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波 陈 陆/本刊记者
2021年以来,江苏省宿迁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现场推进会精神,进一步强化“项目为王”理念,坚持把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作为乡村振兴主要抓手进行统筹谋划推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投资“领头雁”作用,大力开展项目招引活动,全力推进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2021年全市首批46 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35.7 亿元,计划投资84.3 亿元。其中,稳产保供类项目20 个,总投资38.2 亿元;绿色发展类项目6 个,总投资6.1亿元;产业融合类项目17 个,总投资69 亿元;乡村建设类项目2 个,总投资21.2 亿元。
探索“群链长制”招商。建立健全“领导出征、市县联动、部门配合、专业对接、全员参与”农业招商引资格局,围绕重点产业链培育,突出招大引强目标导向,优化调整完善2021年农业重大项目(招商)考核细则,明确在高质量考核中超3 亿元农业重大项目作为加分事项,通过考核“指挥棒”拉动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紧扣两湖河蟹、泗阳工厂化食用菌、沭阳花木三大特色产业集群,聚焦稻米、果蔬制品、肉禽、生猪食品等4 条精深加工产业链,建立“群链长制”招商工作专班,精准绘制农业投资考察线路、农业产业土地资源、农业招商项目需求等农业招商三张地图,建立产业链上下游招商项目库和招商企业目标库,着力引进一批加工带动型、销售带动型、科技引领型重大项目,力争在产业群链关键环节项目上实现新突破。泗阳引进的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金针菇、蟹味菇、白玉菇、灰树花、鹿茸菇等优势菇品,日产能超过650 吨,集食用菌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等于一体,打造成为全国工厂化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三产融合链条全。“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30 亿元,建设华东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食用菌分拣配送中心和华绿珍稀菌品加工园,建设菌菇提取物研发中心及菌菇罐头、休闲品等产业化项目,提升附加值,实现高效益。新境界花卉基地以花卉产业带动休闲观光、生态度假、体验式加工、康体养生、教育科普、花卉展览等产业,打造产域互融特色花卉小镇。
开展招商“春季竞赛”。立足天天有招商、月月有签约,组织开展2021年全市农业招商引资“春季竞赛”行动,加快引育一批产业链“头部企业”,构建以龙头企业为骨干的现代产业架构。始终把园区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创新镇园一体运作模式,推动市级园区向重点镇、特色镇布点布局,实现“建设一个园区、带动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发展目标,努力在国、省级园区创建上实现再突破。围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农产品加工以及品牌推介等主题,继续深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全力攻关国际型、“国字号”大企业。全市已举办专题招商活动5场,其中4月23日市级成功举行2021 宿迁(苏州)农业投资环境说明会,24 个项目现场签约,其中包括16 个强链补链项目,总投资49.4 亿元,其中洋河新区领源农业科技园项目计划投资15 亿元。涉及精品果蔬、优质稻米加工,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等多个领域。项目的签约,将在推动宿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态化、融合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江苏嘉喆农业将按照“围绕产业抓特色、围绕特色抓基地、围绕基地抓好各种生产要素集成”目标,在泗洪县界集镇颜圩村种植彩棉、果蔬等510 亩。项目预计2021年11月份投产达效,可带动当地就业300 余人。
推动要素保障再优化。加强“一企一策”扶持,联合相关部门,建立财政、金融、保险、用地等方面扶持清单,促进招商项目落地达效。每年预留不低于5%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产业融合发展;每年安排4 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在全省率先设立10 亿元乡村振兴基金,搭建“政银担保”合作平台,开发“宿农贷”系列产品,建立贷款需求清单,主动对接合作银行和农担公司;开发特色险种,各类农业保险险种达50 余个,覆盖种养生产、灾害保障、价格指数等多个领域;对农业科技型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支持企业加大对外智、外才、外脑的引进和研发机构的建设。积极推行“项目专员”帮办服务,构建农业重大项目“专班服务+专人帮办+全程跟踪”保障机制,实行“五个一”帮办工作法,实现全程帮办、终身服务。加快完善产业配套,支持建设烘干、保鲜、预冷、仓储、分拣设施,提高区域服务和带动能力,提升项目保障能力。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坚持早准备早启动,对于准备开工建设项目,逐个摸底调查,坚持做到立项环节精简审批、建设领域清单管理、投产阶段全程服务,确保开工就能顺利推进;对于在建项目,健全农业重大项目调度、帮办、考核体系,完善“月度统计督查、季度调度考核、半年通报总结、年终综合考评”制度,建立2021年领导挂钩联系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清单,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推动项目高标准、快节奏推进。目前,计划总投资10 亿元的泗阳大林食品加工、宿豫正大食品“中央厨房”以及年屠宰加工500万头的泗洪华西希望绿色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均已启动建设。
注重项目强村富民。将产业强村富民贯穿于项目招引和建设全过程,严格落实农业重大项目20%以上落户重点帮促地区刚性制度,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合运营模式,构建股份合作、返租倒包、订单生产等多种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加工龙头+基地”“销售龙头+基地”等产业化联合体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典型。镇企共建,智慧农业喜丰收。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蔡集镇田洼智慧农业园项目于2020年7月1日开始建设,已建成智能化玻璃温室4 万平方米、各类设施温室大棚18 万平方米。项目科技含量高,采用“5G+农业”新技术;运作模式新,项目采取“镇企共建、企业管理、共同受益”的运作模式;项目建成后,亩产收益与投入成正比,预计年分红收益可达200 万元。辐射带动强,项目带动周边240 余农户就业,为村集体年增收25 万元,充分发挥“农业+旅游”村企共建发展模式的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