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亦有乐

2021-12-16 18:13
中国农资 2021年14期
关键词:间隙战争读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无论何时何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知识和书。所以,书可以对任何人,而任何人也绝对有读书的权利。

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家爱读书,他们既是伟大的军事家、思想家、政治家,又是大文人、大诗人。如果没有知识武装头脑,他们就不可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不读书,他们就不可能作社会发展、人民进步的领头人。

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能提高国人浩气。从古代文人贤士到近现代名家,从教师、教授到一批批科学家,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公民,各个领域,读书、爱书者层出不穷。

古代亦不乏酷爱读书之人,更有多种读书方法,如凿壁偷光、映月读书、囊萤映雪、牛角挂书、带经而锄……

我家的厨房有个瓷杯,用来放油,从祖父手里沿用至今。它不是什么宝贝,而是杯上一幅生动有趣的画——《渔樵耕读》吸人眼球。画上是一群古人,一个书生坐在树下,膝上摊书、正在诵读。旁边一渔翁收起鱼竿,围过身来认真听读。一顽童则手扶鱼篓玩儿看。另一位樵夫砍柴归来,停下脚步痴迷地听着,连肩上的柴担都忘记放下。还有一位农夫劳作间隙,手拄农具边憩边听……

古人无论有无文化、是何身份,对汲取知识营养,尚且如饥似渴,而处在多元文化时代的我们,则有幸于先人,因我们拥有祖辈留下的几千年灿烂的文化历史。如今,各种电视、电影、纸书、电子书等宣传媒体,都是可学可取的载体,我们可以在浩瀚的知识海洋“畅游”。

近几年,央视相继推出抒发家国情怀的《朗读者》,既是家信又是国书的《信中国》,既是诗、歌大赛又融进大量知识精髓的《经典咏流传》《诗歌大会》《民歌大会》《国家宝藏》等文化类节目。知识面涉及历史、地理、军事、政治、美食、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等文化领域。这些栏目的创办,掀起了又一轮文化学习的高潮。

读书使人进步,读书必求甚解。战争年代,抗战将领彭雪枫有句名言:“学以致用。”酷爱读书的他,战争间隙挤时间读书,曾把我军战略思想上升到了理论高度。与妻通信90 多封,有关读书内容的就多达60 多封。同时,凡有新书便盖上“有书我未读”的印章,可见其爱书、读书之程度。

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很多作家之所以成为名家,皆因喜欢读书,而爱书、读书是不分高低贵贱的。一位普通的环卫老人,每天下班总要到图书馆净手读书;处于战乱、贫困时期的犹太人,战争间隙不忘读书,即使去了墓地也要放书。他们认为,生命停止,求知还在。

据资料显示,犹太人年均读书64本,而中国人均才6 本。俄罗斯、日本及许多西方国家公民,无论排队还是等车、候机,都不忘读书。

歌德说:“读本好书,是与许多高尚的人对话。”鲁宾斯坦说:“评价一座城市,要看他拥有多少座书店。”截至2016年,我国拥有图书馆2698 座,各省市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每个公民都可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图书馆、阅览室一角,静静地看书。或在家里一杯水、一本书、一张报,听书倾诉、与报交流,读书之乐趣自在其中。

读书可长智,读书可明德,读书可修身,读书可消遣。当你工作、生活劳累时,抛开纷繁打开书,即感疲劳顿消。

开卷必有益。老父生前十分喜欢我给他读报、讲书。每当我去看望他们,父亲便像小孩等着好吃的一样,盯着我的包,一旦我拿出书、报,父亲就正襟危坐,认真听读。过后还要一起探讨、评论。我家的读报、听书环节使父母饶有兴趣,性格变得更加开朗,也更加关心国家大事。

朋友们,抽点时间,放下手机,拿起书来读一读吧。经常看看书,不为别的,一为大脑“不生锈”,二为充实一下业余生活添情趣。

多读书,读好书,有益亦有乐。

猜你喜欢
间隙战争读书
间隙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飞行过载及安装间隙对主安装节推力测量的影响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给你
苦难的间隙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