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2021年9月28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上海市慈善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按照中央关于“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推动慈善等公益事业发展”的精神要求,《条例》对“本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动员全社会支持慈善、参与慈善,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慈善事业发展基本原则作了明确。
《条例》共11章,74条,充分体现了上海城市的实际和特点,对本市慈善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慈善组织和慈善财产、慈善募捐和捐赠,慈善信托、社区慈善、慈善文化、信息公开、促进措施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作了规定,对本市慈善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将起到规范引领和法制保障。
立法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总结和提炼,而随着在慈善领域的实践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立法又更趋完善,更好地引导慈善行为、规范慈善事业。近年来,上海慈善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现代大慈善格局逐步形成,政策制度日趋完善,慈善组织日益成长,慈善公益项目影响力逐步提升。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作为本市较早成立的慈善组织,自1994年5月成立以来,在慈善领域积极开拓、探索、实践,从无到有,在争议中艰辛起步,在改革开放中茁壮成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蓬勃发展,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依法行善,在新时代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
27年来,基金会始终坚持“安老、扶幼、助学、济困,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宗旨,坚持“扶贫济困和净化心灵”并重,坚持“更加规范、更加透明、更加专业、更加高效”的工作要求,聚社会之善,成社会之爱。截至2021年6月底,基金会累计总收入157亿元,累计总支出123.5亿元,通过各类慈善救助项目的实施,受益人数累计达3000万人次。
27年来,基金会不忘初心,恪守宗旨,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行业引领作用,积极响应并落实国家战略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助力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长三角慈善一体化和慈善文化传播等方面,跨前一步主动作为,为弘扬上海城市精神、提升上海城市温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基金会作为地方性慈善组织,27年来,持续聚焦上海社区尤其郊区困难和弱势人群,开展了元旦春节“万人捐帮万家”“慈善医疗门诊卡”“温暖送三岛”“大病救助”“手拉手结对助学”等一系列扶贫资助项目。近年来,基金会更是积极参与国家扶贫攻坚战略,聚焦上海对口援建地区,市区两级实施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援助项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年—2020年,基金会实施脱贫攻坚项目1983个,共投入资助总额6.3亿元,其中资金5.4亿元,物资0.86亿元,服务类支出560万元,累计受益人次达199.87万人。基金会资助云南等地区乡村医师和乡村教师的“双千人计划”项目,2019年荣获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社会组织扶贫50佳案例”。我们仍将继续助力乡村振 兴。
06 2021年基金会驰援河南防汛救灾物资发车
05 2008年5月12日,“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捐赠的赈灾款不断涌入本会
参与灾难援助彰显大爱。27年来,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如2003年“非典”、2004年东南亚海啸、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雨雪冰冻灾害、2010年玉树地震、2014年鲁甸地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2021年河南和山西水灾等,基金会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积极主动开展募捐工作,实施各类援助项目,有力支援灾区人民。基金会2020年开展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专项行动”累计收到捐赠款物达6.78亿元,捐赠款物累计支出达6.5亿元,在武汉及湖北其他地市和上海等地区组织实施了300余项援助项目。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基金会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中担当起了相应的责任。
