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雪莹 金衡山
艾美奖(Emmy Awards)与电影界的奥斯卡奖、音樂界的格莱美奖和戏剧界的托尼奖齐名。自2015年电视艺术与科学学会改革了艾美奖评选规则——由原来的工会自评奖项扩大到了全部评委投票,使得奖项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以来,艾美奖在2020年又一次对规则进行大的调整——从2021年起,任何提名奥斯卡的项目将不能再参与艾美奖提名并获奖。这项新规则对于部分纪录片会产生较大影响,也会对网飞(Netflix)等流媒体及电视网打造的影片、纪录片造成影响。
媒体和评论家普遍认为自2000年左右HBO电视网播出 《黑道家族》《六尺之下》等剧以来美国电视剧(以下简称美剧)迎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黄金时代。在付费电视台原创内容(以HBO、FX为代表)和后来流媒体(以Netflix、Amazon和Hulu为代表)的崛起的背景下,美剧的作品水平和全球化程度逐渐提高,有线台不再像公共台那样完全“收视率至上”,而是更看重为订阅用户提供优质的原创内容,因此创作人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平均每集2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据美国E!Online网站调查)保证了美剧的高水平,不仅有精心制作的剧本、恢弘的场景、逼真的特效,还拥有强大的演员阵容。针对这一“顶峰电视时代”,本文的讨论也结合了2016年—2018年黄金时段艾美奖的评选,但集中于近三年的美剧的制作、特点和意义。
作为美国最高规格、含金量最重的电视剧权威奖项,艾美奖所选拔的是能代表过去一年中电视界最高成就的作品。而电视剧的性质与电影不同,美剧一般都是以“季”作为一个制作时间单位,一季剧集的收视率高低直接决定了它们能否续订的命运,所以一部剧集季数越多,其实也就说明它们受众越多,越被认可,越是接近“最佳剧集”的水准。因此美剧具有延续性,不像电影可以就单部作品进行评分,而是就一部剧的整体的水平来评价。所以,2019年的艾美奖获奖名单大多是陪伴观众多年的老剧,并无太大惊喜。2019年艾美奖收视率暴跌32%,最佳剧情类颁给《权力的游戏》(以下简称《权游》),而在此前,《权游》已于2015年、2016年和2018年分别获得艾美奖最佳剧集奖,《权游》自2011年推出第一季起,人气不减,好评如潮,在IMDb网站上评分高达9.5分,第一季到第七季的评分都高达9.3分~9.6分。《权游》自从播出之后,几乎每年都会入围艾美奖,甚至连续几年都成为最大赢家。该剧一共八季,共获得59项艾美奖,创下剧情类或喜剧类剧集的获奖纪录。而今年由于最终季已完结,更是入围了32项提名,不仅一举成为本届艾美奖最多提名的剧集,更是因它从第一季到第八季,一共获得了161项提名而打破了NYPD Blue (《纽约重案组》)25年前创造的历史纪录,成为历届提名最多的剧集。《权游》改编自乔治·马丁的小说《冰与火之歌》,但是小说并没有完结,第八季也因为没有原著支撑仅凭故事大纲拍摄而“烂尾”——人物的对白失去内涵,不再和以前一样值得思考与推敲;没有丰富、有价值的对白,人物的形象塑造就变得不够完整,失去了原有的魅力,无法让观众共情;剧情的进展也变得仓促,情节跳跃式发展,得不到有效的过渡,让观众们觉得故事反转太突然,有急转直下的感觉;随着重要角色接二连三死掉,剧集匆匆结束。显然《权游》第八季的编剧无法驾驭如此恢弘的故事,因不满故事的虎头蛇尾,超过一百万的网友纷纷留名请愿,希望更换编剧重拍第八季。因此与其说评委将艾美奖颁给第八季《权游》,不如说是颁给《权游》的整整八季。
