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境关系角度下的徽州民居形式研究

2021-12-15 12:35付晓惠慈龙玏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徽州民居空间

付晓惠,董 靓,慈龙玏,李 鑫

(1.安徽工程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华侨大学 建筑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

我国地缘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均不相同,作为人们生活场所重要载体之一的民居,其形式表现出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各地民居在平面形式、空间组织、立面及装饰要素等方面都与其自身所在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社会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无论是传统村落还是普通聚落都面临着整体村容村貌更新所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因此,如何将民居中地域特色和精髓进行创造性的传承和发展,是目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1]。

1 徽州民居现状

徽派民居是我国重要的地域民居类型之一。历史上的徽州地区主要是指“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府治在今歙县徽城,前四个县今属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今属安徽省宣城市,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徽州地区四面环山,使得徽州村落长期与外界隔离,很少遭到战争破坏,因而保存得比较完整。随着我国对传统村落的重视以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如宏村、西递等传统村落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徽州传统聚落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熟知和喜爱。然而,随着旅游开发及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当地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村落及建筑在保护和传承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2 人境关系

生态问题的主要构成要素为:人、自然、社会,因此,生态建设的核心便体现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动植物都源自于大自然,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为我们提供了必备的物质生存条件。人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与自然不断发生关系,获取维系生命所需物品,同时由于人类具有自我意识这一特性,使得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反之自然也会影响人[2]。这种客观存在的相互影响必须保持相对平衡,这种平衡一旦遭到了破坏,势必会对双方造成伤害。因此,如何正确认识、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成为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

3 影响徽州民居的自然因素

3.1 地理环境

徽州境内高山纵横、峰峦叠嶂,黄山、天目山、齐云山等均位于徽州境内。祁门、黟县、休宁、歙县、绩溪便位于黄山与天目山两大山系之间的丘陵及盆地之中。钱塘江流域上流段的新安江是徽州境内的主要水系,发源于东南部休宁县与江西省交界处的六股尖,安徽省境内的干流长242.3 km,流域面积约为6 500 km2。新安江有两大支流,一条是发源于休宁县和江西婺源交界之处虎头山的率水,流经休宁、溪口、屯溪等地,于屯溪桥处与横江汇合;另一条是发源于黄山黟县漳岭的白顶山的横江,并延伸出漳水、休宁河等支流。除了上述两条较大的支流外,还包括练江、绵溪、昌溪、大小洲源河、蟾溪、榆村等多条支流[3]。徽州聚落分布于广袤的山川河流之间,聚落临水而建,通过引水入村解决居民用水需求,但依山傍水的优美环境却面临着地狭人稠的严峻问题,因此徽州地区素有 “徽州介万山之中,地狭人稠,耕获三不赡一”、“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加田园”之称[4]。

3.2 气候特征

徽州位于安徽南部,在安徽省气候区划分上属于江淮及皖南北亚热带气候区,是安徽省内水热条件较好的区域,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在15.4~16.4 ℃,一月份平均气温在2.6~3.8 ℃,平均年极端最低气温-7.5~-10.5 ℃,七月份平均气温在27~29 ℃,境内多山且海拔较高,雨水丰沛,年降水量在1 280~1 700 mm,居安徽省之最,其中春季、夏季雨水较多[5]。由于徽州山区气候具有高温、潮湿多雨的特点,居民在建筑形式上采取了应对措施。先民从最初的巢居发展至干栏式建筑,再到以天井为核心空间的徽州民居,都致力于解决通风防潮这一核心问题。

4 影响徽州民居的社会因素

在广袤山川的环绕保护之下,徽州自古以来很少受到战争破坏,吸引了大批想要远离战乱的中原人士,随之带来了不同文化,形成了徽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民居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物质载体。徽州民居的产生和演变与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密不可分。

4.1 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

古徽州,原为古越人聚居之地,相传为禹之苗裔。当地的古越土著居民以鸟为图腾,习水便舟,巢居,文身断发,同水而浴,凿齿贯耳,善铸铜,并以印纹陶为其文化表征[6]。随着生产力及生产技术的提高,古越人由被动适应自然条件的巢居形式逐渐发展出了主动因地制宜架屋定居的原始干栏式建筑,建筑将底层架空躲避野兽虫蚁的伤害,人们的活动主要集中在采光通风条件良好的上层空间。随后,干栏式建筑底层高度不断增加,并加设墙体对底层空间进行围合,屋顶材料也由枯草变成了性能更好的砖瓦。

