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健康为重心的多科性大学新医科建设实施路径

2021-12-15 15:12田晔,刘群红,穆敏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50期
关键词:医科交叉医学

田晔,刘群红,穆敏

[摘           要]  新医科建设已成为新时代赋予医学教育的重要新使命。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从明确新医科要求下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建设多层次的培养模式和教学团队,建立符合新医科要求的融合式课程体系以及构建基于新医科人才的特点教学模式几方面阐述以大健康为重心的多科性大学新医科建設实施路径。为多科性大学迎接新时期医学教育的挑战、培养服务大健康的新医科人才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大健康;多科性大学;新医科;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0-0118-02

新医科建设自2018年由教育部提出[1],已成为新时代赋予医学教育的重要新使命。安徽理工大学是省属唯一拥有医学院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及“三步走”规划给予职业安全健康方向作为一流学科(安全工程)发展内容之一带来优化医学学科体系、夯实医学学科基础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医学学科与职业健康深度融合、有效交叉的挑战。

学校大力推进“四个融入”,抢抓新医科建设机遇,充分发挥我校多科性大学的优势,将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积极推动“理工医融合、医产教研协同”,深入推进新医科内涵建设与实践。学校基于大健康的医学发展的需求,有效拓展“卓越人才计划”,将医科与多学科融合来解决面临的复杂问题,旨在培养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以职业安全健康等为特色的新医科人才。

一、明确新医科要求下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目标,立足本校实际,加强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学科交叉融合、建立医教产研深度合作和联动,同时加强医学人文教育,致力于将我校医学教育服务于大健康及“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

我校新医科教育树立“服务国家战略”和“适应医学变化”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对“卓越人才计划”在学科专业结构上进行拓展。持续完善安全与医学学部、医学院和临床学院的管理体制机制,构建特色鲜明满足为人民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新医科教学科研体系。持续加大医学投入,加强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科专业建设,促进医理、医工、医文交叉融合,着力建设以职业安全健康等为特色的医学交叉学科群,高质量培养具有医德医术的多学科背景的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新医科人才。

对标医学专业的国家标准,我校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明确方向、优化治理、提高质量,旨在建设以职业安全健康为龙头、行业和区域有影响的高水平特色医学教育。设立生物医学、基础与临床医学、职业健康安全科学三大领域,建设基础研究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平台、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及产业孵化平台,贯穿“加强理工医交叉、促进产学研协同”,将医学教育服务于大健康”“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作为达成新医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路径,以培养岗位胜任力为重点,提升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2]。在人才培养目标中体现知识、技能目标及素养目标要求,以实施课程思政和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德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将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家国情怀教育和职业素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建设多层次的培养模式和教学团队

建设多层次的培养模式和教学团队。通过整合不同的医学学科和融合非医学学科优势资源,共同制定学生专业培养方案,重组和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实践创新教育教学体系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

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将“互联网+健康医疗”“人工智能+健康医疗”等新知识、新技能及时更新到教学内容中。通过全本科阶段试点教育、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硕博连读培养等多层次探索改革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医教产研协同”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办学,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跨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和项目平台,开发创新型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及科研实践基地,培养医学+科技复合型卓越人才。

更新搭建具有高水平教学研究水平和创新精神的多学科联合的教师团队,有效提高团队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建立合作机制,开展跨学科和跨平台师资配置,组建基础-临床结合、医学学科整合、多学院、多学科的多维融合式的教学团队和导师组。针对不同培养模式的培养主体,建立不同层次的师资队伍并制定相应的激励、考核和保障政策。

三、构建符合新医科要求的融合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一)构建符合新医科要求的融合式课程体系

对标新医科背景下医学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我校正在不断尝试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为重点理工医文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以工业粉尘防控与职业安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职业健康安全工程实验室等平台建设为依托,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高新信息技术发展为支撑,并面向长三角持续建设一批高质量医学教育实践基地,服务实践类课程体系建立。

尝试将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3],课程分为若干模块进行构建,包括通识教育模块、医学基础模块、医学专业模块、交叉学科基础模块、应用能力模块、创新能力模块等课程模块,整合关联性较强的专业知识,形成融合式课程体系,有效发挥选修课和线上资源的育人作用。强化人文与医学、基础与临床、临床与预防的整合,医学学科与非医学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明确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作用、课程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评价方法等核心问题。目前学校已在全校开设智能精准开采概论等课程,目前还在积极筹备开设多学科交叉的职业安全与现场救护等通识课程。

(二)探索基于新医科人才特点的教学模式

基于新医科人才的特点,探索以学科交叉支撑为前提,以“医教产研”协同发展机制为保障,贯彻“学生为中心”提升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构建教学新模式,提高基于课程的成果的培育和产出[4]。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对一的多导师制模式,为培养学生的交叉学科的专业能力,尤其是融合运用和创新设计能力奠定良好基础。课程学习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拓展相结合、个人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多维模式[5]。

以单一课程、课程群和课程模块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以案例分析模式展开知识与能力目标并涵盖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各环节。从教学、科研、学科竞赛入手,基于新医科的教学模块和案例,构建新医科创新育人模式。以职业安全健康和现场救护领域为例,基础医学结合临床医学,发挥我校特有的安全工程、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技术等医学+多学科交叉优势,重點推进以呼吸系统为例的多学科交叉的器官系统为中心,实现动物实验、人体机能实验、虚拟仿真实验三位一体的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综合实验能力培养。

未来,学校将继续充分发挥丰富的学科资源优势,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及全国,培养合格的服务于现代医疗服务体系和公众健康的需求及兼具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的新医科人才。

参考文献:

[1]何珂,汪玲.健康中国背景下“新医科”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9,21(2):98-102.

[2]田晔,刘群红,刘小燕,等.多科性大学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实施策略[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4):5006-5007.

[3]沈忱.“新医科”视角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的思辨[J].高教学刊,2020(36):89-92.

[4]王辉,朱晓敏,黄至辉.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医科”本科教学实践与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20):208-209.

[5]田晔,王健,刘小燕.病原生物学多维任务驱动法提高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7, 19(12):926-928.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医科交叉医学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在医科生科研思维培 养中的应用
医者难自医
医者难自医
连数
连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