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助理全科医生师资相关政策及培训标准知晓情况调查

2021-12-15 11:33:54董美娟李亚丽孙美娜黄巧云刘莹钰睿李伟明
卫生软科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全科师资云南省

董美娟,李亚丽,孙美娜,黄巧云,自 蓉,刘莹钰睿,李伟明

(1.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云南 昆明 650500;3.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32;4.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院长办公室,云南 昆明 651700)

助理全科医生是我国现阶段农村基层全科医生队伍的重要补充,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以下简称“助培”)作为过渡时期的重要补充举措,是缓解基层、贫困地区卫生人才缺乏的重要途径[1,2]。2020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结合实际为边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培养医学生”[3],提升边远贫困地区卫生水平。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全科医生数量相对匮乏,亟待培养助理全科医生以补充全科医生队伍,解决人才“用得住,留得下”的问题[4]。

在助培过程中,带教师资作为学生2年进修生涯的“指路人”,发挥着重要作用。云南省自2015年开始实施助培训工作[5],在对云南省助培师资的调研过程中发现,部分师资对助培生的培训标准、相关的法律法规认识不清,影响助培效果。本文对助培师资关于助培政策法规及培训标准2个方面的知晓程度进行调查,为加强云南助培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云南省的27家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中随机选取8个助培基地(玉溪市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文山州人民医院、云南昆钢医院、临沧市人民医院、大姚县人民医院、祥云县人民医院、呈贡区人民医院)的助培师资作为调查对象。此外,运用个人及小组访谈的方法,对助培实施状况、师资建设状况等进行了解和记录。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人/小组访谈相结合进行调查。

1.2.1 定量调查

定量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云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状况调查问卷(师资)》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①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基地、取得的最高学历、聘用类型、职称等;②工作状况:工学年限、日接诊量、开展教学查房情况、开展小讲课情况、岗位满意情况等;③受培训状况:外出学习机会、是否参加过院级省级师资培训、培训时长等;④带教状况:带教年限;带教学生人数、带教天数、带教原因、带教中存在问题等;⑤政策认知情况:政策法规了解程度、培训标准了解程度等。

1.2.2 定性访谈

定性访谈主要是对师资及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个人或小组访谈,内容主要包含:基地师资准入条件、奖励机制、带教原因、带教中遇到的困难等。

1.3 统计学方法

主要采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录入,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秩和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差异,检验水准α=0.05;定性资料的录音转化为文字。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38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5.20%。238名调查对象中,学历以本科为主(84.03%),大专及以下占6.72%,研究生占9.24%;高级职称占40.34%,中级占40.34%,初级占19.32%。以编制内为主(94.96%),有外出学习/培训机会的人占91.18%,接受过教学培训的人占92.02%,参加过院级师资培训的占84.03%,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师资培训的师资占47.48%,愿意接受带教任务的人占93.27%。

2.2 助培政策法规及标准知晓情况

助培政策法规包含国务院及国务院相关部门发布的关于助理全科医生培养的文件、通知、规划、法规及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助培的内容[6],政策法规明确了国家的基层卫生发展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助培期间如何培养学生、提高质量、政策补贴等内容。调查显示,不了解助培政策法规的占44.54%、有一定了解的占46.64%、非常了解的仅占8.82%。在培训标准方面,对培训标准不了解的占36.97%、有一定了解的占48.32%、非常了解的仅占14.71%。

2.3 助培师资政策及培训标准知晓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采用秩和检验对助培政策法规了解程度、培训标准了解程度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参加过院级师资培训、是否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师资培训、是否参加过带教工作对助培标准知晓程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过院级及省级以上的培训者对助培标准知晓程度好于未参加者,参加过带教工作的师资政策知晓情况较好,见表1。

2.4 助培师资政策及培训标准知晓情况的多因素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师资政策及培训标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将知晓情况(不了解=1、有一定了解=2、非常了解=3)为因变量,以是否有外出学习/培训机会(1=是,2=否)、是否接受过教学或技能培训(1=是,2=否)、是否参加过院级师资培训(1=是,2=否)、是否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师资培训(1=是,2=否)、是参加过带教工作(1=是,2=否)为自变量,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

2.4.1 助培师资政策法规知晓情况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

有序多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有外出学习/培训机会、是否接受过教学或技能培训、是否参加过院级师资培训、是否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师资培训、是参加过带教工作对助培师资政策法规知晓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4.2 助培师资培训标准知晓情况的有序多分类Logist回归

有序多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助培师资培训标准知晓度等级分类的独立因素仅有是否参加过带教工作有意义(P<0.05)。带教过的师资培训标准知晓情况优于未曾带教的师资,见表2。

表2 助培师资培训标准知晓情况的多因素分析

2.5 定性访谈中发现的问题

在对助培师资的访谈中,关于政策培训方面,师资反映“外出的机会不多,一年可能1~2次,院内培训是一年2次,可能会涉及一些关于政策方面的知识,但较少”“院内培训,主要是教学方法和观摩学习,政策和标准较少涉及”“培训主要是专业知识和带教,带教主要是教授教学方法,其他内容涉及较少”。此外,在师资考核和奖励方面,均反映没有统一的考试及考核,仅将学生和教研室给教师的评分作为评优依据;奖励方面主要是精神奖励。