07 长三角媒体慈善公益联盟启动
引领示范长三角慈善一体化。基金会积极推进长三角慈善一体化,2018年率先提出将慈善事业纳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议题;基金会牵头组织慈善论坛,启动长三角慈善媒体联盟和慈善之星联合宣传,形成了以新媒体、网站、杂志、广播等媒体组成的立体传播矩阵。2020年年初首届长三角慈善一体化联席会议明确了长三角慈善一体化运作机制和聚焦的重点领域,设立了长三角慈善一体化发展专项基金,确认基金会为2020年首任轮值单位,并且策划启动了安徽大别山(金寨)革命老区“关爱留守儿童”扶贫项目,组建了长三角慈善专家库。
弘扬慈善文化率先垂范。27年来,基金会紧紧围绕传播慈善理念、弘扬慈善文化这个主题,把慈善宣传和慈善文化的传播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基金会通过联合各类组织连续主办了27届“蓝天下的至爱”大型系列慈善活动,举办“爱心全天大放送”“慈善晚会”“慈善论坛”“慈善音乐会”“上海公益微电影节”,开展上海市“慈善之星”“优秀慈善志愿者”评选、“慈善箴言”征集评选等,努力以慈善立言、慈善立德、慈善立行的创新精神,积极倡导和弘扬现代慈善文化,传播慈善精神。基金会探索慈善之路的实践证明,慈善事业不仅在于其能够为社会困难群体提供帮助,更重要的是其提供了一个大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多年来,基金会积极参与上海社会治理与体制的探索实践,打造上海慈善文化名片,为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7年来,基金会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进一步完善品牌体系构建,激发传统品牌项目的活力,加强专项基金的专业化服务和管控,拓展互联网筹款的渠道,以“蓝天至爱计划”为抓手推进转型资助形式,不断夯实专业规范的基础,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慈善品牌体系逐步完善。27年来,基金会注重慈善活动和项目品牌的打造,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不断丰富各类慈善品牌活动内涵,已形成了8大类62个聚群众性、互动性、成长性、系统性、传播性和社会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和慈善品牌,这些项目聚焦扶贫济困、助学、就业、育人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与本会宗旨一致的项目品牌和项目体系。“生命之光”“点亮心愿”“放飞希望”“姐妹情”“花儿绽放”“多彩晚霞”“萌芽计划”等一批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的慈善传统品牌巩固发展。近些年也积极联合专项基金、企事业单位和各兄弟组织,依托各区代表处,培育了一批如“音你而精彩”、“东方美谷·风雨彩虹”圆梦行动、“爱心年夜饭”、“蓝天下的蒲公英”等新的品牌项目。基金会历来也非常重视对于无形资产的保护,对不少传统品牌进行了商标注册。
“蓝天下的至爱”惠泽全城。基金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尤其重视发动群众和提高群众参与度。1994年,基金会首次开展“蓝天下的至爱”万人上街慈善募捐活动,上海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募捐;基金会还举办了以“万人捐帮万家,让特困家庭过好年”为主题的万人上街慈善募捐活动,募捐的善款全部用于资助本市特困家庭;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本市及各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陆续开启“慈善一日捐”,充分体现了“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办会宗旨。“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到目前已成功举办了27届。2001年开始,基金会每年与市精神文明办、市民政局、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电视台等联合举办“蓝天下的至爱—爱心全天大放送”活动,电视、广播滚动播出。“蓝天下的至爱”大型慈善系列活动,已经成为上海慈善文化的重要品牌。“帮助他人,阳光自己”的慈善活动体现了时间长、活动多、受益众、力度大的特点—联合市级九家群团及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共同主办、十三家媒体及社会组织承办、市区联动,实现了慈善公益组织的大联合。基金会历来注重慈善文化建设,持续深入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文化宣传,引导社会公众关心、支持、参与慈善事业。“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活动获选2018年150个“上海文化”品牌建设重点项目之一,同时获得上海当年度“十佳公益项目”。
08 基层党支部在爱心窗口举办捐赠活动
着力打造爱心窗口“凡人善举”品牌。1995年1月12日,基金会与新民晚报社合作的慈善热线正式签约,在《新民晚报》上定期刊登通过慈善热线求助的困难群众的情况,热线号码为2584343,谐音“让我播慈善慈善”,拨打慈善热线表示愿意献爱心的市民络绎不绝。后来,慈善热线逐渐演变为接待捐赠的爱心窗口,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感人至深的慈善故事。近年来,基金会对爱心窗口进一步提升能级,形成365天全年无休的“凡人善举”服务品牌。推出“主题捐赠日”“明星志愿者日”等特色活动,邀请劳动模范、上港球星、曲艺明星等各界优秀代表作为窗口志愿者参与服务;同时爱心窗口也逐步向各区延伸。2021年,“爱心窗口凡人善举”荣获第十届中国公益节“2020年度公益项目奖”。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凡人善举的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爱心力量的辐射面不断扩展,嘉定、长宁、浦东、奉贤、青浦、松江等各区代表处先后设立“爱心窗口”,实现了人群覆盖面扩大的跨越式发展。