历史上中原战乱频发,自汉代以来不断有中原汉人移民至此。徽州地区先后经历了三次移民高潮,分别在南北朝、唐末和五代以及宋代。大规模的移民在改变徽州人口数量结构的同时,也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文明,大大促进了徽州地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这些中原移民世家大族作为强势族群,坚持宗法制度,强化族群意识,聚族而居,反客为主,并随着历史的发展,移民和原住民逐渐融合,共同促进和发展了徽州以血缘族群为主、地缘乡党为辅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6]。随着原住民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中原移民带来的先进文明对徽州地区建筑形式的影响,徽州民居逐渐采用了成熟的木结构体系和榫卯技术。

4.2 徽商的崛起

古越文化与中原移民文化的融合是徽州地区的第一次文化变迁,并形成了徽文化的基础构架,然而大规模移民的到来更加激化了地少人稠的矛盾。自南宋开始,徽州人便向外寻求发展,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徽州人大举外出经商。随着徽商的兴起,徽州人不断地汲取淮扬、荆楚、杭严等不同地区的文化精粹,用于充实和完善自身地区文化内容和层次,极大地促进了徽州地区的社会发展。

徽商的兴起和发展使得徽州人的财富不断累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有强烈的愿望和能力对居所进行修缮。干栏式建筑潮湿昏暗的底层空间已经不能满足居住要求,人们通过增加建筑底层高度改善其糟糕的居住环境。到了明朝中期,民居底层空间高度已有4 m以上,居民主要的起居和生活场所已经由二层转移到了底层空间,脱离了干栏式建筑形式,二层空间则主要用于储物[7]。

作为主要劳动力的男性大举外出经商,仅有老弱妇孺驻守家中,抵御外敌侵犯便成了留守家中民众的重要任务。徽州民居作为保障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场所,其建筑外部形式采用封闭高耸的外墙围合,内部空间以大门、天井、厅堂形成一条隐性的轴线,并以天井为中心构成基本单元,通过单元组合将民居分为多进院落。前进院落公共性较强,一般用于接待宾客,而后进院落私密性较强,一般为家族成员活动空间,满足封建礼教的要求,实现“内外有别”,保证了空间私密性和安全性。

5 徽州民居形式特点

徽州民居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徽州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资源以及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徽州民居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 平面及空间特点

5.1.1 “干栏式”与“合院式”的融合

受古越文化与中原文化以及徽州潮湿多雨气候影响,徽州民居建筑形态同时具有干栏式建筑与合院式建筑的特征,独具一格。一方面,徽州民居将“干栏式”建筑开敞的堂屋和挑台进行合并扩大,形成面向天井的半开敞式空间;另一方面,徽州民居保留了合院式建筑基本特征,一层为居民的主要活动区域,原有四合院的东西厢房转换为厅堂两侧的卧室[8]。

5.1.2 平面中轴对称、空间等级秩序分明

徽州民居在平面形态上呈现出中轴对称,空间等级秩序分明的特征(图1)。一方面受到儒家宗法礼教观念中的“择中而立”、“居中为至”等礼制思想的影响,建筑讲究对称、均齐、等级分明(图2);另一方面徽州民居采用木构架承重的结构方式,平面采用对称方正的形式,易于营造与空间分隔等[9]。此外,由于徽州地区建设用地紧张以及地形起伏变化较多,建筑常常采用局部不对称的形式因地制宜解决上述问题。为了适应不同规模家庭需要,徽州民居在基础平面形态上,采用旋转、并联或串联等形式,呈现出了丰富的组合形式,通过总结归纳将其概括为“凹”、“口”、“H”、“日”四类平面形式。

图1 卢村思济堂鸟瞰

图2 卢村思济堂一层平面

5.1.3 天井空间

徽州民居在合院式建筑布局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用地狭窄的现状,在北方大尺度的院落基础上演变为节省用地的小尺度的天井。空间是徽州民居建筑的核心,从功能角度来看,建筑内部房间主要依赖天井进行自然采光和通风;从空间布局来看,所有房间均围绕天井空间来布置,是支撑建筑内部格局的主体,并与主要房间联系紧密,可以看作是其室内空间的延伸,相较于北方院落而言,其围合性、整体性及私密性增强[10]。

5.2 结构及构造特点

5.2.1 “楼居式”的特征

徽州民居汲取了“楼居式”的特征,普遍构筑两层。一层为居民的主要活动区域,包括厅堂及卧室等,并在一层地面架设木地板,设置通气隔湿层和通气孔防潮。坡度陡峭的楼梯通常设于内院一边廊屋中,用于联系上下层空间,楼梯下端通常铺设石阶用于防潮防湿[9]。

