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梦
摘要: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前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使其更具现实指导意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效。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对于党的理论发展起关键作用,是基于特定历史与社会环境的先进思想,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因此,加强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是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本文分析邓小平同志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探索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贡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基本原理和中国基本国情的融合过程,邓小平同志在全面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时代发展特色的邓小平理论,加快了我国的发展进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邓小平理论,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建设思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指明方向和道路,为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因此,明确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是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的关键途径,能够为我国未来发展提供指导,切实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邓小平同志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一)准备阶段
邓小平同志始终拥护毛泽东思想,关注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的践行道路,只有保障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在革命当中取得最终胜利,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步伐[1](15-20,191)。邓小平同志认识到实际情况的差异性,在不断发展变化当中凸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二)起步阶段
对于历史发展中的功过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要以科学和历史的态度评判,这有助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真正将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在党的领导工作中呈现出新的活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思想形成的起步阶段。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是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成果。通过思想解放,促进党的全面发展。对“两个凡是”问题的论述,全面、深刻、及时。在党的工作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在解放思想中,强调实现四化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性[2]。
(三)成熟阶段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邓小平同志做了全面的分析与讨论,同时对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促进了思想体系的快速成熟。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确立了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在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指引下逐步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民主法治建设、市场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邓小平理论的开创精神使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呈现出新的特点[3]。在中共十五大之后,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正式标志着其思想理论的成熟。
二、邓小平同志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就
(一)奠定思想基础
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关键。尤其是对“两个凡是”问题的洞察,决定了该思想理论能够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基础,肯定了毛泽东思想的价值,不能对其歪曲和割裂,使我国历史发展形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尤其是解放思想观念的提出,为后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真正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特点,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奠定了基础,使其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二)拓展发展思路
邓小平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是马克思主义内涵的体现,除了关注思想意识与社会体制外,邓小平理论还创造性地将社会生产力放在重要地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深刻阐释,需要体现在社会发展当中。在和平年代,邓小平理论的提出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将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经济建设当中,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提出,为我国进入新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当今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只有坚持和平发展才能真正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
(三)杰出贡献
1.开辟道路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十二大当中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示,在社会主义路线引导下,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进行创新。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在发展中應该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在此框架当中寻求突破与发展。“走自己的路”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要结合本国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既要避免照搬既有模式,又要以先进的思想理论作为指导,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新的道路,避免制度优越性的丢失[4]。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情况和人民收入的增加情况,评估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真正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2.揭示本质
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是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中的主要贡献,有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除了借鉴国际上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经验外,还在我国的实践当中不断探索,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重新总结,这是在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在社会主义发展中,邓小平理论明确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现实意义,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并对两者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在客观规律的引导下开展建设工作。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规律下运行的,只有通过探索和运用规律,才能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实现对实践工作的有效指导[5]。
3.明确发展阶段
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主要贡献还在于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这对于我国的实践工作形成了全局指导,有助于在宏观上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等工作,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邓小平理论具有独特性,突破了以往观念的限制,在战略上做到了高瞻远瞩。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点及我国基本国情出发,邓小平理论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同时对于初级阶段的含义、性质和特点进行了全面阐述和系统研究[6]。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依托,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实施。对于过往工作中的错误认知进行了纠正,防止由于对发展阶段认知不清导致的工作失误问题,有助于中国共产党制定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
4.强调改革开放
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概念,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增强社会主义发展的活力,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看到新的希望,促进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不断优化。以改革为根本动力,使我国社会各个行业都能转变以往思维,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开放是改革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能够真正实现全方位改革的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坚持立国之本,以四项原则为基础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提高改革开放的实际成效[7](79-80)。
5.界定经济形态
邓小平创新性地提出了发展市场经济的想法,这是革命性突破。该理论为我国今后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深入分析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以农村作为突破口逐步发展了市场经济,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为我国改革工作注人了活力,有助于带动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是解决人民群众温饱问题的关键。此外,经济特区的建设是界定市场经济形态的另一重要体现,重新界定经济和市场的关系,有助于理论的创新发展。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基本国情的结合,促进了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邓小平理论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目标,真正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中市场的服务地位,消除了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局限性认知。
6.明确历史任务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应该以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为基本任务,这是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又一重要贡献,有助于在共同任务目标的指引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强大的合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坚持民主,这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与前提,明确了民主政治建设在当前阶段的重要地位。从宏观上明确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遵循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为社会主义议题的开展提供保障,在民主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精神文明建设,使人民群众的素质得到整体提高,真正增强我国的整体软实力。
7.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
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处理,做出了重要论述与指示。他首先强调社会主义之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但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是通用的,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该予以针对性应用。市场经济,能够为社会主义服务。对于相关智力成果的借鉴与融合,是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关键工作。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对于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科学、透彻的阐述,有利于在实践中提供丰富的理论指导。
三、结语
邓小平理论,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其经历了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和成熟阶段,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鄧小平理论在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对市场经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开放、精神文明与民主政治建设等进行了全面论述,有利于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形成科学指导,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我国的实践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贾绘泽.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J].东岳论丛,2020,41(09).
[2]钟晓雅.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3]王迪.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方法研究[D].株州:湖南工业大学,2019.
[4]张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5]姚驰.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6]高晓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7]陈蕾.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J].兰台世界,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