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群理论视角下板球与棒垒球项目融合的教学方式初探

2021-12-16 00:20葛涛杨露
当代体育 2021年43期
关键词:垒球板球理论

葛涛 杨露

板球运动是棒垒球运动的鼻祖,目前在我国发展并不理想。原因在于缺少文化背景、场地设备繁杂、技术复杂等因素。同类别的棒垒球相对发展较好,但在国内参与人数也较为贫乏。为了板球与棒垒球项目的共同发展,沈阳体育学院依据“项群训练理论”开设了《棒击运动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将项群各项目的产生与发展、器具之间的联系、项群内项目的致趣点等关键要素进行分析。最终确定将板球与棒垒球项目融合发展,以“棒击运动”为名称,“棒击融合”为指导思想,在融合练习、术语解释、器械运用方式等方面做了较为细致的设计并实施,做出了棒击运动教学的新尝试。

1 问题的提出

板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20亿球迷,但我国于2004年才开始推广,并随着项目发展逐渐被国人所了解。但是项目开设所需场地设施较为庞杂,在学校体系内发展受到桎梏。同时受到无完善的运动员等级体系作为保障、软式化进程不佳等因素影响,普及效果未达到预期,仅在上海、济南、沈阳、北京、重庆等几个城市小范围推广。板球竞技水平较好的沈阳体育学院于2019年经多方研讨确定以“项群理论”为依据将板球与棒垒球运动组合培养,开设《棒击运动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在《棒击》课程研讨阶段,主张分学年分别学习板球、棒球、垒球。这个顺序也符合该项群各项目产生与发展的演化规律。但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并非“零”基础,都具备一定的板球或棒垒球的运动能力和水平。固有认知已经不允许学生按照项目演化过程重新学习,教学陷入僵局。是坚持固有还是完全放弃较难抉择。如何发掘项群内各项目间相联系的要素,能在教学中使学生摒弃执念,将不同的项目呈现为一门课程的教学方式亟待出现。

2 棒击融合的意义

“棒击融合”不是将板球与棒垒球项目机械的组合在一起,是探索各自项目本身特点,发掘共同点,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个共同点是该项群项目的致趣点。“运动致胜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致趣,运动致趣应成为各级各类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在分析运动致胜要素的基础上,探索致趣要素,并且以致趣为目标展开的教学。让学生理解以此展开的教学活动其本质未发生改变,只是在不同的项目中以相似或相近的动作表现出来。技战术所表现出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场地、器材、规则的影响而产生,投、击、接、传的动作环节并未发生变化,运动本质也未发生变化,以棒击球的核心内容未发生改变。而融合的含义就是以“棒”“击”为核心,综合各项目的练习方法、组织形式、变通的规则整理出的“融合练习”。融合练习贴近学生本身项目的特点,又存在新学项目的技术或战术要求。在熟练练习形式与要求后,融合练习逐渐退回为板球教学内容,让学生先学会比赛形式,可以探索比赛规律后学习技术、战术。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减少对新项目的“陌生感”,用原有的知识进行新内容的学习。达到以“棒”“击”为着眼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该类别运动的教学与训练给出了新的方式。

棒击融合是发掘三个不同项目中的优势特点、优势价值,通过合理设计展开教学。这些优势包括推进竞技能力发展的,也包含适宜推广的。表1中详细分析了三个项目在竞技与普及推广方面的优势与劣势。综合以下特点,找到适宜展开教学的要素,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而在课堂中我们所需要的是——方法简单、时间短且可控、打击范围较小(可控)、安全性高、器材简单不易消耗的练习。这样的练习对于初学者来讲十分友好,利于推广与普及。

3 板球与棒垒球运动的特点是项目融合教学的前提

板、棒、垒球的比赛方式都是“球”与“棒”直接的对抗,挥棒击打的动作成为各项目标志。看似没有身体接触的比赛其激烈程度甚至高于我们认知中高度身体对抗的一些球类运动。快速、准确的投球与传球、更高更远的击球、精准的接球充分探索着人体极限;在不足半秒钟的时间内迅速完成球飞行中的变化;从判断到选择,球棒在触击球瞬间的多样变化;通过对器械的控制或者在通过器械控制器械的过程中体现出高度的技巧性;同时兼顾集体项目与个人项目的特征,既需要群策群力的防守,又需要以个人能力改变比赛的投球与击球。根据不同的得分特征分析,板球偏重击球得分能力,棒垒球则偏重投球、防守效果。这样的共同的特点是展开融合教学的特点。

