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副版绘本 探析教师角色

2021-12-15 11:18许秋娴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师角色道德与法治

摘 要:新常态下的教育是什么样的?不应是强迫,而应是引领;不应是灌输,而应是浸润;不应是施压,而应是熏陶。那么,教师的角色一定就是灵活而多元的。不同的教师角色将引领学生发展多元思维,全方位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道德与法治》低学段部编版教材设计了副版绘本,对教材主体进行了补充。编者试图通过这样的教材设计,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革新教师的“角色”。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副版绘本;教师角色;多元对话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32-0079-02

引 言

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扮演好朗读导师、心灵导师、想象导师等多种角色,为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而服务。一年级全册教材十六篇课文都设计了副版绘本,以童话故事、生活故事为材料,建立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以助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这一板块的设计为教师扮演多元角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一、赏读绘本故事,“引读导师”促成长

(一)关注绘本体裁,形成道德认知

副版绘本是主教材的一部分,拓展和延伸了教材主体。教师应关注绘本故事的不同体裁,深入研究教材,让学生和编者进行多元对话,如此才能站在不同的视角, 扮演不同的教师角色,引领学生形成道德认知[1]。

部编版教材的副版绘本蕴藏着无穷的宝藏,散发着熠熠光辉。教学教材中“风儿轻轻吹”中“风儿在哪里” 这一板块时,教师一般可以用对话方式,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说一说“我和风儿怎样一起玩”。副版绘本《风的朋友》是对上述板块的补充。它将“我”作为风的第一人称,以小诗歌为体裁,用连续的8幅图画,一一呈现了风与雨、云、雪花等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这些内容虽然是对大自然现象的呈现,但不是风与学生的直接关联,学生较难理解。基于此,教师可以运用语文朗读指导法,扮演“引读导师”的角色,组织学生轮流诵读,重点领读“奔跑”“散步”“轻轻唱”“捉迷藏”等词语,拉近学生与文本、与大自然的距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

(二)关注绘本人物,丰富道德情感

国际著名绘本理论大师松居直先生说:“好的绘本如同一颗幸福的种子,为孩子播下满心欢喜,使其茁壮成长!”图文兼备、生动有趣的故事绘本,大大降低了低学段学生阅读理解和学习材料的难度。副版绘本故事一般以学生的生活为源头,故事人物以童话或者生活人物为主。这些故事其实就是学生自己生活的投射。教师要关注绘本人物,引导学生“走近”它,让学生感同身受,继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中“拉拉手,交朋友”一课时,教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交往活动,帮助他们在活动中了解新同学、认识好朋友。生活中,性格内向胆小的學生,不敢主动与人交往,有时还会与他人产生小摩擦或者小矛盾。《交朋友》是这一课的副版绘本,通过8幅连续的图画,以童话的方式讲述小猴子、小兔子等动物交朋友的故事,正是对这一问题的补充。教师在这一环节需要为学生“引读”一个人物——小猴子。“为什么大家不搭理小猴?”“小猴子怎么做,小伙伴才会和它手拉手?”“读了小猴的故事,以后你会怎么交朋友?”教师引领学生聚焦“小猴”,连接学生的真实生活,帮助学生改正胆小、自私等毛病,学会交朋友的方法,自然也就丰富了学生的道德情感。

二、辨析绘本故事,“心灵导师”引思考

(一)关注绘本主题,促进道德理解

道德体现在生活中,是生活的构成性要素。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生活是一个丰富的整体概念,是人所有日常活动和经历的总和。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回归的应是儿童的整体生活。副版绘本是对主教材的补充,绘本故事的小主题必然与之高度契合。主教材以大篇幅、大广度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生活,而副版绘本的微主题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教师应密切关注绘本主题,及时连接学生生活,做好他们的“心灵导师”,加深其对生活的认知。

近几年,“二孩”这个词已不再陌生,同时也成了现代家庭新的组建模式。这一现象带来了教育问题:二孩如何友好相处、快乐成长?教师可以这个故事为原点,及时化身“心灵导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分享“我和弟弟妹妹、哥哥姐姐”的趣事,可以向学生推荐绘本故事,如《小玻的小妹妹》《我当大姐姐了》《我想有个弟弟》等,体会兄弟姐妹的相依相伴、共同成长,为兄弟姐妹间的亲情加分。

(二)关注绘本冲突,引领道德判断

辨别是与非,知道对与错,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是道德理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副版绘本故事中,编者设计了正反面人物及事件冲突,这是典型的辨析栏目。对低学段学生,教师要正确引导他们与绘本故事中的人物对话,进而提高其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使其形成自我批判与反思的意识。

副版绘本教材《肩头上的爱》描述了一位奶奶和她孙子的故事,一位妈妈帮小女孩背着书包,引发了孙子的羡慕和疑问。教师可以采用三步走的方式开展教学。第一步,阅读绘本,引出辨析。“奶奶的这种做法,让明明心中产生疑惑,你们明白吗?”第二步,拓展绘本,展开对话。“老师这里还有几幅画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三步,激活绘本,引发自省。“你在生活中有没有感受过这样一份特别的爱?”

从单一绘本到丰富的生活再现,教师使用绘本不是简单地引导学生“看图说话”,而是借此形成“教学对话”。教师扮演的“心灵导师”应引导学生与故事人物、与生活世界展开多元对话,将绘本蕴含的“道理”转化为学生的道德判断,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创编绘本故事,“想象导师”阔视野

相对教材主体而言,副版绘本所占页面小,内容少,我们称之为“微绘本”。微绘本其形虽“微”,德育价值却不“微”。绘本有时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有时是一个有待完成的故事。对以提问对话或者续写的方式结尾的开放式绘本,教师要善于化身“想象导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或者其他方式对故事内容进行完善与补充,呈现多元的续编思路,使课堂成为不同观点与思想交流的平台。

(一)关注绘本结尾,引发道德思考

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我们知道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相互协作,多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从而促进学生个体道德认知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教材副版绘本的部分故事往往在最后一幅图上留有“空白”。这是整个绘本故事的画龙点睛之处,往往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略之处。教师可以化身“想象导师”创设多样的故事情境。情境内容既可以延續原故事的发展,也可以连接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与故事人物、与生活世界展开多元对话,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关注绘本创编,提升道德素养

在“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的副版绘本中,编者一连用了六幅图,依次列举了白云、蚂蚁、蝌蚪等大自然中的事物,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特有的语言和对人类智慧的启迪。在最后一幅图中,一位小姑娘说:“我听到大自然说……”这幅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也给予了教师新的角色定位。低年级学生喜欢并善于用绘画涂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想法。“想象导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奇思妙想,鼓励他们以图画的表现形式自制绘本。同时,教师可以将绘本创编延伸至课外,通过亲子合作、图文结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成果。这样的道德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本融汇到亲子关系,逐步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

结 语

部编版教材的副版绘本设计精巧,趣味十足,符合低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对绘本教学,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指导学生对故事进行理解上,而应扮演多元角色。通过教师的角色引领,学生能赏析绘本,连接自己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促进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06):3-8.

作者简介:许秋娴(1983.8-),女,江苏江阴人, 本科学历,德育处副主任,中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教师角色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