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教育中的教学评一体化解析

2021-12-16 16:23刘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

刘野

【摘 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在中小学阶段逐步推广编程教育。Python作为非常适合中小学学生学习的编程语言,已经步入全国各地区的信息技术课堂。本文基于Python编程中的“初识分支结构”教学案例,解析如何实现编程教育中的教学评一体化,为编程教育在中小学课堂中的进一步推广、教学模式的改进创新提供参考实例。

【关键词】少儿编程;信息技术;中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1)012-052-03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也在与时俱进。作为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是必须要做到的。我们需要从多维度思考,如备课、上课、课后跟踪及贯穿始终的教学评价如何进行,课堂有效性如何把控,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何顺利地进行下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如何充分体现等。本文将以作者在教研日中的展示课“初识分支结构”为例,说明如何在编程教育中做到教学评的一体化。

案例描述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通过“如果,那么,否则”描述生活中的实例;学会使用“if,else”语句完成分支结构;能够将分支结构应用于一些实际问题的处理中。

过程与方法:通过“如果,那么,否则”描述生活中的实例,提升學生对事件描述的能力;通过分支结构的程序编写,提升学生将问题转化为程序的建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分支结构的使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程序设计的多种情况组合,感受程序的魅力。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为学会使用“if,else”语句完成分支结构。教学难点为能够将分支结构应用于一些实际问题的处理中。

3.教学过程

以五子棋比赛导入。让学生总结五子棋玩法,经讨论后教师总结:如果有一方五子连线,那么游戏结束,连线一方获胜,否则游戏继续。从而引出“如果,那么,否则”句式。编程来源于实际生活,自然也有这样的结构。随之引出本节所学主题“初识分支结构”。

课程伊始,让学生们分小组讨论并完成导学案的第一部分(如图1),使用“如果,那么,否则”描述生活中的实例。学生自主发挥完成任务,参与度非常高。随后,教师引出分支结构的简单示例,导学案中的示例代码(如图1)。学生能够根据导学案左边的示例代码,补充右边的格式空白,学习分支结构的写法,自己找到分支结构中值得注意的细节。接下来,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讲授法为学生梳理分支结构的使用形式。教师再以图1中导学案第三大题为例,让学生填写程序空白,真正熟练起来,从而打造40分钟的高效课堂。

课程最后,以小题形式完成本次课的课程小结。教师留出相应的分支结构练习题,让学生加以练习。

案例反思

教研日是一个由全区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参与研讨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作为承办方自然要认真对待。那么,如何打造一堂教学评一体化的展示课呢?首先要考虑的便是教学内容。学校参加展示课的学生正处于七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课程通常为经典的办公软件使用方法,以经典的微软Office办公软件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相关教学资源相对丰沛,可参考的资料充足。而少儿编程的提出与应用时间相对较晚,包括小学阶段应用越来越多的micro:bit、掌控板或图形化编程,初中阶段应用越来越多的Python或C++。所以,很多教师并没有太多成熟的教学资源,也没有太多的课程案例加以参考。再要考虑的就是教学效果的达成,中小学学生通过所学的内容能获得或提升什么样的能力,养成怎样的信息素养。以Python编程为例,学生运行写好的Python代码,是像程序员一样用专业的VSCode或PyCharm吗?显然,这些IDE(集成开发环境)相对复杂,那么,该引导学生用什么样的工具练习编程呢?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教学案例主要基于国内知名少儿编程教育网站STEM86平台中的教学资源。STEM86项目是继蓝桥杯、蓝桥学院、蓝桥云课之后重点推出的项目,旨在整合国信蓝桥的专家团体、教育经验与教育资源,为广大的基层STEM教师提供系统的支撑与帮助。同时辅助院校、机构提供编程课件,强化师资培训,教师赋能等功能。这一堂Python展示课就是通过平台上成型、优质的教学资源,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而充分打造的。接下来,本文将会从各个教学阶段解析如何实现教学评的一体化。

1.备课时摸清学情

教师从大单元站位,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同步备课。立足小学情,尊重学生个体化差异。教师观强调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定制化教学设计。

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教师可以利用STEM86平台上的试题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摸清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以学生当前能力所接受的知识范围设立三维教学目标、合理分配重难点。结合平台中教育专家团队研发的成型教案、课件资源,完成“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的备课任务。

编程所需IDE,也需要在备课阶段敲定。学校机房的计算机设备相对老旧,硬件已严重落后于市场主流的计算机配置,所以本次课程采用运行于谷歌浏览器的在线IDE作为学生编写代码的位置。通过STEM86平台的页面入口,即可进入在线Python的IDE(如图2),让学生在浏览器里写代码,这样的方式,也便于学生回家后的自主练习,加深知识点记忆,提升应用能力。

2.上课时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作用

在课堂上,教师将课件资源结合深度学习理念,使编程教学不再枯燥。以本节课为例,以任务驱动法的形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完成导学案中的全部内容,而导学案又是依托于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所以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全部内容,明了每道题的内涵,即已达成学习目标。

如本节课中的导入部分。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五子棋”实例引导下开始课堂教学。学生先学会将生活中的实例通过“如果,那么,否则”这样的句式描述出来,写在导学案中,完成任务一。这一过程也体现了由“教师在课堂上教教材”变为“儿童在活动中学经验”。

再如任务二,因为分支结构的代码相对学生已学过的顺序结构形式较新,在代码层面的知识迁移做不到举一反三。此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导学案第二点的示例代码,完成对代码的初步了解。通过导学案中的“注意格式”模块,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自主填写,教师加以指正,完成对分支结构的细节掌握。

再结合从各大编程竞赛真题中衍生出来的练习题(练习题也已放至学生导学案中),使学生能够及时练习、巩固,让学生真正学会分支结构,达成教学目标。

3.贯穿始终的评价体系

少儿编程教育仍然在起步阶段。一门成熟的学科教育,首先要有成熟、严谨、具有权威性的评价体系,像语数外一样,中高考就是他们的最终评价体系,其体量规模巨大。而编程领域的考试或比赛相对很少,更多人会认可信息学奥赛及蓝桥杯竞赛等少数在行业内具有相关知名度的大体量竞赛。因为只有比赛的体量大、含金量高,才是具有指导意义的竞赛。各学校或培训机构在这些含金量高的竞赛中拿到竞赛真题,根据真题的指导方向,完成针对性教学设计,达到考试考什么、课上讲什么、回家练什么的高效授课方式。

形成性评价以打分制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分层布置任务,强调课堂中的因材施教。下课时,教师会将学生的导学案收回,再次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在尊重学生个体化差异的情况下,经手写打分与评价后,再次发回给学生。本次展示课中的教学目标达成度非常高。

课后作业的布置也选用了STEM86平台上的真题资源。以真题为导向,掌握学生的能力,为以后的信息类竞赛做准备。

所谓教学相长,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同步提高的。不只是这样一节展示课,少儿编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新秀,各所学校编程教师都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教师需要对每节课充分研究探索,将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内容针对化、评价体系多元化,打造编程教育中的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吉林长春市第九十七中学校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书院文化对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启示
中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技术应用有效性研究
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