4 板球与棒、垒球相同的“基因”成为项目可融合的内在条件

不同于其他项群中各项目之间的差异,板球与棒垒球有相同比赛形式、相似的技术与战术、相近的比赛器具、甚至相同的项目术语等,这些因素让它们之间感觉似曾相识。

研究发现板球运动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十二世纪的英国,同时多数学者认为棒球是在改进板球运动的一个分支——“圆场球”游戏而来,垒球则明确是在棒球的基础上衍生而来,可见棒击运动有着筋骨相连的内在联系。再看运动器具,板球与棒垒球项目在器具上有很多相似的存在,如早期的守桩员接球手套食指与拇指间并无连接。但随着投球与传球技术的发展,为了接住更快的球,出现指间连接。而棒垒球运动的接球手套更是连接了全部手指形成半封闭的接球区,使全部防守队员都有简单又安全的接球方式。见图1。

近乎相同的术语。比赛形状虽有所区别,但都分为内场(infield)与外场(outfield),内场都是由“土”制成,外场都是由“草”构成;板球的球道称为pitch,棒垒球的投手称为pitcher;击球员出局都用“杀”(out)表示;

由此可见,板、棒、垒球同属一类别运动,在几百年的发展中结合各自参与者的需求实际情况发展成不同运动项目,但是“基因”没有改变,即便各项目的活动者从未见过彼此的运动项目,也能在观看的比赛的一瞬间,抓住比赛的精髓,这为融合项目提供了重要的内在条件。

5 项群训练理论是《棒击》课程设立的理论基础

张雅棻依据项群训练理论深入的分析了板、棒、垒球项目的起源、競技价值、竞技特征后,在《棒垒板球轮换攻防项目的经济特征解析及其在项群体系中的定位》一文中得出“棒、垒、板球可组成一个归属与技能主导类的独立项群。依据其在比赛组织方面的主要特征,可命名为技能主导类轮换攻防对抗性项群”的结论。项群理论明确指出“同项群训练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打破固有的运动项目界限的束缚,进行跨项目的规律性探索和研究成为可能”。由此可见《棒击》课程符合项群训练理论的要求,在同一课堂中突破原有运动界限并非凭空想象,课程设立重点在于内容与方法的合理性设计,同项群各项目之间的信息交流能够带来新的练习方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6 棒击融合发展的教学方式

项群训练理论中表明“任何一个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可能处于完全封锁式的状态,在于外界的信息交流中,很自然的会从其他项目吸收那些对自己适合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同时,也会不断地把自己的科学的理论、精湛的技巧以及有效的方法传输给区别的项目,这种信息交流主要发生在同项群内不同的项目之间。”据此《棒击课程》中大量采用“棒”“击”融合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部分方法列举如下。(见表2)

融合的不仅仅是练习方式,还有在项目术语中的相互解释。例如用“传杀”解释“跑杀”,“外野手”解释“边界防守队员”,用“本垒打”解释“边界六分”,用“触击”解释“防御性击球”等。这样的术语转换不需要更多繁琐的语言解释,学生能瞬时抓到精髓,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棒击融合教学的优点还在于在对学生理论体系的解读中,从板球的起源——板球的发展(围城球)——板球的繁衍(棒球的起源)——棒球的发展——垒球(棒球的繁衍),可以将棒击运动的产生与发展脉络梳理清楚。项目的演变实则是规则的演变过程,规则维护的项目本质并未发生改变,改变的是运动形式,以棒击球的特征亘古未变,这也是参与者最大的乐趣所在。在不脱离这个核心的前提下“先合后分”,而不是“合二为一”。融合教学还能够根据板球与棒垒球运动在当代发展的实际案例分析体育项目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分析棒击运动为何在奥运会的参赛项目中摇摆飘摇;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与印度板球精英联赛都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职业联赛,为何我国的棒击运动并未火热等项目热点问题进行综合讨论。而在体能训练方面则会帮助学生进行棒击运动的动作分析,找到共性与区别,制定相应的体能训练内容与计划。

7 结语

通過研究板球与棒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棒击项目的特点,依据项群训练理论、运动致趣理论所提炼出“棒击融合”的方式展开板球教学工作,是一种在项群范畴内的教学实践中的探索,融合练习是这种教学方式的核心内容。融合练习的设计是围绕“以棒击球”这个核心点下进行的。让学生先学会不同样式的棒击比赛,再学技术,或者先用原有的比赛规则完成新的技术任务,从而理解新规则、新动作条件下的板球技战术,同时串连起各棒击项目在产生发展过程中的纠葛与缠绕,是《棒击》课程在教学中的新的尝试。

(作者单位:沈阳体育学院排球教研室)

猜你喜欢
垒球板球理论
棒垒球不满回归之后又要被踢
《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教学设计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板球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板球 印度的符号
扔垒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