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红,韩勐
[关 键 词] 军校;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0-0138-02
军校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经验积累提炼形成的。它以具体的样式反映着军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军校教学过程中基本要素之间不同的组合关系。军校教学过程的优化有赖于对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说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具有军队特色的教学模式及其无数变式。因此,作为军校教员在组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选择正确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员在军校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各门学科的理论知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论教学过程。因此,如何有效地向学员传授理论知识始终是军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军校教学中选择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教学模式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中介。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一定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映,是某种教学思想的简约化表达形式,能够使教学思想具体化。同时教学模式又来源于教学实践,是教学经验的概括化。教学模式与教学实践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不是建立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就不可能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反之,教学实践的丰富经验只有加以概括,致力于教学模式的生成和改造,才具有更大的价值。可见,教学模式具有使教学理论得以具体化,又使教学实践经验得以概括化的功能。正是这种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实践经验概括化的结合,才形成了多种教学模式。
二、军校教学模式的类型
军校的教学任务概括起来有五项内容:传授知识、发展智能、培养品德、增强体魄、提高心理素质,要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实现促进学员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就必然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通常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理论教学的基本模式,如讲授式、学导式、讨论式、研究式;二是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如教练式、分解式、实验式、实习式、案例式、模拟式、参观式、作业式;三是科研训练的基本模式,如平时性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每一种教学模式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条件,也都只适用于一定的范围。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教学对象不同,教学模式才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态。因此,我们要促进军校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不在于寻求一个万能的教学模式,亦不在于肯定某一种教学模式或否定某一种教学模式,而在于根据各个学科专业的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去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模式,去研究各种教学模式的合理组合,去探索可能采取的各种教学模式的变式,并在探索中产生新的教学模式。但是,无论理论教学采用何种模式,都应符合理论知识的基本特征,并依此特征进行教学。
理论教学的任务是传授理论知识。所要传授的理论知识,是客观性与主观性辩证统一的,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已被实践所证明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科学知识。这就决定了理论教学无论采用何种模式,都应符合理论知识的基本特征,都依此进行教学。
鉴于军校理论教学的特点,进行理论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要求向学员传授真正反映客观事物的真理知识,同时又使学员受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和共产主义品德教育。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求教员在教学中要引导学员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学会用理论分析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从而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三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员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既要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注意培养学员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使其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研能力。
四是循序性原则。循序性原则要求教员在理论教学中必须遵循各门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员的认识规律,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科学知识体系、学员掌握知识和能力发展的顺序等方面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前后衔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员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养成系统周密的思考能力。
五是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因人施教,根据教学对象的个性特长、知识程度、能力水平实施不同的教学;二是因文施教,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中要做到因人施教和因文施教的统一。
如何通过教学使学员获得这些间接经验、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是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三、军校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一)想定角色扮演式
通常以部队使命任务为牵引,以提高学员组织指挥作战训练为目的,结合部队工作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既有理论价值又富有作战、训练、管理等实践意义的工作情景,以想定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员,引导学员去分析、研究,并由学员充当指定角色完成相应作业。
(二)现实案例研讨式
该教学模式是通过学员作为特定角色处理案例中特定问题的教学活动,激发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最终使其提高指挥决策能力、积累替代性经验和完善领导品格素养。通常按照“教学准备、布置作业、个人学习、小组研究、课堂讨论、总结讲评”的程序方法和要求,按实施计划分步进行,从而较好地适应任职教育职业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体现任职教育多样性、灵活性和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三)真实问题研究式
该教学模式是在收集相关战、训、管等方面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由学员立足相应岗位进行分析、研究,破解相应难题的一种教学活动。通常采取问题收集、布置任务、个人准备、小组研讨、大班交流、课堂小结和重点讲解的程序进行,其能够有效培养、提高学员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研究协作能力。
(四)演练实训对抗式
该教学模式是综合多个训练课题或多项内容连贯进行的对抗演练,是多学员、多角色协调行动的教学活动,通常采取多训练课题、多角色编组的形式,按照“演练准备、演练实施、演练总结,并结合演练实施同步组织演练考核与评估”的程序方法和要求连贯实施。其目的是使多种形式的单一战斗技能训练向群体技能训练转化,实现训练向实战的最终过渡,从而使学员的作战思想和组织指挥能力得到提高,为首长出谋划策和组织协调部队的能力得到提高,战斗技能和战术基础素质得到巩固,组织各作战单元、作战要素之间的协同趋于密切,组织各种保障能力得到提高,不断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五)实验实操实作式
该教学模式是指导学员运用多种载体和平台,验证理论知识,或培养装备使用、操作和保障能力的教学活动。通常采取编组的形式,按照准备、实施、讲评的程序方法和要求进行。其目的是使学员通过实验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和技能,通过实操实作掌握培养武器装备的操作、使用和维护保障技能。是培养新装备人才、解决新装备快速形成战斗力的一种重要的装备实践教学模式。
四、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军校教学要求紧贴实战,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军校的教员必须着眼自身实际、围绕实战需求、紧盯发展动态、聚焦能力培养,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环境为重点,循序渐进地稳步推进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创新课程体系
按照“教战一体”的要求,在坚持“基础类—技能类—综合类”总体方案的基础上加大研究和创新力度,突破学科专业界限,尝试围绕职能使命设置课程,根据任务类型确定授课方向,重点在决策谋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兵力运用、作战保障、部队管理等方面做文章。要继续加强新装备、新技能的实战运用研究,加大想定作业和实地实兵野外训练比重。要完善实战化教学教材体系,以突出能力培养为主旨,将理论讲授、案例分析、问题研讨、仿真模拟和现地教学环节融为一体,编写出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实效性强的全新教材体系。
(二)创新实践教学活动
在依托友邻部队、兄弟院校、地方单位建立教学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除组织参观见学、观看武器装备操作展示、观摩部队演训活动之外,应逐步走开与部队混合组编、一体训练的路子,进一步开阔实践教学的视野。要根据学员岗位任职需要,按照实战化要求,采取情景模拟、案例模拟等方法组织联合作业演练,并不断丰富作战背景,转换扮演角色,使学员身临其境地感受近似实战环境下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创新教学资源环境
一要切实优化实战化教学模式创新所需的良好氛围,使军校教员转变思想观念,认清目的、意义,主动参与到教学模式创新的进程中来,通过积极参与、建言献策、支持配合,优化军校人文环境,和谐内部关系,使教学模式创新充满生机和发展活力。二要全力创造实战化的教学环境。在用活军校现有资源环境的基礎上,突出搞好教学保障,加强信息网络手段运用,加强作战实验室群、教育训练信息系统、数字化服务保障系统建设,逐步建成集作战仿真、模拟训练、教学管理、服务保障于一体的多功能、集成化网络环境。三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优势。坚持“不求我有、但为我用”的原则,将现有教学基地、教学参观点、协作单位等有机整合,拓展为类型齐全、稳定规范的教学基地体系,充分发挥教学资源集群优势,将教学模式创新不断推向深入。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