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泽会 沈成君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130118)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领域经久不衰的话题。本世纪以来,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领域,超越传统的以专业为单元的招生培养体制,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已成为一股强劲的潮流。“大类招生培养”改革不仅是为了满足时代和社会的现实需要进行的一种教育反思与自救,也是高校为了“避免知识割裂、保持知识的统一性”“以学生为中心、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进行的一种有益尝试。[1]
大类招生并非只是将相关或相近专业进行整合的招生方式变革,而是涉及学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专业分流机制、学生管理等在内的全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自21世纪初北京大学实施“元培计划”至今,我国实施大类招生与培养的高校也逐渐从著名学府扩展至普通地方院校,不同类型的高校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着多样化的探索。2018年,在吉林省教育厅支持下,吉林农业大学按照全面实行、学院为主、“双轨制”、整体优化的原则,在吉林省率先实施了跨专业类的大类招生培养改革。本研究以此为着眼点,探索地方院校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创建高水平农业大学的建设目标,2017年,学校在对国内多所高校开展网络、电话调研以及对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多所农业院校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关于大类招生的教育思想大讨论,确立了实行专业招生培养与大类招生培养“双轨制”的招生培养模式。学院内隶属于同一学科门类下的专业在同一个大类下进行大类招生和培养;独立学科门类下的专业仍然按专业招生培养。无论何种招生培养模式,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及招生口径的设置均成为这一改革的重要基础。
以国家“双一流”建设为指导,以吉林省“双高”建设为依托,学校在充分总结办学历史经验、充分凝练办学特色和充分挖掘办学资源的基础上,调整优化了学科专业结构。重点打造建设一批优势和特色“高峰”学科和“高原”学科群,并全面梳理了学校的63个本科专业,明确了哪些专业能够支撑高峰学科,哪些专业能够支撑高原学科,哪些专业能够支撑基础学科。淘汰了不符合学校发展定位的11个本科专业,新增了符合建设需要的专业,调整了部分专业的学院归属,如将中药材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调整到经济管理学院,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调整到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等,尽量避免相近学科专业隶属于不同学院,从而为科学设置招生口径,确定招生大类奠定基础。
对“大类”边界的认知差异导致人们对“大类”概念的厘定有所不同,高校实施的大类招生培养改革实践因此呈现多样化,有的按文理两大类,有的按学科门类,有的按专业类,有的按院系进行招生培养。吉林农业大学采取按学院内不打破学科门类,打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的专业类,将同一学科门类下的若干个专业重新合成并自主凝练大类名称的方式进行招生培养。目前,全校共63个本科专业,分属9个学科门类,2018年招生专业52个,除8个专业仍实行专业招生培养外,其余44个专业按15个大类进行招生培养,即植物生产类Ⅰ、植物生产类Ⅱ、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机械类、动物生产类、中药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金融学类、社会学类、新闻传播学类、设计学类、生物工程类、计算机类。在大类间打通前三个学期课程,开设专业导论,积极引导学生专业分流。
如何推进大类招生培养实现实质性变革,其核心是匹配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制定各专业大类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新的本科课程体系。本科课程整体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实践教育(包括通识教育实践、专业教育实践、第二课堂)三大类。施行“宽口径、两段式”培养,1~3学期实行专业类内统一培养(不分专业),课程设置原则上包括全校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4~8学期课程设置原则上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以及实践教学环节。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一览表见表1。
表1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一览表
通识课以培养为目标,知识范围涉及广,开发难度大,较难把握。学校在凝练学科特色,整合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秉承通用性、基础性、多元性、整合性等原则,设置通识教育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设置了思想政治类、语言文化类、军事体育类、基础科学类、创新创业类五个模块,其中将创新创业课程独立设置模块,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基本素质、能力的培养。选修课设置了自然科学类、信息技术类、文学社会类、外国语言类、艺术鉴赏类、实践技能类六个模块。自然科学类包括农学类、工程类、资源类、动物类、食品类、生命类、园艺类等科学素养课程;信息技术类包括计算机基础类、程序设计类等现代化信息化类课程;文学社会类包括国学类、历史类、哲学类、写作类、社会学类、体育健康类、管理类等传统经典类课程;艺术鉴赏类包括艺术教育类、摄影艺术类、广告创意类、审美体验类等课程。通识选修课程总量达200门以上,各专业至少建设1门精品通识选修课程。