同样饱受争议的还有互动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和美剧《守望者》,算上今年的《黑镜:潘达斯奈基》,黑镜系列已经蝉联了四年的艾美奖最佳电视电影。《黑镜》是 Netflix 最受欢迎的剧集之一,自从 2011 年首播后,每一季都好评不绝,该剧表达了科技对人性的利用、重构与破坏,当中不少关于科技领域黑暗面的探讨预测了现代发展的困境,让人不禁毛骨悚然。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与《黑镜》一贯的风格类似,探讨人与科技的关系,除此之外,还使用打破第四堵墙的形式,将电影游戏化,让观众为主人公选择剧情走向。该片创作者查理·布鲁克和执行制片人安娜贝尔·琼斯在接受《好莱坞报道》采访时说,“《黑镜:潘达斯奈基》共有5个不同的结局,这5处结局基于5条既定安排的情节线路,其余选择产生的结果则被设置为‘Dead End,如果你选择到了该结局,只能重新返回之前的情节,直到选到了一条预设通路为止。”这样的情节走线设置使得观看体验不佳,观众很容易会产生厌烦心理。大部分观众认为交互体验很差,形式大于内容。
同样毁誉参半的《守望者》改编自美国DC漫画公司1986年至1987年推出的同名漫画作品,该漫画以图文小说的形式在2005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1923年至今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一,同时获得了有着“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雨果奖(此前从未有漫画获得此项大奖)。作者阿兰·摩尔将漫画的背景设定为美苏冷战时期,并对传统的超级英雄观念进行了批判。作者想表达的是“即便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有了超级英雄,犯罪和邪恶也不会消失,相反,世界有可能会变得更加混乱和糟糕。”在2009年《守望者》被改编成电影受到两极分化的评论后,这部漫画十年后又一次被搬上了屏幕,这次依旧备受争议。首先,HBO选用一位中年黑人女演员担纲这部重量级美剧的主角黑夜修女(Sister Night),这在美剧史上是第一次。其次,剧版与原著的关系互相独立,但又有细节上的关联,让不少原著忠实粉丝觉得这是“挂羊头卖狗肉”。剧版的故事背景为1921年美国塔尔萨市的第七骑士团(类似3K党式的白人至上组织群体)大肆屠杀当地的黑人,手段极为血腥残酷(该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过)。可以看出,剧版《守望者》的主题紧扣黑白种族矛盾。然而,HBO过于“政治正确”的选角以及在剧情上对种族矛盾的主动“激化”,让一部分观众产生抵触情绪,有原著和电影珠玉在前,剧版不免让人觉得少了点震撼人心、引人深思的东西,未达到期望值。
近两年女性题材持续受到关注,2019年的喜剧类主要奖项几乎全被女性题材剧集《伦敦生活》与《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收入囊中,《杀死伊芙》《致命女人》和《我的天才女友》等女性题材剧也获得多项提名,取得不俗成绩。其中仅《伦敦生活》第二季就独揽喜剧类最佳喜剧、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女主角四项大奖,成为2019年最大赢家,集《伦敦生活》第二季的制片人、编剧、女主角于一身的菲比·沃勒·布里奇也斩获三个奖杯。《伦敦生活》的成功和菲比对创作的深度参与有关,集三者为一的身份,能够让她最大限度地把握作品的创作方向,使其符合自己的想法。这也说明了女性电视人正在整个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更广泛地参与到制作流程中来了。除此之外,菲比还担任了《杀死伊芙》第一季的编剧,该剧主要讲述一名英国军情五处的女办公室人员和一名金牌女杀手之间猫鼠游戏的故事。《伦敦生活》和《杀死伊芙》都是女性题材剧集。编剧菲比擅长描绘Villanelle和Fleabag这种神经质的、不断挑衅别人的、有自毁倾向的女性形象,虽然她们时常感叹生活无趣,却也有机灵可爱的一面。这些女性形象打破了社会对于传统女性的刻板印象,从她们的获奖中也可以看出社会对于女性的包容度越来越高,愈发能欣赏不同类型女性的美。当菲比借女主角的口大声说出,她恨痛经,她恨产痛,吐槽理发师永远听不懂她的需求,渴望爱又对亲密关系有一种微妙的疏离,无法处理家庭关系,害怕失去所谓的“女性魅力”时,她替观众表达了她们压抑在内心的因为身为女性而受到种种不公、不便的愤怒,将女性的愤怒宣泄出来,因此引起了女性观众的强烈共鸣。