5.2.2 抬梁式、穿斗式结构混用

徽州民居将南方干栏式建筑的穿斗式木构架与北方合院式建筑的抬梁式构架相结合,优势互补。空间开敞且跨度较大的厅堂主要采用抬梁式构架,跨度较小的两侧卧室则采用穿斗式构架[8]。这种抬梁式大空间与穿斗式小空间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在合理利用结构性能、加强木构架整体稳定性的同时,节省建筑材料。

5.2.3 构造体系

徽州传统民居的构造体系素有“厚外墙、薄顶、薄隔墙”之称,墙体均不承重。外墙常采用空斗砌筑形式的砖墙,内部填充泥土,石灰抹面处理,并用铁钉固定于穿斗架上,热工性能良好。因徽州地区盛产优质木材,室内隔墙多利用木材建造而成,并辅以精美雕刻,通透美观。

5.3 立面特点

5.3.1 外墙封闭

徽州民居自然采光与通风主要通过天井空间,而非外墙。封闭的外墙形式一方面能够很好地保证民居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御敌防盗;另一方面在用地紧张的徽州地区,有利于相邻建筑的拼接和组合。少量民居在二层部分设置小窗口,用于通风换气及点缀立面。

5.3.2 马头墙

作为徽派重要建筑要素的马头墙因其形似骏马奔腾而得名,立面线条变化丰富。马头墙是山墙和屋顶相结合的构造产物,高出屋面的山墙呈现阶梯的形式层层迭落,以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至多可达五叠。民居建筑常采用三叠或四叠式,脊檐的长短随着建筑的进深而变化,这些丰富多变的“线”元素打破了普通墙体的单调感,丰富了立面效果。马头墙除了具有装饰作用之外,还具有实用价值。因徽州用地紧张且地势起伏变化,建筑相邻而建且多采用砖木结构,一旦发生起火,火势很容易蔓延,而高出屋顶的马头墙能有效阻隔火势,起到“防火墙”的作用,同时也将相邻建筑分隔开从而保证各自空间的私密性。此外,徽州地区夏热冬冷,高高的马头墙可以在夏季有效减少太阳直射、及时排泄雨水,冬季抵御寒风侵袭[11]。

5.3.3 大门

作为民居立面重要组成的徽州民居大门极具特色,同时吸取了南方干栏木楼寨门与北方四合院民居大门的特征。干栏木楼寨门构造简单,由一根刻有木雕鸟的横木架设在两侧门柱之上。四合院民居大门形制等级分明,代表着主人的身份与地位,等级越高构造越复杂。徽州民居大门作为民居入口的同时也彰显出主人的社会地位与财富,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门洞、门套、门罩以及砖雕字匾。大门样式众多、装饰精美,包括字匾门、拱形门、八字门、垂花门等,其中最常见的民居大门样式为字匾门,拱形门多用于次入口,八字门多用于达官显贵之家,垂花门较少采用(图3)[6]。

(a)垂花门 (b)八字门

5.4 装饰特点

徽州民居传统装饰艺术以象征性的图形、符号或色彩隐喻,源于朴素神秘的原始自然观,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先贤的加工、演化并与艺术的不断融合,使其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装饰艺术的象征意义和丰富隐喻,寄托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2]。

被称为徽州建筑“三绝”之一的三雕—石雕、砖雕和木雕,遍布在徽州民居的各个部分,作为重要的装饰语言,其丰富的花纹图案及题材内容,展现出了徽州古民居建筑艺术的精粹。石雕多见于柱子、门墙等处,雕刻主题多为动植物、书画、盆景、器具等,其中以书法见长。砖雕多见于大门、屋檐、屋顶、柱子等处,雕刻主题多为花卉、动物、山水、戏剧人物等,发展到清朝时期,砖雕风格细腻复杂,构图完整且题材情节丰富,艺术价值极高。徽州盛产木材,徽州民居处处有木雕的存在,如梁柱、窗棂、各类家具、器皿等,雕刻主题包括山水、人物、花卉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13]。

6 结论

徽州古民居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鲜明独特的建筑文化个性,丰富优美的建筑形式语言以及自然的生态环境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徽州地区也经历了巨变,建筑设计与营建模式也随之改变。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徽州建筑的发展,在经历了多年的迂回与摸索之后,逐渐形成了以创造性的传承和发展徽州建筑文化为基础的建筑创作新构架。结合当下乡村建设的繁荣发展现状,在当代建构语境下地域建筑要脱离单纯形制的模仿,应结合新时代特征,提高乡村营造自主意识与系统化制度建立,以开放创新的姿态延续和发展地域建筑文化,推动和完善地域建筑建构机制。

猜你喜欢
徽州民居空间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徽州人
民居智库
空间是什么?
民居摄影
创享空间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
走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