“蓝天至爱计划”扩大资助效应。根据民政部意见和我会发展定位,2008年,基金会正式提出向资助型基金会转型发展,当年即探索了社会慈善公益项目资助。2017年,在原有资助项目的基础上,升级打造了“蓝天至爱计划”,通过“公益创投”和“公益招投标”的方式资助社会慈善公益项目,并探索资助执行机构。“蓝天至爱计划”携手专业社会组织解决相关社会问题,搭建社会组织和企业互助共赢的平台,将项目资助、社会筹款和慈善文化传播紧密结合在一起。实际操作中,开展全过程监控、评估和审计,确保全流程的合法合规,以陪伴式服务、陪伴式联手等方式支持相关社会组织发展。
09 2021年上海慈善论坛聚焦突发公共事件
10 2016年上海慈善论坛聚焦《慈善法》
11 2003年5月18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首家慈善超市在镇宁路揭牌
慈善宣传和理论研究硕果累累。27年来,基金会注重慈善宣传阵地的建设融合,践行“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的新型媒体慈善宣传理念。发挥传统媒体深入报道的优势和特点,做好《至爱》及“蓝天下的至爱”专版报道,搭建起新媒体传播矩阵,提升基金会两大微信号传播质量,开通了微信视频号、抖音号、澎湃问政和今日头条等新媒体传播平台账号。持续对上海慈善网进行改版升级,维护高架道旗、地铁公交、腾讯微信朋友圈广告以及市区两级户外宣传阵地,通过广泛深入的慈善宣传,弘扬慈善精神,传播慈善理念。在慈善实践的基础上,基金会历来也非常重视慈善理论研究工作,每年召开慈善论坛。2017年,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研究院合作建立了现代慈善研究中心,产生了一系列有原创性、有影响力的慈善研究成果;组织出版了一批《转型期慈善文化与社会救助》《慈善理念与社会责任》《中国慈善法手册》《新时代慈善十大热点》《新中国70年·现代慈善新征程》《2020·慈善公益与脱贫》等多部慈善专业书籍。
社区慈善是本次立法的特色,《条例》明确了慈善超市、社区基金会、社区慈善类社会组织的功能、定位。27年来,基金会始终以服务人民为中心,在慈善实践过程中尤其重视社区慈善工作的发展。从1994年长宁区设立第一个区级办事处,到2002年5月原崇明县办事处成立,慈善的种子播撒在全市每一个区。未来基金会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和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个人人”的愿景,不断延伸“手臂”,扩大“朋友圈”。
社区慈善扎实有序。27年来,基金会16个区代表处扎根社区,立足各区实际,整合区内资源,健全街镇、村居工作网络,设立社区基金,下沉慈善项目,通过运营社区慈善超市,开展助老扶残、大病救助、托幼助学、乡村发展等各类慈善服务项目,让更多社区群众从中受益。慈善超市是将慈善事业具体落实和延伸到社区的有效载体,2000年,为了深入社区做好物资募捐资助工作,基金会发起成立了上海慈善物资管理中心,并相继在各区县成立了20多家慈善超市,并将“爱心直通车”“慈善大篷车”开进社区村居进行流动义卖,真正地发挥了社区慈善平台的作用,受到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
网络众筹覆盖社区。为了顺应互联网公益的发展趋势,整合慈善信息和数据资源,基金会逐步搭建了市区联合发力、线下节日活动和线上筹款季相结合的众筹业务架构。除了在上海慈善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微信服务号等自有平台上开设筹款通道外,还积极和腾讯公益、联劝网、支付宝公益、帮帮公益等公募平台合作,开拓项目筹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打造各区代表处“一区一品”建设,实现区代表处众筹项目全覆盖;培育了“觉群大学生创业基金”“机关微公益 千里送温馨”“不是孤儿的孤儿”“绽放·微笑”“小善大爱”“雷根环卫爱心餐”等一批区级众筹品牌。
12 2010年1月16日蓝天下的至爱启动仪式上的义工队伍
志愿服务优化提升。27年来,基金会紧贴慈善救助对象,持续宣传慈善志愿服务理念,抓好队伍建设和组织管理,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慈善志愿服务。早在2005年1月,基金会就与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合作成立了上海慈善志愿者服务总队,截至目前,基金会备案的慈善志愿者队伍已经达到231支,注册的慈善志愿者达到了7.7万余人。各慈善志愿者团队以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慈善超市、高校等为平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慈善服务,打造了一系列慈善志愿服务品牌,成为基金会传播慈善理念、开展慈善服务的重要人力资源,为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慈善四进”深入社区。自2011年起,基金会每年在“蓝天下的至爱”活动期间,面向全社会开展“慈善四进”活动,并召开经验交流会,通过经验交流分享的形式,弘扬慈善文化、推广慈善理念。近年来开展了“助老”“心理”“党建”等主题的“四进”活动,推进慈善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培育公众慈善意识。