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正刚:建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2021-12-16 07:31本刊编辑部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1年22期
关键词:劳务数字化数字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袁正刚

“新技术层出不穷,让人雾里看花?”“新名词看得懂,又无法理解?”“企业做了数字化,又好像没做数字化?”广联达总裁袁正刚在中国数字建筑峰会2021·企业家百人论坛上提出了数字化的三个困惑。

尽管行业、企业的数字化已成为共识,但很多人对此仍有很多迷惑。每年都会有很多新技术、新概念,例如今年比较火的元宇宙、数字孪生,但究竟哪些技术会影响行业,哪些技术还很早期?还有的困惑在于,用了智慧工地、BIM技术就等于数字化了吗?

袁正刚表示,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要抓住几个关键环节、关键的认知、关键的方案、关键的路径,让建筑行业很清晰的认知到数字化转型应该怎么转。

数字建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数字建筑”最早提出是在2016年,当初的想法是,无论什么样的数字化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IoT、BIM 等,最终都是服务于建筑行业的,都是让每一个工程项目成功,让每一个企业发展得更好。

如何让数字化技术综合起来更好的为建筑行业服务?袁正刚提出,要系统的考虑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系统的升级才能把这个环节的数字化做好。在过程中的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需要有平台去支撑。

其中,数字孪生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目前,绝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数字模型”阶段,物理对象产生的数据要经过大量的加工,通过人的传递才能到数字对象。那么,能不能让数字驱动机械设备,自动进行传输?做到全部的自动数据流,就是真正理想的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实际上贯穿了很多东西,包括产品的数字化、工程的数字化、过程的数字化、生产的数字化。数字建筑试图去实现这样一个场景,但这不是一天、一年能够实现的,需要持续不断地精进。

具体到每个企业应该怎么去做?袁正刚谈到了三大挑战。

第一,战略定位的挑战。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是战略层面的问题,但现状是很多企业的一把手没做过数字化,不懂数字化。很多人都认为数字化会颠覆行业,那么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商机到底是什么?这些对决策层是非常大的挑战。

第二,方案选择的挑战。如今开始数字化的企业非常多,每个企业数字化的理念、方案都不一样,这些方案之间都有什么区别?应该如何取舍?选择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都是企业数字化落地时会碰到的挑战。

第三,实施路径的挑战。对一个企业来说,数字化最好的方式是以最小的代价切入最要害的地方,并尽快的见到效果。如果需要企业投入5年、10年才能看到效果,则很难持续,如果半年、1年就可见效果,这样的数字化更容易做。

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三个层次

如何解决企业数字化的三个挑战?袁正刚从岗位数字化、项目管理数字化、企业管理数字化三个层次进行了分析。

第一层,岗位数字化。最前端是设计岗位,如果设计岗位还用传统的画图方式,缺乏数据,那后续的很多工作就会缺乏支撑。目前,设计岗位已有很多数字化的产品,例如最近发布的国产自主可控——广联达数维建筑设计产品,就是用数字孪生理念打造的贯穿全过程的设计岗位数字化产品。除了建筑设计,结构、机电、市政道路、地下管网、综合管廊等相关的数字化产品也越来越多。

对施工企业来说,生产和运维岗位如何数字化?这要从“人、机、料、法、环”五个要素入手。“人”也就是劳务人员的数字化,表现在通过IoT技术精细化人员管理,例如安全帽定位;“机”也就是机械设备的数字化,表现在AI+5G 技术降本增效、保障安全,例如无人机挖掘;“料”也就是物料的数字化,表现在用AI 技术提效减负、数据积累,例如智能钢筋点验;“法”也就是工艺工法的数字化,表现在应用BIM技术三维可视化交底,例如技术交底可视化;“环”也就是环境的数字化,表现在基于IoT 技术的实时、全面感知现场,例如实时环境监测。

管理岗位的数字化主要有三个维度:空间管理、时间管理、项目协同。通过为工程人员提供专业智能的BIM 建模与深化、进度计划编制与管控、项目多岗协同的工具,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中标率、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用科学手段保障工程成功。例如施工模型综合软件,从学到用2 小时拥有施工BIM 模型;施工进度计划软件,让计划编制提效3-9倍,辅助项目缩短工期节约成本10%-30%;协筑工程项目协同平台,以“文件协同”“流程审批”“图模协作”“移动应用”为核心,通过云端协作环境,连接工程人员、数据和流程,大幅提升项目参与方的协同效率。

袁正刚谈到,“我们尝试用新的管理模式,更多的数字化工具以及数字建筑理念去打造广联达的数字建筑研发大厦。”广联达西安大厦项目,以自建自营工程实践的方式打造国际领先的绿色、节能、健康、智能、地标的数字建筑样板。项目从“设计-深化”实现一模多用,基于BIMMAKE 模型考虑合理损耗值,提取项目各施工段的施工计划量;通过预算量、施工计划量、现场实际量对比,实际量与计划量偏差-0.41%,达成现场精细化管理目标。项目采用IPD 项目管理模式,实施数据驱动的精益建造,依托数字建造平台、系统和软硬件工具的集成应用,实现建造全过程的数字化、在线化和智能化。

