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亚亚
中学历史教学一直存在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但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和考试压力等问题的制约,初中历史课还不能达到像语文、数学那样受学生欢迎的效果。如何解决初中历史课不受学生欢迎的问题呢?精心设计导入,让学生一开始就想听老师讲什么也许就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良方。
一、课堂导入在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导入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把学生引入新的教学内容的引子。好的课堂导入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
一堂课结束后,许多学生还会沉静在原来的教学内容中。新的教学内容开始了,他们还没有回过神来。好的开头,能帮助学生迅速把注意力集中到新的学习内容中来。
2.引起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进行探究。
历史课的导入方法很多,有的用故事导入,有的用课文内容导入,也有的用事件导入,也有用音乐、图片导入,更多的是利用复习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导入新课。但不管用哪一种方法导入,都必须有利于教学,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导入方式与设计
历史教学的新课导入没有固定的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去设计。
1.设计好课文导入时间,做到有效导入。
课堂导入的安排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导入的时间。例如,在教学《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景象的图片導入课文。
由于运用了图片,时间就可以短一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图片去感受江南地区开发的重要性。一定要注意课堂导入不能代替整堂课的讲述,也不能任意占用课堂的大量时间。因此,我们尽量把课堂导入时间控制在2~5分钟。
2.注重课堂导入方式的选择。
课堂导入有多种方式,导入的方式一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去选择,二是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征和能力去选择。导入的方式有多种,有的老师习惯讲故事导入,有的老师习惯用谈话导入,还有的老师习惯用唱歌导入。老师选择什么样的导入方式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去选择,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例如,在讲述战争史的时候,可以用图片导入。
对学生来说经济史更枯燥,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故事既介绍了历史事件的经过,又提供了学习历史的史料,对历史学习和理解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利用史料导入也是一种重要方式,可以用文物、考古遗址的图片,或者一定时期的绘画、音乐作为导入的材料。例如,在介绍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时,教师就可以选择当时的绘画、音乐作为课堂导入的材料。
3.注重导入的语言艺术。
课堂导入的关键是导入的内容要适合教学内容,能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导入的语言一定要精练,对学生要有吸引力,能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究。一个优秀的教师的教学魅力就是体现在语言艺术上。教学语言既可以把幽默传达给学生,也能够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教学统编历史八年级上册中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教师可以用沉重的语气叙述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历史教学中的课堂导入一定要有启发性,可以用问题式的课堂导入,用问题去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究。例如,在教学统编历史八年级下册中的《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时,教师就可以设计“香港回归后有哪些变化和发展”“港珠澳大桥给香港发展带来了什么便利条件”等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预习。老师上课时再从“香港、澳门的回归可以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去导入课文,就显得很有教育性和启发性。
历史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方式很多,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