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鸣 孙琳 刘亭杉 彭涛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逐步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也推动了金融领域的发展,催生了数字货币的出现。2020年11月,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提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当前,数字货币得到了政府、媒体、学者和民众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具有战略前沿意义的新领域。
一、世界各国数字货币发展现状
数字货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众多学者和科学家均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和应用发展情况,绝大部分项目均以失败告终。直至2009年,比特币电子现金支付系统的问世,推动了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领域的融合应用,也为金融监管和产业治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随着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金融时代逐步到来,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都迸发出崭新的活力,各国政府纷纷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大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力度。法定数字货币相对于传统现金具有低成本、使用方便、交易速度快、可追踪和监管的特点,将在全球数字化转型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走在世界前列。早在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就提出构建兼具安全性与灵活性的简明、高效、符合国情的中国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流通体系。目前,中国数字货币项目的研发工作正在稳妥推进,2020年8月14日起,开始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具有可控匿名性、安全性和支付完备性等特点。中国香港于2017年开始进行数字货币的研究工作,由金融管理局(HKMA)率领众港币发钞银行启动LionRock项目,目前正在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开展DC/EP(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跨境支付的技术测试。
DC/EP加速了全球央行数字货币进程,主要国家纷纷涌入赛道。北美方面,美国财政部正在与美联储共同开展一种与美元挂钩的潜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研究;2016年6月,加拿大央行同多个银行及区块链联盟R3合作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元数字货币(CAD-Coin),同月,加拿大银行推出Jasper项目,开展央行区块链技术的实验,旨在通过该项目探索创建一种用数字货币技术支撑的支付系统。
欧洲方面,欧盟于2018年颁布《第五版反洗钱令》,并计划在5年内推动数字欧元成为现实;英国央行与伦敦大学开展合作,于2016年开发出央行的数字货币模型RSCoin,并探索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务中的新应用;丹麦央行于2017年启动电子克朗(E-krone)数字货币项目的研发,并计划发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
亚洲方面,日本银行于2016年12月与欧洲中央银行启动了名为Stella的联合研究项目,日本央行计划于2021年春季启动数字货币的实证实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于2016年与R3开展央行数字货币试验合作,并学习和参考了加拿大央行Jasper项目的体系结构、代码和经验,以评估在分布式账本上使用新加坡数字货币进行支付结算的效果;目前,韩国已完成数字货币项目的大部分准备工作,并将按计划构建虚拟环境下的测试系统,预计于今年年底完成全部测试。
其他国家方面,阿联酋和沙特央行于2019年1月联合发行名为“Aber”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该数字货币通过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用于两国间金融结算,并被限定在少数银行使用。2021年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与阿联酋央行一同加入多边央行数字货币跨境网络(m-CBDC Bridge)项目,探索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在跨境支付的应用。
跨境支付方面,2021年1月16日,SWIFT联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和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在北京成立金融网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探索数字人民币的跨境清算和支付,对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DC/EP的机遇和挑战
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的DC/EP起步较早、发展进程领先。2020年8月,七国集团(G7)决定就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展开合作,并在峰会上聚焦DC/EP展开讨论,旨在避免其威胁以美元为基础货币的现行体制。2020年10月,G7央行与国际清算银行共同发布《央行数字货币:基本原则与核心特征》报告,报告明确了央行数字货币的三项基本原则,并给出了未来G7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建议。
从国际来看,DC/EP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适时之举。DC/EP是以主权国家货币为锚点的数字货币,将为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地位带来新机遇。在金融方面,DC/EP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支付市场份额,降低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支付清算系统依赖,实现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发展格局,形成多方参与的新货币贸易体系。在应用场景方面,DC/EP具有良好的应用基础。我国与东盟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频繁,为数字人民币海外推广提供了坚实的贸易渠道。冬奥会、亚运会、全国21个自贸区围绕跨境金融积极探索,为DC/EP跨境支付和使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国内角度来看,DC/EP是我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DC/EP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了货币的可流通性、可存储性、可监管性、不可伪造性、不可抵赖性,推动了支付行业格局重构。在人民的日常生活方面,DC/EP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支付效率,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便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消费者拥抱数字化服务的速度日益加快,DC/EP为数字化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政府政務方面,DC/EP的相关数据可以真实、准确、快速地反映国家经济运行情况,政府能够精准发放补贴至个人的数字钱包中,减少中间环节损耗,有效提升治理水平。在金融监管方面,DC/EP利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交易,增强了资金运作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可以有效打击逃税漏税、贪污腐败、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了我国金融业的监管水平。在货币调控方面,DC/EP能够帮助央行解决货币政策传导不畅、资金“脱实向虚”等问题,可以有效提高货币政策的准确性和资金利用的高效性,从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增强国民经济的韧性。同时,在DC/EP推行过程中,需要做好加强信息化普及、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完善运营数据管理机制、解决对现有商业银行业务冲击等挑战的准备。
三、发展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
鼓励银行等机构与金融界、科技界加强联动,加大对区块链等创新技术的研究和合理利用。深化DC/EP与实体产业等领域的融合应用,系统谋划、统筹布局、应用带动、规范发展,紧抓数字经济和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机遇,提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指导建立智能金融、金融科技等领域有序发展,有效释放DC/EP在金融数据要素领域的新动能。
2.加快技术攻关并积极布局DC/EP基础设施建设
在深化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快对DC/EP相关的基础设施做出前瞻性的研究和布局。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算法研究,推动建立适合中国金融机构特点和监管要求的底层基础设施。选择业务成熟度高、技术应用提升效果明显的业务场景作为应用的切入场景,并在试点过程中积累经验、培养团队。同时鼓励相关金融机构加速掌握移动端技术、敏捷开发等科技能力,找到DC/EP与自身业务的契合点,进行技术改造、优化业务流程。
3.加速标准体系构建及关键标准研制
推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DC/EP领域的应用,开展技术、应用、平台、服务、产业等相关的标准研制,加强研究和更新各领域标准体系及标准化路线图,建立符合产业发展特色的标准体系,推动国内标准向国际转化,不断输出我国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应用案例,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化方面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4.加快国际合作和应用推广
推进中国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组织的交流和沟通,最大限度参与相关领域规则的制定,进一步抢占国际市场的主导权;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深入开展DC/EP相关交流与合作,探索互惠共赢的合作模式,构建数字经济环境下的国际新格局。
5.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围绕DC/EP生态建立人才培训体系。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培养具备DC/EP在重点行业应用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引导企业技術团队和培训机构合作,定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
(李鸣,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孙琳,刘亭杉,彭涛,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标准研究员/责编 张 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