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水
摘 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能让学生在感受到数学知识冲击力的情况下,拥有良好的文化知识素养。教师应打造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高中数学教学体系,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发展机会,为全方位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奠定相应的基础。同时,教师应让学生感受到高中数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关键,全面提高自身的数学知识素养,保证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中数学 文化底蕴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9.009
高中数学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数学综合学习能力要求较高。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是以促进学生个人素质全面提升为目的,以新高考为导向而开展的具体教学。加快高中数学教学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已成为目前高中数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新高考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的重要意义和出现的问题,并重点阐述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策略。
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一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彰显出的重要教育价值不可忽视,首先,把传统文化运用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会得到提高,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加游刃有余。数学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繁琐的计算过程和枯燥的数字等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教师把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合理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既能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加丰富,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过程让学生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引领学生有效融入课堂学习领域。因此,把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数学教学中,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全方位的调动。其次,将传统文化合理地渗透到高中数学教学中,会让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二是数学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这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将注意力集中在教材中枯燥无味的知识点上,导致学生很难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基础学科,数学学习对于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都能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复杂的公式定理,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开展数学教学,导致学生很难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借助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使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积极地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对于促进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能发挥出积极的影响,而且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后,由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得到明显提升,学生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改变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三是中国有许多优秀古籍,其中许多数学类的古籍为现代数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应了解相关的数学古籍,例如《九章算术》。学生了解数学古籍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原理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代人的智慧,有助于民族精神的沉淀。
二、传统文化内容融入高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是由于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采用单一的数学知识教学模式,许多数学教师认为德育和传统文化教学应该由语文教师或思想政治教师来完成,许多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认识到自己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义务,同时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使得数学教师缺乏传统文化教学的经验,使高中数学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陷入了困境,数学教师应积极学习正确的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
二是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应使渗透内容与教学内容更好地结合,但目前许多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按照书本内容机械的教学,使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内容脱节,学生很难将其联系在一起,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高中数学教师应编写正确的教学习题,用正确的教学模式将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更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吸收传统文化知识。
三、传统文化内容融入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1.教学中合理借助传统文化载体
我国传统文化蕴含了比较多样的内容,不管是在曲艺、建筑、绘画等领域上,还是在中医、书法、服饰等方面,都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这些传统文化的有效彰显,使数学教学内容拥有丰富的文化载体,让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拥有魅力和色彩。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构建中,要展现出相应的想象力,把课堂内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找寻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对两者的切合度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教师会更好地抓住这些文化载体,为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所用。
2.古今结合,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国古代数学在相关领域中展现出了恢宏成就,呈现出如刘徽、赵爽、祖冲之、祖暅、李治、杨辉、秦九邵、贾宪、朱世杰等无数数学家,他们的很多成就比欧洲同领域早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相关的学术著作有《周髀算经》《九章算术》《五曹算经》等十大算经,在数学问题上涉及的圆周率、勾股定理、黄金分割点等理论,也成为中国人的骄傲。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将这些内容融入具体的课堂中,学生不仅能够拥有丰富的数学知识理论体系,也会领悟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大智大慧,增强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3.结合古人的成就,渗透传统文化
数学学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古人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交易活动开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数字的概念,并对重量和货币的计量单位作出了规定,这些都是传统数学文化所涉及的内容。随着我国古人对数学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结合古人生产和生活的经验积累,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探索并形成了很多杰出的数研究成果。这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九章算术》《五曹算经》等,也结合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研究出了圆周率,可以便捷地用其计算圆的周长。同时也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提出了勾股定理的概念,这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直到现在社会生产活动开展过程中仍然在积极应用。所以教师对学生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我国古人在数学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来对学生开展课堂教学,使学生对我国数学发展史有新的认识,从而对探索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4.完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活动的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实际考容。从现代教育体系入手,学校在开展教学时,能够以多样性的活动为出发点,对传统文化有效渗入的时候,就以数学活动为关键内容。比如,学校开展类似于数学运动会、古典数学节等相应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更好地接触中华传统文化。
5.营造传统文化教学环境
情境教学法是当前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推进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这种良好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本能的一种好奇心的驱使,在教师这种积极有效的情境教学法的铺垫之下,他们对教师所讲授的具体的数学学科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数学趣味知识也有着一定的兴趣。情境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进行高效地学习,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数学这一学科中传统文化故事的奇妙之处。
6.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使学生充分了解传统文化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光是以传统文化作为载体来导入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将传统文化真正渗透到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积极展开数学研究活动,在学习完数学知识点后,教师应组织学生研究有关的数学古籍,使学生充分了解古代人的聪明才智,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知和了解,这有助于学生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学习古代人的方法。
综合以上分析,在高中教学阶段,教师要有效把握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在新高考改革下,将中华传统文化和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起来考,已成为新趋势,同时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渗透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同时,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质,积极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雅琴《刍议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及教学渗透策略》,《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2] 梁礼华《突出创新思维 弘扬传统文化——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教育现代化》2018年第26期。
[3] 魏金兰《例谈中华数学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课堂教学的方式》,《福建中学数学》201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