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影响感知
——以重庆市涪陵区武陵山旅游度假区为例*

2021-12-16 08:10谭舒月唐莎杉
关键词:度假区程度旅游业

谭舒月,唐莎杉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重庆 涪陵 408100)

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管理等要素向乡村地域空间流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1].对于旅游地而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和社会活动等,都与社区居民高度关联[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旅游业应该立足于社区居民的感知和偏好,居民感知的测量对旅游目的地未来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4].社区居民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旅游发展中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水平决定着其对旅游业的态度[5],进而深刻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社区的全面振兴.因此,笔者拟以重庆市涪陵区武陵山旅游度假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分析社区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以助推乡村社区与当地旅游业协同发展.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概况

武陵山旅游度假区地处武陵山山脉末端,位于重庆市涪陵区东南端,距涪陵城区38 km,距重庆市中心城区105 km.度假区是重庆市级旅游度假区,占地面积213 km2,最高海拔2016 m,最低150 m;涵盖大木乡、武陵山乡和白涛街道乐道村,区内共有11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常住居民约11 000人;区内峡谷、地缝、森林、花卉、民俗等旅游资源丰富,当地以武陵山大裂谷、武陵山森林公园、大木花谷三大AAAA级旅游景区为依托,发展休闲避暑、高山花卉、生态农业等多种产业集群.

旅游度假区内的武陵山乡和大木乡曾经是重庆市涪陵区的贫困乡,产业以农业为主,老百姓的收入主要来自种植烤烟和外出务工,收入较低.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加强规划指引、完善基础设施、培育文明旅游先进典型等,实现了乡村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旅游业发展带动下,当地的交通、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得以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更多元化.

1.2 问卷设计及调研

基于文献[6-9]并结合武陵山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笔者采取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方式对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等进行了调研.调查问卷分为4个部分,即样本人口特征、旅游影响感知、旅游发展态度和家庭情况变化.样本人口特征包含7项测量指标;旅游影响感知分经济、社会、文化、环境4个方面,包含34项测量指标;旅游发展态度包含7项测量指标;家庭情况变化包含8项测量指标.旅游影响感知和旅游发展态度的指标测量采用李克特5分制量表,1代表非常不同意,2代表不同意,3代表中立,4代表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

调研时间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7年11月,第二阶段是2019年6月,调研人员先后在武陵山乡、大木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一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10份,问卷有效率96.88%.利用SPSS 21软件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旅游发展态度的41项指标数据进行Cronbach α信度分析,得到信度系数0.826,表明调研数据信度良好,可以进行统计分析.

2 数据分析

2.1 样本描述统计

(1)样本人口特征.样本人口特征列于表1.从表1可知:性别方面,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年龄方面,>40~60岁的超过50%;文化程度方面,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占77.42%(因本次调研没有18岁以下的居民,抛开这部分群体,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居民受教育程度并不高);月平均收入方面,月平均收入2 000元及以下的占55.16%,5 000元以上的仅占7.1%,说明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居住时长方面,居住10年以上的占69.36%,其中居住20年的占44.84%,说明原住民的比例较高;参与旅游工作方面,受访者自己参与旅游工作的占29.03%,家人参与旅游工作的占29.68%,说明居民在旅游业中的参与率不高.

表1 样本人口特征Table 1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ample Population

(2)旅游影响感知.在旅游经济影响感知中,7项指标均值都在3.6~3.9范围内(表2),表明度假区居民的旅游经济影响感知整体趋向正面,他们认为旅游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和培训机会,吸引了更多的企业投资,家庭经济收入得以增加,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但也有部分居民认为,随着房价和物价的上涨,生活成本也不断增加.

表2 旅游经济影响感知Table 2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Economic Impacts

旅游社会影响感知指标均值都在3.8~4.0的范围内(表3),说明旅游发展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而且对当地社会起到了一定的正面导向作用. “使得武陵山旅游度假区的知名度有所提高”指标的均值最高(3.98),说明大部分居民认为旅游发展提高了度假区的知名度;“政府的扶持力度”指标的均值3.96,说明旅游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日用品购买的便捷度”指标的均值3.93,说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社区的设施服务日渐完善;从家庭结构上来看,旅游发展对妇女就业率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回流、家庭关系更加亲密等均有正面影响.

