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病诊断中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运用及意义探讨

2021-12-15 12:56陈帮雪
健康之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生化指标诊断

陈帮雪

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运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44例病毒性肝病确诊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4例入院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TP、ALB、A/G、PA均低于对照组,GLO、ALT、AST、ADA、LAP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病毒性肝病患者TP、ALB、A/G、PA、GLO、ALT、AST、ADA、LAP等生化指標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病毒性肝病;诊断;生化指标

病毒性肝病的发生是通过消化系统、血液以及性接触等传播途径感染病毒性肝病病毒,患者会出现腹部不适、黄疸、恶心呕吐、消瘦等症状。目前该病主要临床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学检测以及病毒抗原检测,其中病毒抗原检测为病毒性肝病患者疾病诊断的黄金标准,但是病毒抗原检测耗时较长[1]。本研究比较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44例病毒性肝病确诊患者以及44例同期入院体检健康者相关生化指标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44例病毒性肝病确诊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4例入院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男24例,女20岁;;年龄24~74岁,平均(48.52±1.62)岁。对照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26~72岁,平均(48.55±1.61)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观察组患者均确诊病毒性肝病,对照组各项生命指征均处于正常水平,两组自愿行生化检查。排除标准:(1)近6个月非首次行生化检查的患者。(2)在生化检查前服用影响肝功能药物患者。(3)合并精神、认知以及意识障碍患者。

1.3 检查方法

两组患者在行生化检查前均禁饮食8 h,抽取5 ml肘部空腹静脉血置于抗凝试管瓶,应用全自动血液离心仪对收集的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提取血清,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配套试剂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P、ALB、A/G、PA、GLO、ALT、AST、ADA、LAP等生化指标。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TP、ALB、A/G、PA、GLO、ALT、AST、ADA、LAP等生化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TP、ALB、A/G、PA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GLO、ALT、AST、ADA、LAP均比对照组高。见表1。

3讨论

病毒性肝病患者肝细胞在病毒影响下可发生细胞变形,同时肝细胞代谢合成的相关酶物质、胞浆蛋白出现明显改变。病毒性肝病患者早期疾病诊断可直接影响患者疾病控制效果。尽管目前临床仍未发现病毒性肝病根治性药物,但是相关研究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约60%的患者有病毒性肝病病史,由此可见,病毒性肝病患者及时检出可有效预防原发性肝癌的发生[2]。本研究显示,病毒性肝病确诊患者TP、ALB、A/G、PA均比对照组低,GLO、ALT、AST、ADA、LAP均比对照组高,这主要是由于病毒性肝病患者肝细胞损伤后,肝细胞内AST、ALT进入血液,而ALB合成减少,GLO、ADA、LAP等物质难以经肝脏代谢,大量滞留在患者血液中。因此,对病毒性肝病患者进行生化指标检查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艳.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0):119,121.

猜你喜欢
生化指标诊断
酮替芬片联合羧甲司坦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控制的效果观察
奶牛乳房炎发病机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研究进展
早期血浆置换对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生化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分析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新生儿窒息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及并发症观察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