3 讨论

3.1 云南省助培师资对助培政策及培训标准知晓度低,师资培训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调研显示,不了解助培政策法规及培训标准的师资分别占44.54%、36.97%,与李玮钰等人[7]研究的河南省3.57%的师资不了解培训标准,18.58%的师资不了解培训方面的法律法规相比,云南省助培师资对助培政策及培训标准知晓度相对较低。究其原因,可能是河南省培训力度较大,89.29%的师资参加过全科师资培训并获得证书;院内师资培训和政策解读、学习开展较频繁。而在云南省基地调研中,仅有51.68%的师资取得师资证书;在定性访谈中,也反映外出参加培训机会较少,部分基地院内培训每年仅开展2次。

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有外出学习/培训机会、是否接受过教学或技能培训、是否参加过院级师资培训、是否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师资培训对云南省助培师资的政策知晓度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师资培训能够提升师资政策知晓水平的相关研究不一致[8,9]。可能与云南省助培师资培训存在以下问题有关:一是缺乏有效的省级及以上师资培训。上海作为助培师资发展较好的地区,对云南省虽有不定期的帮扶培训,云南省也会定期开展师资培训,但由于各基地分配到的名额较少、政策解读方面的培训较少等原因,导致调查对象无法全面、系统地接受政策培训。二是云南省院级师资培训中,部分基地不重视师资政策方面的培训,未开展专门的政策解读培训;政策解读方面缺乏专家进行讲解,院内培训的授课者多为获得省级师资证的带教师资,但获得省级证书并不等同于完全理解相关政策,无法很好地向参加培训的师资解读相关政策;由于是各自开展院内师资培训,导致培训周期、次数等难以同步,导致培训效果存在差距[10,11]。

3.2 带教经验影响培训标准知晓情况,助培工作应做到教学相长

提升师资对助培政策及培训标准的知晓度是助培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对推进助培实行、培养合格助理全科医生至关重要[12],师资对助培政策及培训标准的了解程度越深,越能把握助培的目标和方向,清晰自身教学的重点和突破口,更好地推进助培工作的实施,培养更加规范、符合云南省需要的助理全科医生。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参加过带教工作对师资助培标准知晓情况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过的师资培训标准知晓情况优于未曾带教的师资,提示助培工作是一项教学相长的工作,教师及学员双方受益。

3.3 基地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师资考核机制亟待完善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助培师资的统一准入标准、培训和考核体系[13],云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工作按照《云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实施方案(试行)》(云卫科教发〔2017〕13号)要求,结合《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及考官管理要求(试行)》的通知管理要求实施。方案和要求中并未细化对师资的政策学习内容及课时,并未规定考核方式和奖励机制,因此,各基地的实行情况存在差异。

首先,在访谈中发现,部分基地并不重视助培政策及培训标准方面的学习,在8家基地中,均未开展教师对助培政策及培训标准的学习课程。其次,教师对培训政策及培训标准的掌握程度缺乏相应的考试及考核制度,仅依靠教师自觉性,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对培训效果的影响差异大。最后,未有统一的培训效果考核激励措施,大部分医院师资的带教工作有一定的义务劳动色彩,导致政策学习和带教的积极性差[14,15]。因此,建议培训基地提高重视程度,建立培训效果的学习、考核机制,并在考核机制中增加激励措施,激发带教教师的积极性。

4 建议

4.1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云南省助培带教师资培训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重视助培师资中良莠不齐的现象,关注助培师资在政策及培训标准的解读、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省级及以上的师资培训班名额适当向助培师资倾斜,增加外出学习名额,并加强助培政策及培训标准方面的讲解与学习,增强师资的政策及培训标准认知水平;各基地应高度重视助培政策及培训标准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切实履行“承上启下”的作用,向上选派医生及管理人员参与相关培训,向下努力提升院内师资培训的水平,增加院内培训师资的覆盖面。可借鉴蔡晓红等人提倡的单位组织专题培训的做法[16],请有关专家来院内师资培训班开设助培政策解读、培训标准方面的课程,并不断优化培训的内容和方式[17],夯实师资的政策基础,培养符合标准的助培生。

4.2 建立双向联动模式,为教师上岗带教做铺垫

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云南省卫生人才相对匮乏,但是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师资并未参与到带教工作中来,造成了云南省卫生人才资源的浪费。建议借鉴发达地区在助培工作中建立“双向联动”模式的经验,提升助培政策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相长[18]。首先,医院应该动员未带教师资参与带教工作,要求师资学习培训标准和法规;其次,师资应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策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意识[19],积极参加助理全科医生带教工作,为云南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增光添彩;最后,如果部分基地带教师资充盈,可参考发达地区的“双向同步交叉培训”的双师队伍建设方案,2名教师带教1名学生,增加学生学习机会[20]。推进医院促进和教师自觉相联动,为未带教师资打下相应基础,为上岗带教做铺垫。

4.3 提升基地对助培政策及培训标准方面的学习重视程度,建立助培培训效果考核机制

建议卫生部门在助培师资考核中明确政策的导向作用,增加相关政策法规及培训标准的考核内容,以评促建,敦促基地开展助培相关政策及培训标准的培训,激发培训基地的工作动力,并加大对政策学习的投入,比如官网增设助培政策栏目供读者学习等[21]。建议医院明确政策的“指明灯”作用,实行教师的年度内部考核,定期开展政策知识竞赛或培训效果考核,建立奖励机制,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提高政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敦促师资学习培训标准和相关政策。

综上所述,政府要提高重视程度,起到牵头作用,加大政策及标准学习方面的投入;医院积极组织并且不断落实;师资要重视政策的导向作用[22],三方面相辅相成,争取培养更多国家适用的、符合国家标准的、能留得住和用得上的优秀乡村医生。

猜你喜欢
全科师资云南省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0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6:14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中国火炬(2015年8期)2015-07-25 10:45:50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