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坤(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文化和旅游部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072)
张 璇(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文化和旅游部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072)
谭立峰①(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 文化和旅游部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384)
田彦国(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 内蒙古赤峰 024300)
王 泽②(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 内蒙古赤峰 024300)
宋 晋(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文化和旅游部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072)
目前,建筑学界对北方地区和先秦聚落关注较少,几乎未对石城进行研究。已有关于石城的研究多从考古学视角展开,未给予敖汉旗这一石城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在运用建筑学空间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借鉴聚落考古理念,从历时性角度探讨敖汉旗石城的空间分布,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有关石城的研究,填补史前建筑史和聚落史的研究空白。
图1-1 敖汉旗石城示例:城子山遗址航拍图 (摄影:宋晋)
北方先秦石城,跨越了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可分为两大片区,西片区包括陕西北部、山西西部和内蒙古中南部,东片区包括内蒙古东南部、河北北部、辽宁西部。
图1-2 城子山遗址平面图(引自:许宏.先秦城邑考古(上编)[M].北京:金城出版社,西苑出版社,2017:161;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G].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293.)
敖汉旗石城数量较多,有500余座,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为红山时期(图1)。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年代下限相近,前者的上限比后者约早500年。而西片区石城出现在仰韶文化后期,年代或许比敖汉旗石城略早,甚至二者兴起年代大致相同。因此,敖汉旗石城时间跨度大,年代上从红山文化至战国,涵盖了石城产生、兴盛和衰落的过程,在研究石城空间分布的历时性变化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
敖汉旗位于努鲁儿虎山脉北麓,北部属于西辽河上游平原区,中部属于赤峰—敖汉黄土台地丘陵小区,南部属于努鲁儿虎石质低山丘陵小区。沙质平原坨甸区占32%,低山丘陵区占34%,其余为平原区。过境或境内河流有老哈河、教来河、孟克河、蚌河和小凌河,敖汉旗位于老哈河下游,教来河上游源头。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为温热半干旱农牧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热,多降水天气,春秋两季多大风少雨雪。战国时期燕国为防御东胡修建了燕长城。燕长城跨老哈河进入敖汉旗南部,曾一度作为燕与东胡的分界线。
图2-1 红山文化石城等聚落分布
图2-2 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等聚落分布
