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沙莎,李芸
[摘 要] 新工科背景下,为了培养路桥工程应用型新工科人才,以提升学生道路桥梁工程应用能力的职业素养结构为主线,构建了路桥工程课程群,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学科竞赛及建设师资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通过路桥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 键 词] 路桥工程;课程群;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0-0182-02
随着土木行业智能化、现代化的发展,智能与智慧、装配式等新型结构不断出现,人才培养目标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导向”,注重培养应用型新工科人才,满足新工科建设需求[1]。在此大背景下,高校新工科建设与改革逐渐深化,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教学信息化建设日益提上日程,那么将同一门学科的关联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优化,构建以应用型新工科人才为目标的课程群成为建设新工科工程教育教学新体系的有效手段。
课程群是高等学校课程教学的新型组织形式,基于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同学科相关专业课程进行整合,立足“大课程”布局,以课程间的知识、方法、问题等逻辑联系为结合点,突出内在逻辑,使课程之间相互贯通和渗透。这种做法有利于理顺课程内容的关系,促进课程结构的优化,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能力的融合,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当前路桥工程课程的教学现状
传统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路桥工程专业课程间各自孤立,每门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忽略了与其他课程的关联,使得课程之间会有重复的教学内容,彼此不能共享教学资源,占用了部分学时。同时,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清晰,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无形中削弱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教学,应用型内容较少,而路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以工程单位的施工现场管理为主。这就需要构建一个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路桥工程专业课程群,来解决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
二、课程群的建设
课程群内的课程间应存在层层递进的纵向联系,应有明确的课程主线,能够实现课程之间的互相贯通和渗透,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2]。从统筹规划和设计管理的角度,课程群的数量一般以3~6门课程为宜。根据以上课程群的设计原则,结合路桥工程的学科特点,路桥工程的课程群选择了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建设工程造价和土木工程施工6门相关联的专业课程,组成一个结构合理、相互配合、深度呼应的课程群。该课程群以培养学生道路桥梁工程应用能力的职业素养结构为主线,学生在循序渐进学完该课程群的6门专业课程之后,可以系统地掌握道路和桥梁的设计、施工、概预算知识,具有一定的设计和施工现场管理能力,并初步具有独立分析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
三、课程群的改革实践
在构建好路桥工程课程群之后,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科竞赛及师资队伍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优化教学内容
新工科背景下,路桥工程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等不断更新和涌现,需要进一步调整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路桥工程的新发展方向和新岗位需求[3]。
在此基础上,课程群建设以道路桥梁工程应用能力为主线,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删除传统的已经过时的课程内容,引入路桥工程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使课程内容与行业新发展方向、新岗位需求保持一致。同时,明确各门课程的侧重点,减少各门课程之间的重复内容,对各课程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群中的六门课程均设有课程设计的集中实践环节,在课程设计内容上也有所改革,既保證了课程设计内容之间有所衔接,又能保持与就业岗位需求一致,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例如,课程群中的土木工程施工、建设工程造价两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内容进行了改革,以往两门课程设计内容是孤立的,互不关联。为了贴合实际工程需求,现在将两门课程设计串联起来进行教学,共用同一套设计图纸,学生先完成工程量计算及造价内容,然后根据上述概预算成果,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两门课程的成果既是独立的,又环环相扣,形成较强的工程应用演练效应。
(二)改革教学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智能建筑、互联网技术不断涌现出来。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数字信息化技术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创新性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接受到更多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专业知识,进而能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因此,在路桥工程课程群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了智慧化教学,充分将实际教学与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相结合,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
路桥工程课程群的各专业课程利用互联网技术,依托智慧教学平台,建设网络课程,完善多媒体课件,组织开发各课程的试题库。通过这些举措,学生可通过课程网络进行预习与复习、提交作业等自学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很好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了有效的实时动态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
同时,课程群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库,收集大量路桥工程的经典案例与前沿动态,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专业视频、图片,多渠道了解行业新技术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解力,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通过以上智慧教学手段的应用,路桥工程课程群从传统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转变为全新丰富的多元教学模式,更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提高了教学质量,为路桥工程行业领域输送了更多应用型新工科人才。
(三)强化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是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有益补充,是整合课内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途径。多年来,路桥工程课程群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了多项大学生竞赛活动,主要有“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高等院校建筑软件技能认证大赛以及“品茗杯”全国BIM应用毕业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参加这些学科竞赛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竞赛内容与课程内容联系起来,增强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技创新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今后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学科竞赛的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提升专业竞争力,并为培养更多适应行业发展的应用型新工科人才提供良好平台。
(四)建设师资队伍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实施者,任课教师的学科背景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息息相关。因此,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是课程群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路桥工程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用型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为了保证课程群的教学质量,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需要不断提升。校企合作是教师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路桥工程课程群教师积极参与到企业建设项目中,及时获取行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掌握行业发展的新动态,了解行业岗位需求,从而提高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同时,教师主动开展高校间的学术交流,积极参与行业学术会议,把握学科前沿,学习行业领域的新理论,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四、结语
路桥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的是工程应用型人才。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科竞赛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对路桥工程课程群进行了有效的建設与改革,并在路桥工程方向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实践。结果表明,这些举措提高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具有竞争力的应用型新工科人才。
参考文献:
[1]戴理朝.新工科视域下桥梁工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风,2021(22):71-73.
[2]何明胜,夏多田,唐艳娟,等.土木工程课程群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6):44-46.
[3]田俊,吴晓伟,郑愚,等.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路桥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工程经济,2020(8):74-77.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