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萍
摘要:目的:探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2月雅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结果:护理后试验组NIHSS、MBI及FB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及上下肢运动功能,效果显著。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循证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功能;神经功能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及预后差等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影响。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虽然缺血性脑卒中致死率呈下降趋势,但致残率仍然较高,加之患者对疾病缺乏认知,降低了预后效果[1]。本研究主要探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2月雅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男55例,女37例,年龄54~77岁,平均年龄(69.42±3.47)岁。纳入标准:满足缺血性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晓且同意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病;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指导、预防并发症等。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1)成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1名护士长、3名主管护师、3名业务骨干,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定期开展护理培训及学习,管理整个护理小组。(2)循证观察与应用。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通常为健侧卧位,高枕置于身体前后方,前身上肢,肩关节屈曲100°,软枕置于患侧上下肢下方,髋与膝呈屈曲位。患者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尽早主动与被动运动,屈伸髋、膝、肘、足关节,屈伸手指,每日2次,每次30 min。协助患者完成肌力训练,如掌捏、侧捏、抓握等。适度对肌肉进行拍打,促进肌力恢复,肌力恢复后,开展床头跪立位训练等,每日5次,每次5 min。
1.3 观察指标
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满分为42分,分数与神经功能缺损呈正比。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 FMA)评估患者运动功能,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运动功能越好。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活动能力越强。
1.4 統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应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NIHSS、MBI及FB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发病率与致残率均较高,发病早期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预后[2]。以往多采取常规护理,经大量临床实践研究证实,效果较差。
循证护理为现代化护理模式的一种,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最新研究成果,结合以往临床护理经验,确定护理问题,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对可行性进行论证,保证护理的可实践性,最后依据护理方案及经验制定护理方案,保证护理方案的科学性、系统性及规范性。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试验组NIHSS、MBI及FB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循证护理模式可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及上下肢运动功能,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莎莎.循证护理方案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实践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0):4385-4386.
[2]王晓敏,杨晓芳.循证护理方案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