图2-3 夏家店上层文化石城等聚落分布
图2-4 战国石城等聚落分布
敖汉旗境内有多种类型的聚落,需要从数量和占比两方面分析石城的发展趋势。从数量上来看,敖汉旗石城在红山时期兴起,夏家店下层时期兴盛,夏家店上层时期走向衰落(图3-1)。石城数量占聚落总数的比例自红山时期至夏家店下层时期不断上升,夏家店下层时期占比最大,超过25%,随后下降(图3-2)。
图3-1 石城数量
图3-2 石城数量占聚落总数的比例
敖汉旗处在农牧交错带,当地的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业模式和聚落分布的北界。因此,对各时期石城和全部聚落的分布北界进行分析,观察二者是否呈现出相同的南北进退趋势。聚落整体在夏家店下层时期向南移,随后向北移,石城分布北界自夏家店下层时期开始日趋向南,二者间的纬度差异日趋增大(图3-3)。
图3-3 聚落分布北界
有学者指出,石城是聚落密集、竞争与冲突加剧的产物。故在此采用平均最近邻 (Spatial Statistics) 分析石城之间的聚集性。依据Arcmap10.5的相关解释,“最近邻指数”=“平均观测距离”/“预期平均距离”的比率;预期平均距离是假设随机分布中的邻域间的平均距离;如果指数小于1,所表现的模式为聚类;如果指数大于1,则所表现的模式趋向于离散。
红山文化石城最邻近比率为1.3 8 4 9 2 0,P=0.002396,趋于离散;小河沿文化石城最邻近比率为624.465257,P=0,趋于离散;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最邻近比率为0.559512,P=0,聚类;夏家店上层文化石城最邻近比率为1.230145,P=0.034727,趋于离散;战国石城最邻近比率为0.687866,P=0.006211,聚类。总之,石城之间在夏家店下层时期之前趋于离散,夏家店下层时期开始呈集聚状态,夏家店上层时期呈离散状态,至战国时期复归集聚状态。这一变化历程与石城数量的变化大体一致。
红山时期,石城海拔变化范围为400~900米。小河沿时期为400~600米。夏家店下层时期,除1座石城在1700~1800米,其余498座均在0~1100米范围内。夏家店上层时期在400~900米,战国除1座在200~300米,其余均在400~900米范围内。从红山时期至小河沿时期,石城向低海拔处收缩,至夏家店下层时期大幅向更高海拔和更低海拔双向扩张,范围达到顶峰,至夏家店上层时期又收缩至与红山时期相当的海拔范围内,战国时期与夏家店上层时期基本一致(图4)。
图4 石城海拔分布
自兴隆洼文化以来,农业便是敖汉旗定居者的食物来源之一,石城选址时不可避免地要考虑耕地。坡度影响土壤侵蚀程度,坡向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聚落的太阳辐射接受量和受季风的影响,二者都是影响一地块是否适合耕作的地形因子。敖汉旗的坡度变化为0~36°,将之重分类为0~3°,3~6°,6~9°,9~12°,12~15°,15~18°,18~21°,21~24°,24~27°,27~30°,30~33°,33~36°,共10类。对坡向进行重分类,其中1平面(-1°),2北(0~22.5°),3东北(22.5~67.5°),4东(67.5~112.5°),5东南(112.5~157.5°),6南(157.5~202.5°),7西南(202.5~247.5°),8西(247.5~292.5°),9西北(292.5~337.5°),10北(337.5~360°)。
红山时期,石城的坡度在0~15°,47.06%坡度为3~6°,23.53%坡度为6~9°;小河沿时期,坡度为0~3°和3~6°的聚落各1座;夏家店下层时期,石城的坡度在0~18°,34.47%在3~6°,31.66%在6~9°;夏家店上层时期,石城坡度范围为0~18°,47.83%坡度为6~9°,30.43%坡度为3~6°;战国时期石城坡度在0~12°,52.83%坡度为6~9°,33.33%坡度为3~6°。可见,石城的坡度多在3~9°,夏家店下层时期坡度范围扩大。红山时期至夏家店下层时期坡度多在3~6°,夏家店上层时期和战国时期坡度多在6~9°,总体趋势是稍向坡度更陡处转移(图5-1)。
图5-1 石城坡度偏好
