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泽
有人爱在山脚乘凉,有人乐在山顶远眺,有人认为山腰处风景独好。我更赞同第三种观点。
身着布衣,心系庙堂,诗圣杜甫期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国最后一位大儒梁漱溟则愿于山脚过寻常人生,认为不论成就才显本真。比较而言,杜甫对“山顶”的渴望过于迫切,不得意时容易沉郁顿挫。梁漱溟愿处山脚的态度又过于“消极”,易丧失斗志。综合来说,我更认同尼采的观点,人不可安于山脚,不必苛求山顶,半腰之处也有美好风景,我们只需尽自己之力发光发热即可。
我一直很认同一句话“一个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在节奏日趋加快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佛系”之路。但人生只有一次,为何要让自己如同咸鱼般过完一生?“肯德基爷爷”发觉自己的人生过于无趣,进取之心引领他创造了一代快餐巨业。烛之武被埋没多年,一直不受重用。一旦有机会,他并挺身而出,最终挽救了国家的危难。人可以过平常日子,但不能甘于平庸。正如尼采所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人必须有一颗永远愿意起舞的心。
对于山顶的美景,我们“心向往之”的同时,亦需有甘愿放手的智慧。在有一定成绩之后,我们可以退出激流,明哲保身,这不失为一种好想法。因为明白“狡兔死,走狗烹”,张良及时退出官场,避免了韩信、英布之灾;因为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陶朱公及时带着西施引退,最终成了富甲一方的商人;了解“别人贪婪时你要恐惧”的巴菲特及时收手,成為经济危机中崛起的金融大亨。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当我们达到目标后,收手即可,切不可让“砝码”随时间而加重,终日活于过分劳苦之中。面对欲望的汪洋,不迷失方向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后物欲时代,有人为了本不需要的物质死去活来,有人在空调、沙发、热咖啡中甘愿躺平,这两种态度都不值得提倡。只有明白自己的初心所向,不被欲望带上枷锁,不留恋山顶风景,不在山脚安静“躺平”,我们才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我不慕孤高的绝顶,亦不愿安于山脚。在时代洪流中,我只需尽力完成最初愿望,不贪多,不嫌少,因为山腰风景独好。
指导老师点评:
文章中心明确,思路清晰。开篇开门见山,表明自己的观点“认为山腰处风景独好”。中间部分阐述了自己不选择山顶和山脚的理由,强调“山腰处风景独好”的观点。接下来,文章从“人生目标实现的过程”出发,否定了平庸的生活,肯定“选择山腰处”可以让人全身而退,阐述了自己选择山腰的理由。结尾部分回扣开头,升华了主旨。
——许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