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浩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9-008-01
摘 要 武术教学的精髓讲究“言传身教”与“练悟结合”,拳术用身体作为一种语言,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性的教化之学。武术类课程教化的价值不仅在于练就一身功夫的赳赳武夫,更多是要从内心锻炼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武术是通过身体对人的内心进行一种教化,它不仅给人以强身健体,还能从内在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拼搏精神。
关键词 高校 武术专业 改革发展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和文化珍宝,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武术成为一种优良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集健体、防身、修心、养性于一身,是学校体育运动课程的一个主要内涵,是学校体育课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一项组成部分。但当前的武术教学仍仅仅将其当作普通的体育运动,只是停留在基本技能教育的层次教会学生一招一式,而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一招一式中的攻防含义,从而脱离了中国传统武学文化或高等教育,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学校武术课程,既能起到训练身心的目的又能使学习者明礼修德,不但强于筋骨、壮于体魄,还可以正于精髓、净于心灵。近能健体、强身,远可明礼修德、养身。这也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工程的基础内容,在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十分宝贵。为了提高包含自强不息文化精神在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武术教育也理应挖掘、提高。
一、教化改革的内容
(一)武术礼仪的提升
目前,许多大学的武术教学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出现多样的武术礼仪,无法做到相统一。其次,尊师重道的武术礼仪教授程度不同,养成许多学生对礼仪不重视,导致校园武术的传播存在诸多阻力。我们对这个问题要做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把“直观”的武术风采展现在人们的眼球里,通过动作和礼仪的统一来规范武术教学。在东西方经典学说的指导下形成了完善的武术礼仪和武术行为规范。我国古代,由于人民尊重礼节,所以传统礼仪也很受重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中华武术礼仪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导致礼仪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被影响。相比之下,跆拳道运动虽然动作简单,历史文化底蕴远远不及中国武术运动,进入中国市场并不久,但是发展很快,这与它统一的礼仪和统一的动作规范有关。
(二)教改理念
从教化视域的角度看,武术从历史上有两种方式选择,分别是套路(型)和散打(对抗)的选择。套路的侧重点在于将武术运动在表演的形式上对武术进行一个展示,忽略了对实战技术的重要性。散打则将武术实战作为基础,认为实战是武术的根本,二者都有优点,民族是在不断进步的,按照教育改革的理念,他确立了“德才兼备”的武术理念,把武术教学改为重技术打击、强课程、终身受益的新理念。
(三)教育改革
武术一直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国粹传承和传播重要手段。新时期的新观念正在逐步地改变着传统的武术教学,各地学校都坚持了“一拳、一打、一德、一武”的武术教学改革新思路。我省应该结合自身特色,创立独具特色的湖南省传统武术拳种,建立适合湖南特色的武术课程,形成了武术礼仪、武术训练、武术文化教育、武术基本功、武术套路等一系列体系。
(四)教育模式改革
在科学教化的视野下,高校武术教学必须是用趣味去指导教育,将套路与格斗随行、礼貌与武德贯穿于自始至终,武术的基本功在整个武术运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学生要熟练掌握武术基本功,能够在基本的武术水平上始终坚持教学的创新,并能主动地利用网络学习。
(五)教育评价改革
从教化的视角,强调学生的日常参与、武术礼仪、课堂合作、自主学习、武术表演等,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对武术课程的热爱。
二、发展策略
1.根据大学生的发展需要趋势,即坚持掌握科学技术人文理论知识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要求统一基于武术教学,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中的重要意义武术教育也应当强调专业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社会发展趋势的二种基本变化(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倍增化、文化冲突的鲜明化)折射出在武學教育中,应重视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教育,并强调了武术教育在完善人性,推进人的全方位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武术体育自身的发展与启示武术教学除教会学习者武术技术与技能之外,更主要的目的是训练和增强体育锻炼意志,以提高学生运用武术技术、技能并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的能力与习惯。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武术课程的改革发展必然会影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系。对此,需要高校的武术教学体系具有更高层次的认知,通过相关方面专业人员对于武术教学进行更深层地探索和研究,积极探索其中所蕴含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深入的价值体现,寻求新的方式来传播这种优质的传统文化,体现出良好的传播力和感染力,加强高校校园武术文化的建设,完善相应的教学模式,为后续校园武术文化的有效整理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