第一,专业基础课着重于培养学生宽厚的学科知识基础,同时担负着一项特殊的职能,即为学生日后的学业发展及专业分流奠定扎实基础。因此,学校以拓宽专业基础、适应专业分流为重点,在综合分析大类内所含各专业原有课程的基础上,秉承“依据学科知识特点,整合重复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学业要求,杜绝因人设课”等原则,各“大类”分别设置5~10门专业基础课程。开设高水平专业导论课程,为学生今后学习奠定基石。第二,专业核心课程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知识范围最窄最专业。学校注重打造精品化核心课程,构建6+1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即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系统梳理专业课程体系,整合打造6门专业核心课程,重点建设1门综合性实践课程,以突出核心知识能力培养,保障专业教育。第三,注重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建设,要求不低于20学分,最低开课人数降至20人,以扩大学生选课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教师是课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无论是通识课还是专业课改革,不仅涉及内容的改革,更重要是教学方法的变革。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学校实行教师资格证和教师培训合格证“双证”上岗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导论课程教师系列培训活动、基础课程教师培训项目和“参与式教学/学习设计策略研修班”等各类培训,应对大类招生培养后课程体系及教学活动发生的变化。此外,为带动教与学的转变,引导教师将精力聚焦到人才培养上来,学校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把教学质量作为考核与评聘的重要依据,构建了“多主体、全方位、动态化”的教师评价体系[2],学生作为最主要的评价主体,占比达到40%,评价结果服务于人事决策、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等。
除以上几点外,学校还注重从降低学时学分,优化实践教学等方面加强课程教学体系建设。(1)大幅度降低学时学分,释放课堂教学空间。专业修读总学分控制在150~160分之间,其中,理工类专业控制在160分,农科类专业控制在155分,人文社科类专业控制在150分。(2)优化实践教学。根据专业特点,整合实验与实习,用整合实验与整合实习替代原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实验学时与实习学时,原则上理论课程不再附设实验学时。
大类培养模式下,专业分流是衔接前期基础教育与后期专业教育的关键环节,既能为学生专业选择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又能保障分流公平公正是这一环节的关键点。
专业分流在专业类的学生入学后第3学期进行,第4学期进入专业类分专业学习。分流依据为“意愿+成绩”:“意愿”指遵循学生自主选择原则,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与职业规划,结合自身学习情况,自主确定专业类内的专业志愿排序;“成绩”指将学生的第1学期和第2学期所有必修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排名作为专业分流时的排序依据,并遵循专业志愿顺序,在专业类内对学生进行分流。专业分流标准及程序见图1。分流后专业类内少于15人的专业当年停办,专业类内的全部学生须在不停办专业中重新进行分流,专业类内连续两年分流少于15人的专业,原则上进行停招。专业类内各专业接收学生的上限人数由学院自主设定。
图1 专业分流标准及程序
传统的培养模式中,学校更多依据学术标准及现有资源开展专业建设,加之有些学校对办学定位及办学特色认识偏差,专业建设往往步入“大而全”的道路,没有实现结构的实质优化。大类培养模式下的专业分流,学生依据兴趣和对专业实力及前景的研判进行自主选择,迫使那些竞争力不强、社会需求率不高的专业被淘汰,加剧了专业之间的竞争,调动了院系在专业建设中的统筹作用与积极性,教师为了分流时得到学生的认可、本专业不被淘汰,更是积极主动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基于以上几点,着手从提高学生“自我意识”、培育学生获取信息的意识与能力、加强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等方面培育学生的专业选择能力[3],充分发挥学生专业选择的自主权十分必要。
此外,学生入校后的前几个学期不仅是对通识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更是挖掘自身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将第一年的学业成绩排名作为专业分流依据也就意味着学生要想进去自己理想的专业必然面临竞争与淘汰,这将有力促进学生通识课程的学习[4]。
学校通过一系列手段,合理、有效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理性选择适学专业。一是加强信息预测。分析往年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对各专业未来的就业态势进行分析与预测,供学生参考,使学生理性看到冷热专业,引导学生理性做出专业选择。二是提高学生对专业以及分流程序的认知与了解。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开展座谈会、讲座等活动向学生展示各专业的内涵、知识特点、发展前景等。开展政策宣讲活动,组织人员向学生提供按大类招生培养和专业分流的相关咨询,加强学生对分流及操作流程的了解。三是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培养其自我管理、自觉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介绍学校的学科专业内涵与特点,合理制订学习计划与选课计划,客观地辅助学生完成专业分流。
大类招生培养改革作为高校招生方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性变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教务、人事、招生就业等各环节[5],因此围绕此项改革学校还开展了修订学生管理制度、成立学生一站式事务大厅、整合6人寝室资源、推出毕业季等一系列工作。然而,学校改革工作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还存在体制机制限制、改革深度不够、改革经费短缺、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在未来建设发展中,将依据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大类招生培养改革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