“爽剧”《致命女人》讲述了生活在同一幢豪宅里面,三位不同年代、個性迥异的女性如何对待自己的感情和婚姻的故事。但有评论者认为该剧的最大看点“女性杀人”事实上被处理成了讨巧于广大观众的甜腻包装——将杀人的理由假“爱”之名,看似感人至深,其实还是消解了女性想要走出相对狭小的情爱生活而追求更广阔天地的可能性。这三位女性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和智慧都用在了如何处理丈夫惹下的各种麻烦。电视剧没有展现她们人生中的其他太多面向,比如各自的世界和爱好都仅仅一带而过,编剧单纯地将女性和男性对立起来,将婚姻生活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简单化,这部看似先锋和激进的作品依然没有跳脱出传统意义上对异性恋婚姻的想象和维护,本质还是因为要维护婚姻的合法性,更谈不上对男性主体的抵抗。俯瞰2019美剧,除了对依循“Me Too”(“米兔”运动)风潮发展壮大的女性主义做出了回应,它们还突破了女性主义的范畴,既有对人类的现实关怀,也有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我的天才女友》描绘了莉拉和埃莱娜这对好朋友之间友情的微妙变化 —— 她们相互支持、妒忌和猜疑,但又绝不仅于此。《我的天才女友》用女性成长命题,折射的却是一个城市甚至国家和时代的缩影。
“丧文化”如今在世界范围内成了喜剧的创作主题之一,比如引起艾美奖注意的《伦敦生活》就是典型的“丧式喜剧”,演员菲比用打破第四堵墙的方式,时不时直接面对镜头,和观众对话,站在上帝视角调侃自己的生活,她用生活中的各种冲突和荒诞让观众发笑,但当这些都建立起来时,她又会选择背叛观众,“你觉得我痛苦的生活有什么好笑的吗?”她以这样的方式掌控观众和调戏观众。她的合作伙伴薇姬这样评论菲比的喜剧创作风格:“她善于让人发笑,这样她的悲情感就可以暗藏其中了。当她的观众被各种台词、桥段分散注意力时,她却已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黑暗中偷偷游荡了。她会让你笑得很厉害,以至于当她转身偷袭你时,你已经猝不及防了。”比如在《伦敦生活》里,她总在观众面前挤眉弄眼,但那是一个面具,是她在最好的朋友去世之后隐藏悲伤和羞耻的方式。Fleabag企图依赖不断滥交以逃避生活的空虚,无聊也是Villanelle在剧中反复出现的台词:“无论我做什么,我都没什么感觉。我买我想买的东西,但我又不想要了。我做我喜欢的事情,我也不喜欢。我只是觉得很无聊。”这些设定也反映了现代英国人对无聊空虚情绪的一种宣泄,因此能给现代英国观众甚至全世界观众带来强烈的共鸣。正如作家阿城所说:“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绝境,我们今天的绝境是无聊。”可以看出喜剧与正剧的边界逐渐模糊起来,剧情在引人发笑的同时带给观众一定的思考:在婚姻生活中失去自我的女性要怎样找回自我;当现代文明让人滑向空虚无聊的时候我们该何去何从。
无论是2017年英国Channel 4与美国Netflix合作推出的聚焦于“问题少年”的丧系作品《去他妈的世界》还是2019年Netflix上线的讲述中年危机的《马男波杰克》第六季,抑或是2019年的描绘两位好莱坞老演员如何共同面对衰老的《柯明斯基理论》第二季,它们都将原本情景喜剧的直白幽默转变成了剖析生活的黑色幽默。贯穿“老中青”三代的丧气却总会在丧透的故事中告诉观众:即使丧到惨绝人寰,人生依然会有一些美好的事情发生,为人们带来治愈人心的力量。这些“丧式喜剧”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们在国内剧迷中备受欢迎,甚至比在欧美更火。这和如今在国内流行的“丧文化”是相一致的,“丧文化”是年轻人表达不开心的一种方式,它不是真正的自我放弃,而是在压力和焦虑下,年轻人的自嘲与自我消解。丧归丧,人们还是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2020年的最佳喜剧《富家穷路》讲述了一名开音像店的亿万富翁在一夜之间破产不得不回到乡下去从零开始的故事。《富家穷路》在第72届美国电视艾美奖包揽喜剧类7个奖项,拿下喜剧类剧集最佳剧集、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成为艾美奖史上第一部包揽一个类别的全部奖项的剧集。