表3 旅游社会影响感知Table 3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Social Impacts

旅游文化影响感知整体程度较高,各项指标均值不小于3.80(表4),表明居民比较认同旅游业对社区文化的正面影响.“与外界的交流比过去多”“本地居民的思想观念更开放”“互联网普及范围更广”这3项指标的均值较高(分别为3.94,3.94,3.95),说明居民认为旅游业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当地与外界的交流.近10年间,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度假区的内外部交通条件、网络通信设施、文化娱乐场所得到改善.此外,居民对旅游业的认识和了解加强,认为在旅游开发背景下传统文化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表4 旅游文化影响感知Table 4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Cultural Impacts

旅游环境影响感知中(表5),居民正面影响感知强烈,但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感知.在正面影响感知中,“用水用电很方便”“交通更便利”“卫生基础设施更完善”“社区医疗服务条件更好”这4项指标的均值较高(分别为4.03,4.02,4.06,4.01),说明水电、交通、卫生、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较高感知度的指标主要以外部硬件条件为主,说明政府和决策者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的硬件设施建设.在负面影响感知中,“生活空间变得拥挤”指标的均值较高(3.86),一方面表现在游客会占用居民的生活空间,另一方面表现在部分居民搬迁至安置房后对新的生活环境不适应;此外,垃圾污染增多现象也开始出现.

表5 旅游环境影响感知Table 5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3)旅游发展态度.居民的旅游发展态度指标均值都在3.8~4.6范围内(表6),尤其是“支持这个地方的旅游开发”“欢迎外来游客”这2个指标的均值较高(分别为4.14,4.54),说明大部分居民对发展旅游业是支持的.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相比过去的居住环境,大多数居民更喜欢现在,他们切实感受到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生活条件也得到较大改善.

表6 旅游发展态度Table 6 Residents' Attitude Towards Tourism Development

2.2 旅游影响感知差异

不同社会属性的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是存在差异的.社区内的人口结构是影响当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态度和参与程度的重要因素[10],因此基于居民的人口学特征分析旅游发展中的群体感知差异,可以找出旅游业及乡村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从而更好地推动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

(1)经济影响感知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和T检验分析可知,居民的经济影响感知差异主要体现在“文化程度”和“居住时长”2个方面.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对经济影响感知差异显著,主要体现在A1~A6这6项指标上(表7).学历越高的居民,其感知程度越高,相比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更能抓住旅游发展的机遇,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层次的培训机会,更受益于旅游经济发展.调查显示,学历较高的这部分群体主要在旅游及相关企业的管理、技术岗位,或是从事民宿、餐饮等个体经营,因而对收入增加的感知更明显,但同时也对当地房价上升的感知更强烈.

表7 不同文化程度居民的经济影响感知差异Table 7 Different Education Degree and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Economic Impacts

调查显示,在度假区居住时间越短的居民,其经济影响感知程度越高.特别是A1~A4这4项指标(表8),居住不大于3年的居民,其指标均值分别为4.17,4.17,4.00,4.10.这说明,居住时间较短的居民更能感受到旅游发展对收入增加、就业和培训机会增多、吸引投资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居住时间较短的居民一般为外来人口,其相对文化程度较高(居住不大于3年的居民35%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在获得就业和培训机会等方面比居住时间较长的原住民更具竞争优势.

表8 不同居住时长居民的经济影响感知差异Table 8 Length of Residence and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Economic Impacts

(2)社会影响感知差异.由表9可知,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对B2,B8,B9这3项指标的感知存在差异.对指标B2和B9,文化程度越高的居民越认可旅游发展能促进妇女就业率提高,使得治安环境更好;对指标B8,大专及本科学历居民的感知程度依然是最高的.

表9 不同文化程度居民的社会影响感知差异Table 9 Different Education Degree and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Social Impacts

(3)文化影响感知差异.居民的文化影响感知差异,主要体现在“文化程度”和“月平均收入”2个方面.文化程度越高的居民对C1,C2,C6这3项指标的感知度越高(表10),他们更认同旅游发展促进了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了解,加强了当地居民与外界学习交流,同时有利于社区环境的保护.而月平均收入不同的居民对C1,C4,C5,C6,C9,C10等指标的感知差异较明显(表11),各指标均值基本随着月平均收入区间的递增而上升.特别是月平均收入大于5 000元的居民,他们较多得益于旅游开发,因而对旅游影响更关注,对C1,C4,C5,C6,C9,C10等指标的感知也明显高于其他群体.