在慈善培训进校园、进社区方面,基金会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联合,于1995年发起成立了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该中心坚持“知识扶贫、技能助强、促进发展”的宗旨,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外来务工者技能培训、金融知识和防范金融风险教育、特殊青少年创意艺术、远程艺术公益教育等系列项目。在为老服务进社区方面,基金会积极践行“安老”的办会宗旨,回应社会需求,自1996年开始联合相关政府部门共同探索养老服务模式,打造了“众仁”系列优秀的养老服务品牌,先后出资参与建设了众仁公寓、众仁老人乐园、众仁老年养护院、金山众仁老人护理院等为老服务机构。遵循“以老人为本”的理念,众仁服务中心为老人们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各方面服务,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7年来,基金会始终坚持依法行善、依法治会,不断以追求“透明度最高,诚信度最好,公信力最强”来要求自己。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加强对内部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调整完善,不断健全规章制度,使阳光慈善工作更规范、更透明、更专业、更高效。在历届理事会、监事会、秘书处及各区代表处全体工作人员的持续努力下,形成了具有深厚慈善文化底蕴和积淀的组织文化。《慈善法》颁布以后,基金会对依法慈善的要求和工作力度更为加强,依法发展的理念更加突出。
13 专业审计人员正在对基金会进行年度审计
党建引领机制保障。基金会建会之初就建立了党组织,27年来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严格党内民主制度和党务公开制度,以党建促业务。始终坚持依法治会,不断完善内部自律机制、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监督机制、信息公开机制以及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等。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统筹协调下,基金会在历次重大社会公共事件中都齐心协力、率先示范,通过高效的内部决策和管理体制,完善的跨界协作协调机制,快速的信息收集、发布和反馈机制,以及高效的网络平台和数字化手段,证明了慈善组织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本次立法中“将慈善活动纳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提供了实践基础。
制度和信息化建设持续完善。27年来,基金会始终将公信力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来抓。在规范建设上,逐步形成了内部治理、核心业务、行政管理三大方面的60多项制度的规范管理体系。通过多年探索,建成了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确保每一分善款从进到出、每一个项目从立项到结项全过程“有迹可循”。不断深化慈善数据的分析,用信息化的手段促进工作、指导工作、提升工作。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全覆盖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募捐、专项基金、项目资助、物资管理等操作标准和信息公开披露流程,加强各环节信息披露力度。建会以来,基金会每年都通过《解放日报》等公共媒体主动向社会公布账目,自觉接受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审查,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公开透明的形象。
资产管理和风控水平稳步提升。27年来,基金会非常重视对资金的增值保值和风控管理。对资金的收支实行全预算管理,持续优化投资结构,提升资金增值稳定性;加强投后跟踪,确保资金安全。注重外审和审计整改工作,同时加强项目评估,建立多元评价效益体系。提升风险防控能力,重视监事会监督,积极推动建立防范措施,提高管理人员风险防控的意识和能力。
慈善队伍建设扎实推进。27年来,基金会对于人力资源进行持续优化完善,不断加大员工职业发展和业务培训的力度。强化员工合法合规意识,围绕《慈善法》及系列配套法律法规、《上海慈善条例》等,认真组织系列培训和学习,积极践行。开发了部长讲坛、员工讲坛等系列实务培训讲座,形成外训、内训协调呼应的培训机制。坚决把法制意识融入到每位员工平时的慈善工作中,融入到每个部门依法办会、依法慈善的实践当中。
27年来,在社会各界的信任和支持下,基金会也获得了不少荣誉:是第一批获得“全国先进民间组织”称号的社会组织;是第一批获得民政部 5A 级称号、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品牌社会组织”的基金会之一;是连续八届的“上海市文明单位”;多次获得“中华慈善奖”“上海慈善奖”以及“榜样基金会”等荣誉称号。
在《上海市慈善条例》实施之际,基金会将不忘初心、牢记宗旨、坚守使命,按照国家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新时代的新期待、新要求,将各项条例落到实处;基金会将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引领和带动本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在调节收入、实现共同富裕上不可或缺的作用,努力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打造“上善之城”“公益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