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友
教学中,教师的设问要富有思维含量,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发现问题的本质;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人都有展示的机会,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设计去教条化,整合教材体现创新性;教师要把历史事件讲得生动具体;设计探究性问题剖析史料,培养史料论证的学科素养。
最近,笔者观摩了一节公开课。老师按照座位将学生分成了四大组,以竞赛的方式,按照回答问题的多少记分,每回答正确一次记1分,如果回答得精彩再奖励1分,分数最高的组每人可获得一份精美的奖品。接下来同学们真的很活跃,全都昂起头,眼睛直盯着老师的嘴巴。从一开始,四大组之间就剑拔弩张,互不相让,没等老师的问题说完,他们已经站了起来。有的学生为了能够得到回答的机会,还跟临组的同学大吵了起来,“热闹”的场面一度到了失控的地步。然而,当堂的学习检测效果却令人大跌眼镜,五道单项选择题,都是基础知识的检查,在48人的班级中全部答对的不足20人。最后一道史料分析题,一题三问,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能全面正确回答出来。这样的结果显然与“热闹”的课堂形成强大的反差。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以下实践探索。
一、问题设计去浅显化,要富有思维含量
教师执教的课题是川教版九年级上册《美国的独立》,课堂上教师提出以下问题:1.北美独立战争开始于哪一年?2.第二届大陆会议任命谁为总司令?3.《独立宣言》发表于哪一年?4.北美独立战争中转折性的战役是什么?5.北美独立战争得到哪些國家的援助?6.1783年英美签订的什么合约?7.北美独立战争的性质是什么?很明显,这些纯属客观性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很容易找到答案。这种为问而问,为答而答,事实上是远离了发问的初衷,由于问题本身缺乏思维含量,其实是假问题。“科学始于问题,思考始于教师的有效提问”,课堂教学的设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环环相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一个好问题,能有效吸引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为提问而思考”是设问的核心,“设问”是教师的讲授和学生能动思考之间的纽带。本节课的问题可以这样设计:1.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2.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之异同;3.如何理解华盛顿是“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等等。由于课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回答出来的,学生必须经过一番认真分析、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过程。这类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既能有助于学生深入探究历史知识,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合作学习去大组化,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课堂上将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或四大组,由于组员人数多,往往相互依赖,缺乏主人翁意识。而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能够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充分培养合作意识和竞争精神。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为了调动每一名成员的积极性,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要求每一位同学都发表个人的观点,轮流担任中心发言人。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每个同学都会积极参与进来,个个都是学习的主人,每个人都获得了展示的机会,在互帮互助中收获快乐和成长。目前,中小学生普遍缺乏合作意识与技能,主要表现在:小组讨论时,不善于倾听别的同学发言,只关注自己;在合作学习时,学习好的同学成了“权威”;小组间的竞争缺乏团队精神;等等。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以下策略:按学习程度、性别、性格构建异质小组;小组长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为了让后进生主动地加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先让后进生发言;在交流展示时,一展小组内交流达成的共识,二展本小组还没有解决的疑点或困惑;发言的学生以“我代表本小组……”等开头,体现答案是小组成员共同研究的结果,代表着小组集体的智慧。另外,为鼓励学生踊跃回答问题,一份份精美的奖品对青少年学生来说的确有很大的诱惑力。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伸出大拇指,或适时地口头夸奖,足以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对于优秀小组的奖励,可以引入量化积分机制,每周评选周冠军,每月评选月冠军,让学生因集体的荣誉而感到无比荣耀。
三、教学设计去常规化,整合教材体现创新性
在一节语文公开课上,课题是“天上的街市”,执教者设计以下几个环节:1.“描绘诗歌的图画美”,朗读你所喜欢的一段,用语言描绘出你所感受到的画面;2.“感悟诗歌的情感美”,再读诗歌,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品味诗歌的语言美”,诗词富有表现力,请你赏析其妙处。教学设计简洁、清新,抓住了课文的“纲”和“魂”。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学习积极主动,学习氛围兴趣盎然,教学效果非常好。受此启发,我认为历史学科也应该创新教学设计,打破常规,整合教材,把庞杂的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知识体系条理清晰、提纲挈领、一目了然。例如,《英国的新生》的教学设计。第一,认识革命。1.革命前的英国: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2.革命中的英国:梳理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3.革命后的英国: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变化。第二,探究革命。英国的新生“新”在哪里?谈谈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国王和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有哪些不同。第三,感悟革命。回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概括你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认识。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主题,以“认识革命”“探究革命”“感悟革命”三个子目,使繁杂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顿时清晰明朗。教学设计不但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且关系着教学效果及成败。探寻引领教学内容的“主线”,在“主线”的引领下,整合教材的各个子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四、教学方式去单边化,亮出教师的“教”色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是师生之间的双向活动,在强调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教”的重要性。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教师对重点情节娓娓道来,历史细节讲得生动风趣,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学起来轻松愉快。其实,很多学生喜欢历史而不喜欢历史课主要是因为教师讲得不精彩。如果教师课前没有下功夫去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对相关知识细节缺少生动的讲述,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亮出教师的“教”色,平时就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多看一些历史读物,多了解一些最新的学术信息,多占有豐富的史料资源。
五、史料教学去展示化,感受问题探究之乐
史料是学科素养的载体,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判源于史料,由感性思维发展为理性思维的助推力源于史料的分析。为了发挥史料的教育功能,史料的呈现一定不能一闪而过。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时,笔者出示了下面一则史料。
凡本国人到中国贸易,均蒙大皇帝一体公平恩待等语。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是以天朝柔远绥怀,倍加优礼,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所由以富庶称者,赖有此也……
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
接到此文之后,即将杜绝鸦片缘由,速行移覆,切勿诿延……
——林则徐、邓廷桢、怡良会奏:《拟谕英吉利国王檄》
设计以下问题:
1.从信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林则徐具有明显的“天朝上国”思想?2.“一个名叫希尔的英国人看了这封信后,不禁失声而笑”,信里有哪些可笑之处?3.从这封信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朝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当时英国强大的主要原因有先进的制度、长期的殖民扩张带来的雄厚资本,以及工业革命的开展等,怎么可能如文中所言只是与中国通商的结果?还有,当时的英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女王成了国家的象征,国家的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林则徐应该给英国议会写信,洽谈禁烟事宜。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清王朝的迂腐、落后、封闭,清朝与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昭然若揭。从近几年的中、高考来看,史料的阅读在试题中占有很大比重,注重考查学生依据史料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评判历史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从剖析短小精悍的史料出发,从学生视角出发,以层层深入的问题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史料论证的学科素养。
历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互助品质,创新教学设计,敢于打破教材的固有编排,优选史料,深度剖析。这样,呈现的一定是充满生机、灵性而又有质量的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