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有花
(上饶市广信区第九小学,江西上饶 334000)
幼儿园的学习生活结束后,学生进入小学阶段,课程的变化、作息时间的改变、教学方式的不同都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很多学生还不具备相应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充分认识计算的重要性,采取针对性强的策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首先,教师应从生活角度强调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数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其次,从提高思维能力的角度强调计算能力的重要性。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思维性都非常强的科目,学习数学需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的训练与提高,是学生构建数学学习思维体系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数学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最后,从培养耐心的角度强调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信息时代的诱惑太多,手机游戏、精彩动漫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这就需要学生专心致志、放下杂念,养成处事细心、有耐心的品质。
数学相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特别是数学计算题,学生要通过无数次的机械练习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小学生对学习的专注程度不高,注意力不够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计算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形象生动的情境,引导、帮助小学生走进浩瀚的数学世界,充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其爱上数学,从而提高计算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小数除法”中,如果教师直接通过投影或小黑板出示计算习题,那场景就太单一、太缺乏趣味性了。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学生在计算中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错误资源,请学生以“小医生”的身份来解决问题,效果会好很多;也可以把单独的计算练习设计成应用题,并用课件展示给学生。这样的教学一方面改变了计算的枯燥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交流的主要渠道。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与方式,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专注度的重要抓手,也是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要注重问题的合理性,即一方面要关注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要能对问题的难度进行合理的设计。也就是说,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让学生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解决问题。
比如,在执教小学一年级“9加几”一课时,建议不要直接出示关于加数是9 的计算习题,而应该根据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提出关于购物、跑步等加数是9的相关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计算,这样既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又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提升。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思维能力、理解方式、想象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采用灵活、科学的方式以及点多面广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首先,计算内容要符合学生认知。每个学段中对计算题的内容与要求是不同的,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熟悉每节课程对计算能力的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难易适中、形式多样的计算题,让学生在计算中成长,在成长中爱上计算。其次,计算过程要遵循成长规律。计算过程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与提升的过程,教师要舍得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学、练、思、悟等方式进行训练,杜绝用单一的考试进行训练。最后,教师的评价要融入每个学生的特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在计算结果的评价过程中,应该采用多元化评价的策略,以激励、表扬为主,惩戒、教育为辅,结合学生原有的基础,多发现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闪光点,灵活指出学生反复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潜移默化地提高计算能力。
例如,同样是“2.5×0.4”,可能许多学生的计算结果是“10”,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要直接指出其中的问题,并要求其独立订正;对于基础稍差的学生,在表扬其有进步的同时,可帮助其分析出错的原因,加深他们对小数乘法计算法则的理解。
对于数学计算的法则与算理,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能够掌握和熟知的,但这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的实际计算综合能力如何,还是要看计算习题的正确率。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广泛运用“课课练、天天练、周周练”等单一、机械的题海战术,学生快乐的童年可能就在无穷无尽的题海中度过,这样的后果可想而知:有的学生“谈计算而色变”,有的“望计算而生畏”,有的“见计算而生厌”……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计算效率降低、学习兴趣不高等,学生的计算能力无法得到提高。为此,教师要科学规划、分层练习、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减轻学生压力的情况下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小数加法”一课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小数加法的教学是建立在整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的,要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梯度的练习题,为学生科学地制订习题训练计划。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生活中的例子导入,比如,“一个玩具狗6.55元,一个玩具熊19.2 元,一架玩具飞机25.35 元,三种玩具各买一个要多少钱?”教师要着重强调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相同数位要对齐”,并引导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遵守这一法则,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后再计算”的原因,最后得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综上所述,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一项基本能力,计算的枯燥性、多元性、复杂性都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教师要及时了解最新的教学要求,掌握最前沿的教学理念,采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努力提高其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