作为2019年最受关注的剧集之一,《切尔诺贝利》拿下了最佳限定剧、限定剧最佳编剧和限定剧最佳导演三大奖,也让HBO成为2019年艾美奖的最大赢家之一。展现政治博弈、能源恐慌以及人性之恶的《切尔诺贝利》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该剧根据纪实文学作品改编,半重现半虚构了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的情景:有关部门隐瞒真相,无辜百姓被蒙在鼓里;从局长到厂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无不推卸责任,他们不告诉人们真相,反而自欺欺人,说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让防护设备简陋的士兵冒着死亡的风险在废墟之上清理残骸……每个看过的观众都心情沉重,不禁思考“在巨大的谎言面前,我们该做些什么?可不可以避免谎言的产生?” 但是也有观众认为《切尔诺贝利》不符合史实:这部剧站在西方立场上抹黑苏联,HBO的制作团队依然带有冷战时代的思维模式,有先入为主的对苏联的负面认识,希望强化观众对苏联的刻板印象,同时也展现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有观众将苏联处理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与日本政府处理福岛核泄漏的态度相对比,正如豆瓣网友点评道:“是社会主义的体制决定了问题的爆发,也是社会主义的体制决定了义无反顾的拯救。”其实最重要的不是讨论两种社会制度孰优孰劣,而是要将切尔诺贝利事件留给后人的警示铭记在心,“要说真话,要保持敬畏与审慎。”这在疫情蔓延的當下更具现实意义。紧跟时事热点的还有迪士尼旗下公司Freeform推出的《爱在新冠蔓延时》,该剧由演员们在家中隔空录制(剧中的两对夫妻主角在现实中亦是夫妻),以4个互相交叉的故事,探索在疫情隔离时期人们对情感的需求和对生活的重新审视。温暖治愈是观众喜欢这部电视剧的主要理由,它着墨于普通人的平淡生活,讲述家庭和爱情的力量。但也有评论认为,这部剧是旧瓶装新酒,本质上还是对2019年Amazon Prime Video出品的《摩登情爱》的简单复刻。但不可否认,在充满恐慌的时期,它为我们带来了力量与勇气。
美国编剧行业有很方便的编剧软件,数据库中有大量的经典模板供参考。编剧们也是通过团队方式,通力合作。一般,一部美剧的编剧团队会有六到八人,而《权力的游戏》则有17人。他们分工明确,各自专门负责写故事线、设计叙事结构、负责人物、把控语言等等,整个团队就像一个精密的流水线。但是,另一方面,若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剧本的选择不应一味迎合市场,追求高潮迭起的故事情节,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故事情节也应该要为主题服务,让剧本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不应该成为流水线上生产的标准化商品。更重要的是,如果要想在市场和影响力上双双获得丰收,关注历史和现实,应是一个不二之选。那些获得大奖的作品,一方面有着美剧传统的表现方式,矛盾迭出,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等,另一方面则总能触及现实和历史的深处,击痛社会的神经,在嬉笑和悲悯中,引发人们深度思考,这应是更多美剧发展的方向。总而言之,美剧在数量、质量和多样性方面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而,加大对内容制作的投入,制作持续的高水准的电视节目,提高用户忠诚度,是美剧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