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疏导,使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个体恢复到正常状态,可以大大减少偏态与变态的不适应行为,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与异常事件的发生,维护学校、社会的正常治安与秩序,保证家庭的幸福。
本文以固始县一所寄宿制初中为例,谈谈如何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好心理教育,为孩子快乐成长护航。
一、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这所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同时开设了“心理咨询信箱”,让学生以书信的形式写出内心的困惑,以及想得到什么样的帮助。以2020年11月到2021年6月收到的信件和主动到咨询室咨询的日志记录为抽样样本,笔者研究发现,在近130封的来信里,比较集中的问题有同学关系(含早恋)、考试焦虑和学习烦恼、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自我认知等。
其中,有20%的学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惑,甚至用加粗加大的字特意写上:请老师不要告诉别人,保护我的隐私。有五六名学生反映学校的食堂管理和科任老师布置超量作业问题,把咨询室当成和学校沟通的渠道。有近10%的学生表示自己有抑郁症或抑郁倾向。有两名学生通过网上查询,一人说自己有“被害妄想症”,一人说自己符合“双相情感障碍”。有7名学生表示自己有过自残行为(有1人甚至从小学就开始)或者想过自杀,另有1名学生表示有轻生的念头(教学楼顶部有一株仅仅被她关注到的不知名植物,被她赋予生命的情感寄托——“如果那株小小不起眼的植物能熬过这个冬天,我就陪着它;如果不能,我绝不独活!”)。有4名学生上升到思考人性和生死:“学习的最终作用是什么?学习过程重要还是成绩重要?”“都知道最后的结局是死亡,为什么要活着?不累吗?”“都说死去元知万事空,那么劳碌一生作何解?”
同学关系问题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被同学当保姆”(不会拒绝——讨好型人格)、觉得友谊好虚伪(天生的孤独感)、小学里交往了五六年的好朋友忽然不理睬自己了、想参加文艺演出又怕被同学嘲笑、班干部不公正对待自己、被起了难听的绰号、同宿舍人不良生活习惯带来的冲突等。
考试(学习)焦虑包括如下情况:偏科、课业负担过重;学习退步带来的家庭矛盾、老师的失望、同学的嘲讽等;过于看重成绩导致发挥失常(瓦伦达效应)。
亲子问题有如下情况:家长只关心与学习相关的问题(“老师讲的听懂了吗?”“在学校不要惹事、不要干與学习无关的事”……)、再婚家庭孩子与继父(母)的冲突、与非同父母兄弟姐妹的矛盾等。
师生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批评方式无法被接受等。
…………
但不得不说,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众多的倾诉中,孩子们还是有向上的力量在支撑着的。有的在纸上画一只“黄金小猪”,还特意换成黄色的彩笔,并且俏皮地备注“黄金小猪,哈哈哈”,还附上自己的课表,便于老师找他谈话。有的在信笺背面写道“我真的扛不住了,愿您做个倾听者”。有位同学泪洒信笺,戏称自己“网抑云”,并在结尾写到“就这么写一写,心里舒服多了”。
二、学生心理问题背后的原因
1.原生家庭的问题:父母离异;父母虽未离异但争吵不休;父母外出,孩子留守;家长过度关注孩子学习。
2.这一代孩子的共性:天生的孤独感(独生子女较多,或者跟弟妹年龄差比较大);不愁吃穿,直接来到哲学的最高境界——思考人生的终极问题(如:“隔壁的王奶奶死了,会去哪里呢?”);信息渠道广,知识结构完备,对话语权要求高;背负沉重的情感包袱——“这么多人对我好,这么多人需要我长大后回报……”;现实感很弱——小时候自己玩玩具,都是虚拟的,群体游戏太少,悲伤就来了;物质不缺,有人爱他,但自尊感很强——不怕死,就怕苦。
3.学业压力太大,或来自教师,或来自社会,或来自家庭。
三、给教师及家长的建议
1.教师要精准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会使用简单的心理诊疗技术,如共情、沙盘、欧卡等。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带他们找专业的心理医生诊疗。如:①焦虑症(啃指甲、拔头发)、强迫症。②抑郁症(变懒、没笑容、常躲在角落里哭、聊负面话题、自我评价很低、睡眠不好)。③社交恐惧(孤单、孤独,有社交困难,有自杀倾向)。④人格障碍(14岁左右定型,惹是生非)。⑤自恋狂(在哪里自己都要是最重要的,有时会切换成自卑模式)。⑥表演性人格障碍(吹牛)。⑦偏执狂(非常固执,总认为错的是别人)。⑧边缘性人格障碍(自残)。
2.引领家长科学开展家庭教育
(1)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从而能够正确引导家长。
(2)家长要积极主动并长期坚持去学习。没有问题,防患于未然,有了问题,积极主动去解决,不要放弃。成绩差的孩子更需要家庭的呵护、支持。
(3)家庭教育其实是个性化的,不能简单地复制粘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解决。孩子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需要重点关注:单亲家庭(一方严重缺位、双方不断恶战、一方缠绕孩子);重组家庭(与继父或继母感情冷漠;父或母再生育,感觉自己成为多余的人);父母缺位,孩子“寄人篱下”;教养方式存在缺陷(双亲一方有人格障碍,长期不和,父母表现为焦虑、苛求、宠溺、无原则)。
(4)不能让家庭成为行为和语言暴力的基地。家长要正确看待情绪,多了解情绪背后的原因,给孩子宣泄的出口。
3.让孩子“看见”自己
老师和家长要真正走入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给他们信心和力量;让孩子看见自己的内心,看见自己对未来的设想,看见“现在”和“未来”之间的路径。
(责 编 清 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