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措施

2021-12-16 23:50马旭龙
文理导航 2021年36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措施

马旭龙

【摘 要】劳动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也是塑造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所以劳动教育是教育界一直在热议的话题。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教育中,老师要注重对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而劳动教育是其中非常一项重要的内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大量关于劳动教育的素材,为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重要载体,老师要充分把握好课堂教学工作,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措施

在小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有利于学生掌握劳动技能,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明确劳动是最光荣、最崇高的道理,这对新时代人才的培养和塑造十分有利。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劳动教育所占的比重不断扩大,在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想确保学生主动投身到今后的创造性劳动活动中,就必须抓住学生接受触教育的这一关键时期。相较于小学其他课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蕴含着大量劳动教育的内容和素材,老师要充分把握教育机会,提高劳动教育和课堂教育的质量。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意义分析

调查发现,当代小学生普遍存在劳动意识淡薄、不具备基本劳动能力的问题,这也表明了当前我国劳动教育的成效并不理想,如果不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度,任小学生发展下去,必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最终會影响国家的发展。因此,劳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实施已经迫在眉睫,对小学生实施劳动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建立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的重要课程,但在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师过于重视理论内容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品质、人格等方面的关注,所以难以将道德与法治课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而将劳动教育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结合起来,则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劳动、体验劳动,既能让学生在劳动中受到磨炼,端正其生活态度及思想,又能让学生感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让其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所以,老师应持续不断地实施劳动教育,达成帮助学生建立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目标。

(二)有利于学生思维智慧的形成和发展

调查发现,当前很多家长都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劳动会耽误他们学习的时间,对学生的发展十分不利。事实证明,家长的这些观点是错误的,适当的劳动,不仅不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任何不利影响,反而会在劳动中对孩子的思维进行训练,促进其智慧不断增长,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因为孩子劳动的过程中需要将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都会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有助于开发其创造潜能。

(三)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具有劳动能力之后,其劳动热情会非常高涨,不仅会主动参与劳动,还会明确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前提,能够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同时,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会感受到他人劳动成果的不易,从而主动关心、关爱他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劳动教育实施的问题分析

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劳动教育实施的问题有很多,老师只有对问题充分把握,才可以在教学中探寻出针对性、创新性和系统性的劳动教育措施,更好地保障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劳动教育实施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老师不重视劳动教育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劳动教育已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是老师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教育方面。但目前的教学中,很多老师还没有意识到劳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依然没有重视劳动教育,在教学中也不能深挖教材中的劳动教育素材,在教学中也不会渗透劳动教育,影响了最终的教育效果。

(二)劳动教育方法单一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新颖的学习环境中理解和掌握劳动知识,建立正确的劳动观。但在目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很大一部分老师都采取单一的说教方式,这会影响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无法理解劳动教育的内容,导致劳动教育效果不理想。

(三)忽视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措施,只有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但在目前的劳动教育中,较多老师都忽视了社会实践活动,在纯理论的劳动教育中,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这样的劳动教育只能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并没有实质性作用。

(四)忽视家校的衔接

对小学生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劳动习惯的培养,都离不开实际生活,所以家长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家校合作,才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但目前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时,常由学校单方面推进,忽视了家校的衔接,在单方面的教育背景下,会让学生接受的劳动教育没有实施的机会,影响具体的培养效果。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通过有效的方法强化家校衔接效果。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通过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小学生处于众星捧月的生活环境,他们很难真正理解劳动,这自然会影响对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因此,老师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生活进行观察,从中捕捉不同的劳动信息,让学生对劳动有更深刻的理解。比如,教学《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设计课外调查活动,让学生主动进入生活,对家乡人不同的劳动场景进行观察,如清扫道路垃圾的环卫工人,在工地上搬砖的建筑工等。通过对生活内容的观察,学生会发现每个人每天都处于劳动状态,都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这也能让学生明白一点,只有每个人都处于不同的岗位,才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才能创造当前如此美好的生活。在学生有效的观察中,学生会对劳动形成正确的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这能为劳动教育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讲劳动故事,让学生感受劳动魅力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对劳动背后的故事進行品味,这样更容易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主动尊重劳动,真切感知劳动的魅力。因此,老师可以将劳动故事引入课堂教学,强化劳动教育的效果。比如,教学《干点家务活》这部分内容时,新课开展的前一周,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记录家长每天做家务的任务,在课上让学生相互讲述劳动故事,让学生在讲述故事和倾听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父爱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的品质。

(三)设计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劳动的机会

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劳动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情,设计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参与劳动的机会。比如,教学《坚持才会有收获》这部分内容时,需要让学生明白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是收获成功的重要前提。因此,老师可以设计“坚持21天劳动”的任务,也就是让学生在21天内,每天拍摄自己劳动的场景,上传到班级网络平台,此实践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又能让学生更加热爱劳动。

(四)家校合作,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在让学生形成劳动意识、感受劳动魅力及有丰富参与劳动的机会后,老师要加强对其劳动习惯的培养,这样才可以真正达成劳动教育的目标。在培养学生劳动习惯的过程中,家校合作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道德与法治老师必须意识到这一点,要通过合作的方式,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劳动实践平台。比如,教学完《让我自己来整理》这部分内容后,可以给学生布置在家庭中整理书包、书桌的任务,父母作为监督者和裁判者,并在评价表中写上评语。另外,可以鼓励家长在家庭中设计一系列有趣的亲子劳动活动,让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感受劳动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进亲子关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十分重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老师要充分把握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及问题,通过多元化的劳动教育培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渐进性的劳动教育,强化劳动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卫红.奏响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三部曲[J].教书育人,2019(05).

[2]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02).

[3]胡君进,檀传宝.劳动、劳动集体与劳动教育——重思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的内容与特点[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2).

[4]谢林燕.情到深处自然行——《道德与法治》劳动主题教学例谈[J].中小学德育,2019(03).

[5]刘燕.将劳动实践融入思想品德课是提高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J].基础教育论坛,2017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