第二层,项目管理数字化。施工现场往往分散了很多管理工具,包括劳务、物料、进度管理等,但这些单点信息化无法满足项目管理的需求。袁正刚分析了建筑企业对数字化的系统化需求与碎片化软硬件供应之间的矛盾,提出建筑企业的需求如今已发生转变:对单点信息化的需求上升为对项目和企业系统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建筑企业要打造生产要素管理的一体化、集成化。例如BIM+智慧工地,可以在施工之前准确预估工程量、人员需求、材料需求等,实现PDCA的循环;BIM 与智慧工地联合起来,产生大量的数据,在数据基础上进行生产、技术、安全、商务、劳务、物料等的管理,对项目经理来说,指挥决策将更加可靠。

项目级指挥调度解决方案,可以打造极致可视现场:提升调度效率50%、减少资源浪费5%、工期0 延误。在调度方面,基于GIS+BIM+IoT+AI,助力项目调度可视化;在监测方面,物联监测助力安全和质量监测实现智能感知;在决策方面,“项目大脑”辅助项目管控实现科学、高效决策。

当然,每个工程建设项目的体量不同,管理重点也不一样,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定制。对此,广联达打造了平台和组件,用平台+模块的方式,适应众多不同类型的项目,最终让每一个项目经理,能每天看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项目关键信息,形成项目DNA。

第三层,企业管理数字化。当实现了岗位、项目的数字化后,将这些数据进行零时差共享,就可以上升到企业层面,基于这些数据进行协调管理。每一个层面的数据驱动都会给岗位、项目、企业带来很大价值。

对一个企业来说,项目企业一体化非常关键。在项企一体化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资源的协调调配和公司层面的决策,更重要的是企业数据资产的积累,所有的数据都是真实项目动态的准确数据,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定额非常有价值,可以再反过来支撑企业每个项目的决策、支撑项目管理。

业务系统,包括报表管理系统、BIM 建造系统、智慧工地系统等,支撑生产调度数据中心,形成多维数据集、分析模型、数据挖掘模块、主数据库、元数据配置等,进而通过数据呈现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集团管控和项目管控,真正形成“企业管理大脑”。企业不管是在全国还是全球所有项目的情况,包括经营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科技质量管理、大型设备等都能一目了然,非常清晰。

这样的管理模式对企业大的决策非常重要,同时也可以更精确。例如企业级劳务管理一体化,打通全国及各地政府劳务监管平台,支持线性基建、房建等多种工程劳务实名制管理,提高项目劳务管理效率和规范化,用工0 风险;积累企业劳务大数据,助力优质优价顺利实现。例如中铁五局搭建的劳务管理平台,实现了劳务大数据和劳务实名制,截至2020年4月,集团内部上线项目500 余个,集团所属项目累计登记5 万余人。

对于企业成本来说,“人”和“料”是两大因素。如果每个项目都能做到智能验收、现场监管、移动收发、实时作业、AI 点根、扫描对账等数字化支撑,管理的集约化、作业的精细化就可以真正形成。目前,广联达物料系统服务全国900+家企业、7000+项目,辅助2.9 万+物资人员高效管理,助力施工企业管理37 万+供应商,降低履约、消耗环节材料损耗率2~4%,为企业提供至少1%的工程效益提升空间,辅助提升管理效率50%。例如北京城建某公司通过企业级物料管理一体化,实现业务数据化,提高作业效率、规范作业行为,提高管理效益;第一阶段应用14 个项目,仅验收环节约成本278 万,大幅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数字化转型到底该怎么做

对于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到底该怎么做?第一点,战略怎么选择?数字化战略应该与业务战略深度融合。业务数字化可以看清企业业务水平,进行项目精细化管理,看准企业核心能力;进而深化至企业级平台,消除信息孤岛和各种人为壁垒,规模化企业核心能力,将优势能力在企业内共享;最后赋能数字业务化,利用数据进行效率提升,利用数据进行集约经营,利用数据进行有效决策。

第二点,方案怎么选择?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案标准很简单:是否有明确业务价值,是否具备完整系统规划。不要唯技术论,业务价值更重要,要从前期战略规划到整个方案实施落地、人员成长等进行考量,有没有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案非常重要。

第三点,具体怎么做?从岗位工作的数字化,到项目管理数字化,再到企业决策数字化。这三个不同的数字化,并不是做完第一个才能做后面的,但前面两个阶段是最后企业决策数字化的基础,只有三个阶段进行数字化迭代,才能扎扎实实做好企业数字化。

决策者不懂数字化,没有数字化人才怎么办?对于企业决策者来说,懂数字化是必须的。而企业的数字化人才培养,如果站在岸边空谈,不下水游泳,是永远学不会的。袁正刚最后提出,“对于每个企业的数字化,对于决策者,对于中层到基层人员,只有下水游泳,去做数字化,才能真正的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猜你喜欢
劳务数字化数字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答数字
浅谈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