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衍婷
摘 要:“1+X”多元阅读教学指的是语文教师将单元主题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指导学生阅读多篇相关联的文章,形成课内一篇带动课外多篇的“1+X”阅读教学格局。这种模式的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和提高语文素养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1+X”多元阅读;教学策略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除了传授知识给学生外,更重要的一个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习得学习方法。“1+X”多元阅读教学模式指的是语文教师将单元主题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指导学生阅读多篇相关联的文章,形成课内一篇带动课外多篇的“1+X”阅读教学格局。这种模式的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和提高语文素养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如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1+X”多元阅读教学策略谈一点个人粗浅认识。
一、根据主题选择拓展的文章。
进行“1+X”多元阅读最重要的一环是筛选好“X”,也就是在明确“1+X”中“1”精读课例后,确定好“X”也就是要拓展的课内或课外的文章。我们首先要在研读单元阅读、表达要求,确定好单元主题,教师再根据单元训练要素将多篇具有相关内容主题或具有某方面关联的多篇文章聚集起来,比如,四年级上册以神话组织单元,如“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拓展到“很久很久以前”;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如“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以万物有灵为主题的,如“人与动物和谐发展”;以舐犊情深为主题的,如“父母之爱”等,这样的拓展阅读使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思考和表达,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得到训练,对阅读表达方法更是进一步巩固。
二、根据结构层次巧妙呈现群文。
在“1+X”多元阅读教学中,我们不是无序的毫无关联的呈现X,也就是拓展的文章,而是按一定顺序或关联将相关文章进行组合排序,让学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从而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在这个呈现渗透过程中,为取得“1+X”多元阅读教学的整体效应。我们可以根据单元主题和特点,合理选择举一反三式、分组递进式、反复重读式等多元阅读教学结构,有效呈现文章。如举一反三式,就是举一反三式的“1+X”多元阅读教学结构,即先从单元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精读”再运用精读课例中掌握的方法阅读除精读课例外的几篇文章(包括课内外)。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的时候,我先指导学生阅读《猎人海力布》,了解海力布为拯救乡亲,不惜牺牲自己变成大石头的经过,师生共同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再指导学生阅读《牛郎织女》《田螺姑娘》、《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一组文章,自己尝试提取每个民间故事的主要信息,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复述故事的方法。这种举一反三式教学模式,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可操作性强,能很好地达成教学任务。
三、合理设计问题,让若干篇略读课例穿插其中
“1+X”多元阅读教学时,我们要把多篇略读文章看成一个阅读整体,设计具有比较性、迁移性、冲突性的问题,将拓展的文章横向联合起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意等学习能力。其中,比较是“1+X”多元阅读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在学生读完《猫》、《母鸡》、《白鹅》、《白公鹅》四篇描写可爱动物的文章,引导学生比较思考:这四篇描写动物的文章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以及不同之处?学生很快就能在比较阅读中发现向别人介绍动物朋友需要写出动物的特点。这种“1+X”教学模式比单篇阅读教学更有优势。 在“1+X”多元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迁移性问题,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阅读所得运用于其他文章的阅读之中。如三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的课文《总也倒不了》的阅读教学,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总也倒不了”与“老屋”之间形成了想象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预测的可能性,文中各部分相似性,为学生预测故事的发展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引;再引导学生阅读《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等多篇文章,学生从而习得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四、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读书方法。
在课堂上实施“1+X” 多元阅读,必然会面临一个问题,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阅读任务,实现从量到质的突破。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从中高年级开始注重教会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在小学阶段,读书的基本方法通常有:速读、精读和跳读三种,其中,精读法用的最多,更适合“1+X”中的1也就是例子的阅读或者精品阅读;速读是通行扫描,而跳读是有所舍弃的阅读,需要经过训练的一种阅读方法。教師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要求选择合适的读书方法,从而较高效率的完成阅读任务。
综上所述,“1+X”多元阅读教学不但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且能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小学“1+X”多元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全新的冲击,是小学语文教学从灌输、剖析例子为主的模式走向以例子带动X篇文章阅读的,举一反三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