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矫情”与坚守

2021-12-15 20:54孙凌康
团结 2021年2期
关键词:士人诸侯国君

在战国纵横的诸子游士中间,孟子算得上最为耿介、甚至有些“矫情”的一个。面对高高在上的诸侯君主,他不卑不亢,不肯身怀尧舜之道而折身于国君的“霸道”。而对于企图使用非礼之道招罗自己的国君,他又坚辞不见,甚至为了躲开国君的召见而略显狼狈地躲到朋友家中(事见《公孙丑下》)。这一切,都被身为孟子弟子的陈代看在眼里。毫无疑问,孟子是想在列国之间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的,但面对国君提供的大好机遇,孟子却又“傲娇”地拒绝了。这是不是因为老师过分耿介的操持所致呢?于是乎,陈代向孟子婉转地提出了一个折衷的建议,于是引发了《孟子》著名的“不见诸侯”章:

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陈代的思路是目的论导向的。在他看来,为了實现远大的目标,孟子不应该局促于小节之间,把见诸侯这一礼节性行为看得那样重。枉就是曲,在周代,一寻等于八尺。陈代的意思是,丢掉微小的一尺可以获得一寻,而为了实现“大则以王,小则以霸”的宏伟蓝图,“去见一下诸侯又算得了什么呢!如果仅仅为了坚持这一点小事情就丧失了成就大道的机会,岂不是显得太褊狭甚至“矫情”了吗?

陈代用比喻的方法来衡量事件,使他的建议看起来非常有诱惑力。不过,为了达成目的,真的可以无所不为吗?孟子用一则故事表达的自己的看法: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

齐景公招虞人之事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年》,《孟子·万章下》同样记载了对这一事件的解说。虞人,即看守园囿的低级官吏。古代国君召见不同身份的人对应不同的招礼,依《万章下》的说法,具体仪节是虞人“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旂,大夫以旌”。齐景公以大夫的仪节去召见虞人,不符合礼制,所以虞人宁愿死也不违礼而前往。一个小小的虞人,都有着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需要守护,更何况那些不惜填尸沟壑、丢掉脑袋丧失生命的志士和勇士呢!而孟子所说的志士、勇士即使舍弃生命也要守护的东西,就是“鱼我所欲也”章中“舍生而取义”的义。

在《万章下》中,弟子万章也提出了对“不见诸侯”的疑惑,孟子以虞人之事回应后说:“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君子为人处世当依礼义而行,才是堂堂正正的君子之风。

“义”是孟子重点强调的一个范畴。《孟子·公孙丑上》记载了孔子的大勇:“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赵岐章句:“守义之为约也。”志士、勇士之所以有着一往无前、守死善道的勇气,正是出于对于心中“义”这一原则的守护。在孟子看来,陈代“枉尺直寻”的比喻,完全是从结果与利益的角度出发的。在著名的“孟子见梁惠王”章中,孟子揭示了以“利”为导向治理国家导致上下相征的悲惨景象。“利”,或者陈代所说的“寻”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值得实现的,但是倘若为了结果而毫无原则,那么必然会带来无尽的混乱、倾轧与迫害。侵夺无已、兵燹丛生的战国时代,不正是无下限地追逐“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利”的结果吗?因此,无论愿景多么美好,以丧失“义”为代价的行动在孟子看来都是不能接受的。

从这一点来说,虽然孟子“不见诸侯”的种种行为看起来有一些自矜,但孟子所坚守的“义”绝不是所谓的“矫情”,而是关于根本行事原则的大义,直接指向士人对主体和外部世界关系的根本认识。孟子对那些固执于小节的人是采取鄙视的态度的。对于有着廉洁强迫症的陈仲子,被孟子讥讽为蚯蚓(见《滕文公下》);“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的人,被孟子视为“小丈夫”(见《公孙丑下》)。焦循《孟子正义》:“勇而非义,虽丧元不顾,第要离、聂政之流,非君子所贵矣。”孟子的义是平治天下、拯济苍生的大义,像北宫黝一样被人看一眼就发怒的匹夫、要离聂政这样只因雇主一句话就随便搭上身家性命的然诺之士,孟子是看不上的。正如《论语·子路》中所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所以陈代“宜若小然”的批评,显然是将孟子“义”的精神看得过小了。

以历史的大背景来看,孟子强烈的个体尊严感,与战国时代“贵士”的风气密不可分。孟子的坚守,实际上也是对“士”的理想与气节的坚守。面对群雄逐鹿,百家争鸣的情景,孟子与当时诸多士人一样,怀着高扬的主体精神,希冀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统一这个纷纷然的乱世。而诸侯国君们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在列强征战中能够占据上风,对士人的重视程度也是空前的。在这个条件下,士人的自我认同感遂极度高涨。在《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篇中,颜斶公然要求齐王向前一步,并宣称:“士贵耳,王者不贵。”在胸怀方略、能够安定天下的士人面前,那些世袭得来的“王者”又哪里称得上高贵呢!因此,孟子的自尊很大程度上源于这个时代。他说:“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也!”谁能够平治天下呢?是那些父传子、子传孙的国君吗?不,是我们这些士人!

因此,孟子说:“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对于有德行的士人,国君应当以师视之,亲自往见,而不应该像普通臣下一样随时使唤。他又说:“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真正的士人应当不忌惮国君的威严,以强烈的道义和责任感去匡正是非。而像苏秦、张仪、公孙衍等纵横辩士之流,所作所为无非谄谀媚上,即使挂六国相印,即使“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在孟子看来,他们丢掉了作为士人的尊严,所操持的不过是婉顺于国君的妻妾之德,难以称得上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与鼓励国君四方征战夺取地盘、杀人如麻的游士不同,孟子一直秉持着取法尧舜的王道,把百姓的安居乐业视为最高准则。残酷的战国时代,国君们处处只想着“何以利吾国”,一心扩大土地,掌握更多的利益,导致所谓“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因此,据孟子的描述,哪怕有一个不好杀人的国君出现,全天下的百姓都会抱着久旱逢甘霖一样的喜悦,像河水往下奔流一样前去归顺。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百姓对于稳定生活的渴望达到了极点。所以,孟子要求国君以仁心行仁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真正将百姓的生存放在政治的首要地方。对比来说,纵横游士的目的集中于富国强兵、求取名利,但这些目标随着时代的演进会逐渐被历史的尘沙湮没。而孟子提出的仁政原则,却可以永远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闪光。尽管他的理念被时君视为迂阔,尽管他“守死善道”的精神被世人所讥笑,但孟子从未做出“枉尺直寻”的屈服,而是永远做一名志士,向礼义废弛、生灵涂炭的世界做抗争。孟子的理想主义与作为儒者的社会责任感,是使他的耿介区别于战国游士的关键所在。

孟子的“不见诸侯”,表面上是固执、是“矫情”,而背后则是对于理想、对于道德理性的坚守与不屈。而孟子守道不回、凛然无畏的大丈夫精神,将作为中国人的精神脊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永远写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史中。

(孙凌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责编 王宇航)

猜你喜欢
士人诸侯国君
师旷劝学
五张羊皮
烽火戏诸侯
狂泉
文献视域中的中国古代“行乐”观念及园林行乐生活
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
《续夷坚志》对《夷坚志》在内容上的继承
狂泉
地域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