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平山是民革的前辈,于1886年9月28日出生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明阳村一个贫寒的裁缝家庭。他为人聪慧,勤勉好学,190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当时广州有名的两广优级师范学校本科学习。在广州读书期间,谭平山深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影响,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四年学习结束后,他被分配到雷州中学担任数学教员,后又担任校长之职。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成功,被推选为广东省参议会96个参议员之一。
一、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
1917年,谭平山和谭植棠、陈公博等一群广东青年考上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此时,俄国爆发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谭平山看见了新世纪的曙光,焕发出蛰伏的战斗热情,积极投身于其中,还成为学生领袖。在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影响下,谭平山参加了“新潮社”,为《新潮》杂志撰写了多篇文章,宣传新文化新思想。
1919年,为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蚕食、抨击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谭平山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一起组织和发动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成为“五四”运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因而被反动军警逮捕。
五四运动如火如荼的斗争,进一步激发了谭平山的爱国热情。他和谭植棠、陈公博等创办了《政衡》报,并在《政衡》报上发表了《中国政党问题及今后组织政党的方针》等理论文章。这些理论观点,反映了谭平山正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化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者。此外,他还参加了李大钊、陈独秀等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1920年夏天回到广州后,他又和谭植棠、陈公博等人创办了《广东群报》,继续宣传五四运动精神,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促进广东反帝反封建运动的蓬勃开展。
二、组建中共广东党支部和廣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早期共产党组织。10月,李大钊在北京成立共产党小组。12月,陈独秀被陈炯明聘请为广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谭平山为副委员长。谭平山即与谭植棠、陈公博登门拜访陈独秀,讨论建立广东共产党组织问题。
次年1月,在陈独秀的指导下,经过共同努力,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成员6人,陈独秀、谭平山先后任书记。同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谭平山由于忙于筹建中共广东支部等原因不能参加,遂委派陈公博作为广东代表出席了大会。8月,中共广东党支部组建,谭平山任支部书记,成员19人。同年11月,中共中央通知各地成立“区执行委员会”,谭平山被指定为广东区执行委员会书记,兼任中国劳动组合部南方分部主任,负责指导南方的工人运动,如香港海员大罢工。
在组建中共广东支部的同时,谭平山等人还在广州发起成立了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0年11月成立)。1922年3月,谭平山出席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代表大会并致词。后来,又积极参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筹建工作,并极力促成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大会在广州的召开。
三、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奔忙
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在广州叛变,炮轰孙中山总统府。中共中央旗帜鲜明地支持孙中山,8月下旬中共中央召开“西湖会议”决定国共合作,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帮助和推动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确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谭平山被推选为中共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局委员。由于谭平山既是中共广东区委书记、中共中央驻粤代表,又是同盟会早期会员,并较早加入国民党,10月中共中央决定派他为中共代表,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10月,孙中山委任廖仲恺、谭平山等为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负责国民党改组工作。谭平山担当了相当繁重的组织工作,还担任临时中央的书记工作。他首先在广州抓改组试点,接着运用广州改组的试点经验指导上海的改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孙中山对谭平山的工作非常赞赏,因而在商定国民党“一大”代表名单时,专门指定谭平山为出席这次代表大会的广州区特别代表。
1924年1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临时特别会议,决定由李大钊、谭平山等人组成一个指导小组,指导出席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中的中共党员。1月2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亲自主持了大会的开幕式,谭平山向大会作了《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报告》。到会的代表中,共产党员占了12%以上,在41人的中央执委会里,有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等10名共产党员。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承认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资格参加国民党。这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民族民主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大会选举了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谭平山被选举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并兼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主持中央秘书处的日常工作。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后,谭平山以组织部长的身份物色革命人才,安排了一批共产党员骨干进入到国民政府部门任职。
1924年9月,中共中央正式任命谭平山为中共在国民党的党团书记。这样,他既参加国民党的党、政、军各方面的领导活动,又要负责统一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国民党内的言行步调。国民党的改组和国共合作的建立,以工农为中心的革命群众运动蓬勃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涨。
四、主张“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应属于无产阶级”
1926年7月,共产国际要求国共双方各派一名代表出席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全会,中共中央决定以谭平山为代表。10月底谭平山前往苏联。11月23日在克里姆林宫的公议大厅,谭平山向大会致贺词,并要求共产国际第七次扩大执委会议认真研究,做出更加切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决议。谭平山于11月29日第十一次会议上,向全会提交了一份长篇书面报告,并在会上作了口头补充说明。12月2日谭平山在第十三次会议上又作了发言,说“中国民族革命只有在中国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才能取得胜利”。12月15日在第二十七次会议上,谭平山被选为共产国际中国委员会主席,并代表这个委员会作了报告。他说“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应属于无产阶级”,恳切要求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应给予比以前更加实际的指导。
1927年2月,共产国际遵照斯大林关于加强对中国革命指导的指示,决定增派代表罗易赴华。谭平山和罗易离开苏联,经海参崴回到广州。4月27日,谭平山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向大会传达了共产国际第七次执委会关于中国革命的有关指示精神。谭平山在中共五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
五、发起南昌起义
为建立一支中国共产党自己的武装,1927年7月19日,谭平山与李立三等主持召开座谈会,决定利用在江西南昌的国民政府军左派叶挺、贺龙的部队举行武装暴动(起义)。会后谭平山奔赴江西九江,马上去第二十军军部找贺龙军长,争取贺龙参加暴动。贺龙当即表示武汉政府既然违背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那自己就要跟随中国共产党反蒋反汪。党中央接到谭平山、李立三等人提出的暴动计划后,决定成立领导起义的党的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领导这次暴动。7月27日,周恩来到达南昌,与先前到达的谭平山、李立三等成立前敌委员会,并召开了扩大会议,研究了暴动的部署和时间。
正当起义将要进入行动阶段,29日上午,张国焘从九江以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代表的名义,先后给前敌委员会发来了两封密电说“暴动要慎重”。30日张国焘赶到南昌阻挠暴动,暴动未能按期举行。31日晨,前敌委员会继续开会讨论暴动问题,周恩来非常生气地拍着桌子,责问张国焘。谭平山主张不管什么人的指示,事到如今一定要暴动,并指着张国焘的鼻子怒斥。前敌委员会经过激烈讨论,终于否决了张国焘的错误主张,决定举行起义。
8月1日凌晨2时,在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率领的军队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南昌武装起义爆发了。经过战斗,至清晨6时起义军完全控制了整个南昌。上午9时,谭平山在南昌召集了有共產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参加的代表联席会议,选举产生了有25人组成的新的革命政权——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谭平山为“革命委员会事实上的主席”。
8月5日,谭平山随起义部队离开南昌南下。起义军在南下途中,因酷暑远征,又遭遇强大敌人的围追堵截,起义军主力在潮汕一带遭到严重挫折,最后起义失败了。8月8日,武汉国民党中央宣布开除谭平山的党籍,剥夺一切职务,并缉拿讯办。11月,在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谭平山被开除党籍。对于这个决定,周恩来曾说,“今天看来,这个处分是不完全妥当的”。被开除中共党籍后的谭平山心情十分痛苦,说自己“像一个在大海中航行失去了指南针的小船一样的痛苦”。尽管心情沮丧,但谭平山并没有失去革命的信念,而是一如既往地关心中国革命的发展,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唐冬生,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佛山市政协副主席,民革佛山市委会主委/责编 刘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