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历史与国家课程有机融合方法之浅见

2021-12-15 06:50陈志强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通渭县历史课乡土

陈志强

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中指出:在历史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实际上就是把乡土历史教育纳入了现行的地方和校本课程计划。所以,合理开发和有效运用乡土课程资源,正是当下新课改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开发乡土历史资源的意义

1.有利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外的历史考察和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例如,对学校周边的文物古迹、街道、村庄、企业等进行历史沿革、发展现状的调查,搜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并加以整理和分析,进行较为完整的叙述,提出自己的见解。优秀的乡土历史文化能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我让一个在历史课上常打盹的学生回家了解一下当地供销社的兴衰过程。这个学生的太爷爷、爷爷两代人先后从事当地供销社赶马车进货工作。接下来的历史课上,他总是盯着我,异常兴奋,急于发言。爷爷给他讲了两代人的经历。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学生带来了家里收藏的那个时代的邮票、布票、粮票、统销证、购货本等,这是历史的活化石。

二、乡土历史与国家课程有机融合的方法

1.利用地方史学习当地的古代史。

通渭县碧玉镇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家坪遗址,是学习当地先秦历史的史料。当代研究李家坪文化者甚多。

2.利用当地历史遗迹、历史人物、红色纪念馆学习近现代史。

1935年9月26日,由毛泽东、彭德怀等领导的红一方面军分三路纵队,从甘肃武山县进入通渭县榜罗镇。次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做出了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到陕北的重大决策,并宣布以陕北苏区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从而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和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找到了理想的落脚点,彻底结束了红军长期没有明确的落脚点而游击转战的被动局面。1935年9月29日下午红军到达通渭县城,傍晚在文庙街小学举行晚会,毛泽东用湖南话朗诵了《七律·长征》。2000年9月,在文庙街小学院内,上海电视台与通渭县人民政府携手共建了《长征》诗碑,为通渭增添了一处蔚为壮观的历史文化胜景。此外,当地的革命遗址还有韩家岔红军树、华家岭阻击战纪念碑、义岗川罗兰辉烈士陵园。革命先烈的事迹无不感染教育着青少年学生,爱国兴家的家国情怀油然而生。

3.通过家乡经济的发展变化学习新中国的建设史。

初中学生年龄小,涉世浅,不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因此,在历史课上忆苦思甜很有必要。我们学校有70多年的建校史,从筚路蓝缕到花园式校园,无不体现社会的发展进步。通讯交通事业同样今非昔比。从捎话写信到打电报,从摇把子电话到手机视频,从邮局汇款到手机银行,从羊肠小道到门前硬化路、柏油马路,现代交通通讯连接着农村和城市,让我们跨越了时空,不再有“家書抵万金”之苦。历史是冷酷无情的,也是活灵活现的,从学生身边的衣食住行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更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达到因地制宜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目标。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Z067。

猜你喜欢
通渭县历史课乡土
三个好朋友
李鹏鹏书法作品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通渭县苹果优质高效建园技术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