红山时期,石城坡向有北、东北、东、东南、南、西、西北,29.41%朝向东南,23.53%朝向南;小河沿时期朝向东和朝向西的聚落各1座;夏家店下层时期,石城的坡向有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无明显坡向偏好;夏家店上层时期,石城的坡向有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21.74%朝西,朝东北和东南的各占17.39%;战国时期,石城的坡向有北、东北、东、东南、西南、西北,坡向东南的占33.33%,坡向东北和东的各占19.05%。若分别合并东、东南、东北和西、西南、西北的数据,再比较四类坡向,可发现石城南、北坡向变化较为显著,红山时期南坡多于北坡,夏家店下层时期至战国时期反之(图5-2)。
图5-2 石城坡向偏好
敖汉旗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普查数据中仅1座石城提及有井,因此推测河流仍是重要的生产生活用水来源。利用空间分析工具中的水文分析进行填洼、流向分析、流量分析,再利用地图代数中的栅格计算器提取河网,最后用水文分析中的栅格河网矢量化提取河网矢量数据。
如图6所示,红山时期,距离河流1000米以上的石城占64.71%;小河沿时期,距离河流0~100米的石城和800~1000米的石城各1座;夏家店下层时期,距离河流1000米以上石城的占41.68 %,100~500米占35.87%;夏家店上层时期,距离河流100~500米的石城占39.13%,1000米以上的占34.78%;战国时期距离河流100~500米的石城占61.90%。夏家店下层时期和红山时期相近,石城多分布在距离河流1000米以上的地点,其次是100~500米范围内。夏家店上层时期和战国时期,石城多分布在距离河流100~500米范围内。总体趋势是距离河流越来越近。
图6 石城与河流的距离
红山时期,石城开始出现,不足20座,占聚落总数的比例不足6%,分布北界与聚落分布北界重合,石城之间趋于离散,海拔在400~900米,坡度多在3~6°,坡向多向南,与河流的距离多在1000米以上。
夏家店下层时期,石城数量剧增,约500座,占聚落总数的比例超过25%,分布北界南移并与聚落分布北界分离,石城之间开始呈集聚状态,海拔分布在0~1100米,坡度多在3~6°,坡向开始以向北为主,多距离河流1000米以上。
夏家店上层时期,石城数量锐减,仅余20多座,占聚落总数的比例在15%以下,石城分布北界继续南移,石城之间呈离散状态,海拔在400~900米,坡度多在6~9°,坡向多向北,多距离河流100~500米。
战国时期,石城数量及占聚落总数的比例与夏家店上层时期相近,石城分布北界继续南移至燕长城以南,石城之间呈集聚状态,海拔也在400~900米,坡度多在6~9°,坡向多向北,多距离河流100~500米。
综合上述分析,石城数量及其占聚落总数的比例,大致呈现出从红山时期至夏家店下层时期增加,夏家店下层时期之后逐渐降低的趋势。石城的高程分布范围,在夏家店下层时期向高、低海拔扩展,达到0~1000米,其他时期分布在400~900米范围内。聚集性的变化也呈现出和石城数量占比的相似变化,在夏家店下层时期之前趋于离散,夏家店下层时期开始呈集聚状态,夏家店上层时期呈离散状态,至战国时期复归集聚状态。夏家店下层时期开始,石城坡向偏好由南转向北。夏家店上层时期起,石城距离河流更近,坡度与之前相比稍有升高。
1.相关因素提炼
已有研究多将石城与气候变化、生业模式和区域互动相关联。王惠德等人《阴河中下游石城的调查与研究》一文指出,比较发达的农耕经济和作为补充的狩猎、畜牧,为石城的营建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使阶级分化,阶级矛盾加剧,对资源的争夺加剧;气候趋向干凉,更适合干凉气候的畜牧经济不断发展,农耕经济收缩南迁,两种经济形态对立也是石城营建的原因。他们认为,石城防御的有三个方面,一是阶级之间的防御,二是争夺土地和水源的农业群体之间的防御;三是农耕民族防御游牧民族。苏秉琦和韩建业认为,石城是一个整体性的防御体系,防御的是北方游牧民族。胡岩涛也在《北方长城地带史前城防遗存及其特征研究》一文中强调了石城组合式军事防御色彩明显。因此,下文分析石城空间分布的历时性变化与气候变化、生业模式变化和敖汉旗同周边的关系三个方面的相关性。
2.与气候的相关性
气候影响石城与河流的距离以及坡度。如图7所示,6450~2171aB.P.,全国境内降水不断减少,红山时期至夏家店上层时期气温大致呈降低趋势,至战国稍有回升。石城与河流的距离越来越近,同降水日益减少的趋势相合。气候通过影响生业模式间接影响石城的坡度(见表1),依据坡度与耕种适宜度的关系(见表2,图8),红山时期至夏家店下层时期石城坡度多在3~6°,属于较适宜耕种的范围;夏家店下层时期至战国时期,石城坡度多在6~9°,属于可耕种的范围。红山时期至夏家店下层时期,生业模式中以农业为主,对耕种适宜度要求高,石城选址在坡度较小的地点。而夏家店上层时期开始,生业模式中牧业比重上升甚至超越农业的地位,对耕种适宜度要求较低但仍需满足耕种要求,石城选址于坡度稍高仍适宜耕种的地点。
