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论述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与对策,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越来越重视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但是受自身素质、能力、视野、意识等方面影响,难以制定出高质量的职业规划,影响了个人未来发展,据此提出加大宣传引导,引起足够重视;建立专业的教师团队,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优化课程设计,给予科学指导;因生制宜,开展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合理制定生涯规划等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3-0161-02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的问题突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匹配,就业市场不完善,用人单位吸纳毕业生能力下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相关调研结果显示,经过系统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往往拥有较高的自信和适应能力,在求职、就业和未来事业发展中占有优势。很多高职院校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就业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关键内容之一,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促使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拥有更加专业的素质和能力,使其从学校走向社会后,实现稳定就业与良好的事业发展。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与社会岗位有效衔接的策划和设计。大学生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进行较为准确的定位,正确认知自己,明确职业价值观,对自己想从事的职业进行深入调研,了解职业的技能要求,了解职业的性质、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发展空间和就业竞争机会,从而明确自身的就业方向,有针对性地提升所需各项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和胜任力。
(一)有助于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定位
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大多对自身没有充分和全面的认识和定位,难以明确未来就业路线与发展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针对自身需求展开职业规划,难以辨别虚拟与实际存在差距,导致职业规划不符合客观实际。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弄清自己的优缺点,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和特长,正确理解自己的潜在资源优势,重新定位自己的价值,以便尽早积累长期发展的经验和技能,有效发挥性格特点中的积极因素,规避短板和弱项,正确预判行业发展现状、优劣势、发展前景,提升求职成功率和职场适应能力。
(二)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坚强的心理素质与良好的就业心态
在日益复杂严峻的就业大环境中,如果大学生不提前做好充分、客观的职业规划准备,在就业时就会感到茫然和慌乱,极大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限制个人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表现,并在就业过程中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影响将来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职业优势,有的放矢地提升个人挫折承受力、压力应对能力、合作能力、自信心、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从而形成坚实的就业心理素质与良好的就业心态,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促进健全就业人格的形成。
(三)有助于促进人才的自我成长和价值实现
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即人的需求是从低层次逐级向高层次递进的,也就是从生理需求,再逐步提升到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受到尊重和认可的高级需求,最后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人的所有这些需求又必须通过职业生涯活动来一一实现。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主观努力只是一方面,客观的职业规划和正确的发展方向能够帮助个体尽早确定职业目标,选择合理的职业发展的地理范围,准确把握个人的职业定位,避免学习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根据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有条不紊地逐步开展工作,通过循序渐进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自身未引起足够重视
在高职院校中,大多数学生认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才是最主要的,盲目地考取各种证书、参加各类实践,却忽略了对自己未来发展与职业的规划。而现实是,大多数学生受到知识占有量和社会阅历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对个体未来发展的判断和预测是孤立、断裂的,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日常课程中都设置了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但是相当多的学生不感兴趣甚至严重忽视,认为职业生涯規划对未来就业没有实际作用,不如多跑招聘会、多投简历来得快捷和便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宣传,提高学生认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
(二)缺乏专业的指导服务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投入相对薄弱,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和完善的教育组织,专职教师的比例不到三分之一,教师队伍中一半以上是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大多数是由各个部门负责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或者其他非对口专业的教师组成的,专业技能不强,缺乏相关教育资格认证,课堂教学往往是宏观宽泛的,更多强调理论指导,难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指导和帮助。有的高校硬件设施还不完善,甚至没有基本的专业评估系统—— 职业测评系统,根本无法满足大学生通过外部评估工具实现客观自我认识的需要,也就更加无法为学生职业测评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三)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不足
高职院校的学生尚处于接受学校教育的阶段,社会经验匮乏,个人生长环境不同,其个人能力、职业能力等都有所差异。目前我国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还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专业研究从业人员较少、理论缺乏深度、研究成果在行业领域不够突出,国家层面尚未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起足够重视,未给予有效支持。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宣传引导,引起足够重视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各行各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学生成长,做好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关乎学生一生的事业发展,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需要让学生知道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明确职业规划的必然性与必要性,才能为有效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教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在学生踏入校门之初,就要积极营造规划职业生涯的氛围,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课程、活动、竞赛及社会体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增设通识课,开展历届毕业生就业走向分析,梳理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各类型企业,解析就业成功和失败的典型案例,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制订成长发展的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并能够对未来职业领域进行理性判断。通过活动、竞赛和社会体验,促进学生与学校、企业、社会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能够在就业的时候做好职业选择准备,产生职业规划的需求,达到积极参与职业规划教育教学的效果。
(二)建立专业的教师团队,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要一支专业、稳定、优秀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可依据院系数量、学生人数、教师队伍等实际情况,加大职业规划相关的专业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和资源,如教研资金、培训进修机会,创造学习机会,搭建学习平台,对团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多领域职业发展知识及必备技能、基本教学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培训,规范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帮助教师获得职业指导师等资格认证。培养专业教师团队,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鼓励教师主动学习,紧跟前沿,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走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通道。将经典教学课堂作为观摩课或公开课,制定集体学习规划,讨论实例,互相点评,分享经验,促进师资团队整体共同进步。鼓励教师融入社会、企业,对就业市场进行充分调研,掌握丰富全面的就业信息,有效运用师资团队的群体力量,结合社会和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更好地服务学生,帮助他们沿着职业生涯规划的道路前进。
(三)优化课程设计,给予科学指导
高职院校可将职业规划主要课程设定为必修课,组织专业教师团队优化教学设计,积极吸收国外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案例和实施经验,不断丰富生涯规划教学素材。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求职技能,并通过性格测验、职业成熟度测验和职业心理分析等,不断提高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准确性。注重实践性,充分运用课外时间进行指导,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假期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并不断消化吸收。加强课程设计开放性,多采用经验分享、职业体验等方式,特别是开展职业模拟活动,如企业岗位招聘、学生竞选展示等,也可邀请成功的校友来学校举办讲座或者交流对话,或者学生展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组织学生参观典型就业企业等,不断拓展课程实施方法和路径,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四)因生制宜,开展个性化指导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遵循“以人为本、人职匹配”的教育理念,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师生双方共同探讨,从而形成适合学生的生涯規划。在遵循课程体系、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作用,激发学生自我探索的兴趣,促使学生认识自身优缺点,合理定位。对各种类型的学生进行分类,并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以便学生找到适合其个性和才华的职业。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高职院校应当充分认识其重要性,通过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各项投入,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方法,指导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为社会增添人才资源,最大化满足个体和社会的双向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玉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8).
[2]邵怡.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对策探析[J].微计算机信息,2020(7).
[3]杨柳.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J].精品,2019(1).
【作者简介】李国军(1985— ),男,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