觉更有力量、更有干劲、更有奔头了。”帕尔曼说。
269个日夜的坚守,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并实现疫情“零感染”,国外班组不辱使命,在国境线8公里之外诠释铁路人的责任和担当,每个人心中都充满自豪,也对“铁路人”这三个字有了新的理解。
近年来,阿拉山口站青年职工不断增加,为守卫国门注入青春力量。作为其中一员,帕尔曼说这几年自己成长很快,他认为除了业务方面学习锻炼之外,也得益于阿拉山口站团委对青年的组织动员和引导。今年“五四”期间,他参与站团委“网络祭英烈”活动,围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参加形式多样的线上学习,在站团委引导下,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拼搏奉献的实际行动。“安全是最大的政治、是铁路最重要的声誉”,今年6月,帕尔曼参加站团委组织的“敬畏规章 执行标准 夯实基础”教育活动,通过学习事故案例,聆听团员青年安全宣讲,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
在日常,团委突出的是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服务力,当疫情肆虐的危急时刻,凝聚的则是抗击疫情的强大战斗力和团员青年的奉献热情。新一轮疫情防控以来,帕尔曼参与团委组织的志愿服务,连续30余天轮班到食堂进行用餐登记、刷卡、环境消杀、送餐等工作,为车站职工用餐发挥青工作用,贡献青春力量。休班时,他参与货装车间环境消杀志愿活动,车间会议室、楼梯扶手等部位整体清洁消杀,筑牢疫情防控意识。
今年,阿拉山口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继续逆势增长。截至10月,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出入境中欧(中亚)班列达到4832列,同比增长18.17%。经口岸通行班列线路已达60条,较去年新增24条,可到达德国、波兰、比利时、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搭载的货物种类也在不断丰富,从最初的电子产品、日用百货扩展到现在的机械制品、化工产品、防疫物资、食品等200多个品类,进出境邮递物品快件、跨境电商转关运输等依托中欧班列开展的新业务也在蓬勃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为新时代铁路青年,未来我会一如既往地在平凡岗位上服务好‘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好中欧班列,守好国门。”帕尔曼会继续履行他普通却不可或缺的“螺丝钉”使命,“钉”在岗位上,一直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