图8 石城耕种适宜度
3.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
受生业模式和区域互动等因素的影响,石城的数量、分布范围、坡向等分布特征与气候变化不完全一致。
石城数量的变化趋势有两个值得关注的时间段。一是红山时期石城的出现。当地已有将石材用于建筑的经验,赵宝沟文化时期出现了石质建筑,至红山时期出现石城。当然也可能是受到仰韶文化影响的结果。红山文化和仰韶文化发展的阶段、道路和水平具有相似性,红山文化广泛吸收仰韶文化的先进文化因素,出现了“坛庙冢”和“玉龙凤”等因素。这一时期出现了若干次高温,且降水较为丰沛,农业较之前有了进一步发展,聚落数量随之增多,为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开始修建城墙。二是夏家店下层时期石城数量达到顶峰,和气候变化相反。观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可以发现和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相比,该时期气温有所下降,降水有所减少。石城数量未减反增,是因为农业技术进步,由耜耕转为锄耕,农业发展达到高峰。当时的气候条件较为优越,气温高于现代,聚落数量剧增,竞争加剧。石城数量因之增多,石城数量占聚落总数的比例在几个时期中最高。为缓解生存压力,向更高和更低海拔扩展。夏家店下层之外的几个时期,石城数量的增减与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中国北方地处中原农业文明与欧亚草原游牧文明之间。石城分布范围和坡向等的变化,还受到与草原、中原关系的影响。石城分布北界在红山至夏家店上层时期与气候变化趋势相合。而战国时期气候比夏家店上层时期稍有好转,石城分布北界却更加靠南。距今约4000年开始,草原文化不断向东扩张,这一人口迁移给中国北方带来了一定威胁。此时恰好是夏家店下层时期,石城分布北界开始南移,与聚落分布北界也开始呈现相互分离的趋势。夏家店下层时期之前,石城的坡向尚集中于光热条件较好的南坡,但从夏家店下层文化开始,石城更多分布于光热条件欠佳的北坡。夏家店上层时期北侧受到东胡的打击,南侧又面临齐国等的讨伐。聚落分布南界北移,少量聚落向北迁移,石城分布北界南移。战国时期,燕国暴露在东胡的威胁之下,修建长城防御北侧的东胡。燕长城北界在敖汉旗境内约至北纬42.5°,石城分布在其南侧,受其保护。夏家店上层时期和战国时期聚落数量、石城数量、石城数量占比差别较小,但前者聚集性分析呈离散状态,后者呈集聚状态。因为两个时期聚落分布南界相近,战国时期比夏家店上层时期聚落分布北界更靠南,在更小的空间范围内分布着数量相近的聚落,聚落之间竞争程度比夏家店上层时期更高。
本文梳理了敖汉旗先秦石城空间分布的变迁,并分析了其与气候变化、生业模式、区域互动的相关性。得到如下结论:
根据目前已知的资料,敖汉旗石城产生于红山时期,兴盛于夏家店下层时期,夏家店上层时期开始走向衰落。夏家店下层时期,石城数量和占聚落总数的比例大幅升高,达到顶峰,向更高和更低海拔扩张,开始呈现集聚状态,开始偏好北坡;夏家店上层和战国时期石城数量和占比降低,海拔范围收缩回400~900米,夏家店上层时期呈离散状态,战国时期为集聚状态。石城分布北界逐渐南移,坡度略有升高,趋于靠近河流。
石城空间分布的历时性变化特征中,与河流的距离、坡度大体与气候变化趋势一致。但是,在生业模式(尤其是农业技术进步)和区域互动的影响下,石城数量、坡向、分布北界等特征从夏家店下层时期开始显现出一定“异常”——夏家店下层时期,虽然气候未达到红山时期的水平,但农业技术进步使石城数量剧增;草原北方势力的扩张使石城分布北界不断南移,石城坡向偏好也由光热条件优越的南侧转向北侧,呈现出一定的防御姿态。
上述特征也提示了石城这一类建筑遗产的潜在研究价值。对北方石城的研究或可突破中原史观的局限,揭示不同于中原土城的建筑体系和聚落体系,为中华文明起源、早期国家进程和欧亚草原-北方地区-中原互动关系的研究,提供新材料和新视角。
(除署名外,本文图片均由作者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