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繁为简,“读”领风骚

2021-12-16 01:00蔡琼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5期
关键词:文言文小学教学策略

蔡琼妹

【摘要】文言文短小精悍,语言简练,凝聚着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人文精髓。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是对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的传承,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还能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可以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文言文,充分感悟文言文独特的韵味,破解教学难题。

【关键词】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果说古诗是其中璀璨的明珠,那文言文是则是其中的瑰宝,它篇幅短小,言简意赅,是几千年来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学习文言文,可以让学生与古代圣贤对话,习得人生哲理,增长智慧,提升语文素养。部编版教材从小学三年级起,就安排了文言文的学习。但是,文言文与现代文白话文有较大的区别,无论是语法还是词意,甚至在朗读上,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障碍,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要是教师不注意引导,将会影响到今后文言文的学习。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该如何做,才能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呢?對此,笔者在教学中不停地探索,下面就以部编版语文教材小学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一课的教学为例,谈一谈小学高年级文言文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通读需有“量”

文言文难读,这是很多学生的同感,所以他们一看到文言文就头痛。因为文言文常有一些生僻字,不仅难读,还难理解其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打开文言文学习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将课文读通、读顺。

在教学《杨氏之子》时,笔者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划出不会读的字,并通过查字典加以解决。这一环节,除了提醒学生要读准生字和多音字外,还提醒他们要关注通假字和生僻字的读音。将文言文读通读顺,需要注意读好停顿,教师的范读则可以让学生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在教学中,为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文言文的音韵和节奏,当扫清了字词障碍后,笔者范读课文,并用PPT出示正确的停顿。接着让学生跟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然后放手让学生练读,把语句读通顺流利。学生开始时读得磕磕碰碰,笔者鼓励他们多读几遍,可以与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一起读,读通为止。再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比赛读等的方式,更是让学生来了兴致,教室里读书声此起彼伏。

在多次朗读中,学生读准词句的停顿,将课文读通读顺。当笔者提问他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时,大多数同学都能讲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大体了解,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精读重在“趣”

文言文内容比较难理解,要是沿用传统的“串讲法”逐字逐句去理解,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就会被分解得支离破碎,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乃至失去学习兴趣。如果在教学中,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将会事半功倍。

笔者在《杨氏之子》教学中运用了“趣读法”,以“读”为主,带领学生读人物对话,读出了趣味,让他们感受到文言文语言的魅力。笔者先将孔君平和杨氏子的对话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让两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开始的时候,学生语气平平。笔者没作评价,而是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两位同学读得怎样?”小汇回答最响亮:“一般般。特别是杨氏子的语速不应该这样读。”“你觉得该怎样读?”“杨氏子的语速要快。因为文中写着是‘应声答曰’。”“看来你理解了‘应声’的意思了。那你能来试一试吗?”他的眉毛往上一挑,显然是没有想到,但仍然大大方方地站起来,飞快又响亮地将句子读了一遍。“这正是我心中想听到的朗读,请同学们跟着小汇同学读。”他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要知道平时他可是经常“埋头苦干”的,想不到今天竟然当了一回“小老师”。接着,笔者对学生说:“我也想和同学们一起分角色朗读。”学生纷纷赞成。笔者作摇头晃脑状模仿孔君平语气说:“听说杨氏子很聪明!今天我就逗逗他,此是君家果。”这其实不是在读,而是“演”了。学生齐声快答道:“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笔者又一本正经地说:“此是君家果。”学生也跟着一本正经地回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课堂气氛被点燃,大家加上动作带上表情读起对话来。

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入情入境,不但充分体会到杨氏子反应之敏捷,语言之风趣,而且体会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三、研读贵在“巧”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无论是现代白话文的教学,还是文言文教学,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要适当“留白”,让学生自己在读中去感悟。

《杨氏之子》全文50多个字,语言风趣、幽默,人物鲜活。课上,笔者抛出问题:杨氏之子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学生都能用“甚聪惠”回答。笔者顺势引导他们读课文并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杨氏子的聪慧表现:1.反应迅速,应声答曰;2.回答巧妙,能用姓氏回答孔君平;3.有礼貌。然后出示句子“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让学生进行比较,在对比中读,再让他们讨论杨氏子的回答,明白了“未闻”一词用得之妙,体会到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明,说话有分寸、语气委婉。

文言文语言简洁,却内涵丰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篇章特点,有所侧重地讲。凡是学生读得懂的地方,教师要尽量放手,但在文章的关键处,则要作适当的引导、点拨,使学生印象更深刻。

四、诵读在于“活”

朱熹说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文美、韵美,如果学生对文章进行诵读,可以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在《杨氏之子》教学中,学生掌握了文章内容后,笔者让他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慢慢做到熟读成诵。在这过程中,学生练习背诵的方式很多:个人背、同桌合作背、小组背、分角色背。有的学生朗读两三次后就自告奋勇地说:“老师,我能背了,我来背给大家听。”一个学生带头后,其他学生纷纷站起来背,笔者毫不吝啬地竖起大拇指为他们点赞。接着又让男女生比赛背、全班齐背,如果有学生的确背不出的也没关系,可以打开书本来读。

这样灵活地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诵读,照顾了不同层面的学生,他们也愿意读,喜欢背,从而沉浸在文言文的世界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这节课简简单单,唯有“读”领风骚。在“读”这条主线的引领下,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读,读出了趣味,读出了理解与感悟。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守住语文教学的根,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让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笔者的追求。

猜你喜欢
文言文小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