表10 不同文化程度居民的文化影响感知差异Table 10 Different Education Degree and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Cultural Impacts

表11 不同月平均收入居民的文化影响感知差异Table 11 Different Monthly Income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Cultural Impacts

(4)环境影响感知差异.居民的环境影响感知差异主要体现在“文化程度”指标上.文化程度越高的居民对D2,D3,D5指标的感知度越高(表12),他们更能意识到旅游发展对环境的正面影响,认为旅游发展可以有效促进社区水电设施、卫生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居住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

表12 不同文化程度居民的环境影响感知差异Table 12 Different Education Degree and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2.3 旅游发展态度差异

旅游发展态度差异主要体现在“月平均收入”“文化程度”“自己参与旅游工作”这几个方面.月平均收入高的居民更认同旅游发展利大于弊;文化程度高的居民更认可旅游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对旅游发展高度支持;参与旅游工作的居民认为自己与度假区旅游发展的关系非常紧密.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当地居民对游客的态度总体上都比较欢迎,认为旅游发展会提高经济收益;但是也有极小部分居民持“排斥”和 “无所谓”的态度(比较不欢迎的占1.3%,中立态度的占7.1%),他们基本没有从事旅游相关工作,认为旅游活动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农作物破坏.

2.4 家庭情况变化分析

这里仅统计居住10年及以上的215户家庭,分析其在旅游发展背景下10年前和现在的变化情况.配对样本检验结果显示,受访家庭现在的年收入、住宅面积、耕地面积、常住人口数与10年前相比变化较明显(表13).2009—2018年,度假区家庭收入增长幅度(485.52%)明显高于涪陵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幅度(203.1%)[11-12].发展旅游后,部分家庭搬迁到统一的安置房,以前的院落式住宅变为高层住宅,住宅面积变小,有少数居民对新的生活环境不太适应,如认为生活空间拥挤、不方便饲养牲畜等.度假区农业结构调整后,越来越多的居民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模式,进行土地流转,耕地面积普遍大幅减少.近几年,外出务工人口回流明显,这是因为旅游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居民愿意参与到旅游业或相关产业发展中.

3 结论与建议

调研发现,经过多年的乡村旅游开发,武陵山旅游度假区的居民切实感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各种利好,因而对旅游影响的正面感知度和对旅游业的支持度较高,其中文化程度越高的居民其正面影响感知和支持度越高.然而,在调研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旅游业的覆盖范围、社区参与层次不全面,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其就业竞争力不强,农村社区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力度不够等.因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解决:

(1)提高社区参与度.社区居民的全面参与有助于推动乡村旅游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目前,武陵山旅游度假区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参与面不广、参与层次较低,对旅游发展决策的影响度不高,导致部分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期望相对较低.因此,建议决策者和管理者关注度假区内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尝试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参与度,并不断扩大受益面.例如,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结合社区各地的优势和特色,形成生态农业、休闲度假、森林康养、民俗体验、花卉文创等产业体系,打造生态农庄、康养民宿、土特产商店等多种经营业态.

(2)提升居民文化水平.文化程度是影响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重要人口学因素.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对收入、就业、培训、生活水平等方面的正面感知不够高,与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相比,他们的就业、创业竞争力较弱.建议地方政府组织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搭建良好的文化学习平台,以提升居民文化水平.例如,联合周边的企业和学校等,线上、线下进行就业培训和经营管理讲座,帮助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获得就业培训的机会,提高乡村旅游企业运营管理水平.

(3)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整体上生产生活的硬件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是,要让居民普遍适应现在的生产生活环境,还需要加强社区整体规划和内涵建设,注重人文关怀.例如,针对饲养牲畜不便的问题,建议规划修建村落集中养殖区域;针对落后的生活面貌,建议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文明乡风,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重视家庭文化、邻里文化建设,提升社区凝聚力.

猜你喜欢
度假区程度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滨海旅游 度假集群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苏州阳澄湖半岛:城市的“后花园”
新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实证分析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综述
首批17家国家级旅游旅游度假区名录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