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基于农业伦理的乡村振兴路径选择

2021-12-15 09:10朱志平曹祎媚
山西农经 2021年22期
关键词:伦理精准农业

□朱志平,胡 燕,曹祎媚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2035 年目标和2050 年目标,鲜明地体现了改善人民生活、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当前,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障碍与问题很多,其根本问题是发展伦理问题。其中,破局乡村振兴的路径必须关注农业伦理。

农业伦理是在农业的社会生产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国内学术界对农业伦理学科学内涵的阐发主要是从伦理学维度出发,审视农业中的伦理问题。对化肥、农药、农膜的无节制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食品安全问题困扰人们的生活,转基因等高科技风险令人担忧,这些都需要伦理学作出应答。

当前我国乡村建设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在率先发展经济的同时,忽视了农业伦理关怀,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粮食生产危机、城乡建设失调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从伦理学的视角透视、分析及论证,为解决农业问题贡献道德智慧和伦理方案,以期形成基于农业伦理的乡村振兴路径。

1 相关概念

农业是数千年来中国乡村的主要生计方式,在国内乡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占有突出地位。中国具有悠久辉煌的农耕文明,先民在数千年农耕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形成了深厚的农业伦理思想。这些农业伦理思想体现在农政、营农、时宜、地宜、耕植、豢养、蚕桑、护生、生民、民族、祭祀等领域,引导中华民族创造出悠久而光荣的历史。

中国传统农业伦理的基本倾向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合理而有节制地利用自然[1]。例如,在《吕氏春秋》《汜胜之书》《农说》《齐民要术》等著作中,农学家依据先民的传统农业生产实践,总结出合天时、地宜、物性,反对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等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荀子·天论》)等中国传统的农业伦理思想。

时至今日,农业伦理依然与乡村建设一脉相承,成为乡村建设的应有之意。有学者提出,农业伦理系统的多维结构应由时、地、度、法四者构成,将之概述为“敬畏天时以应时宜,施德于地以应地德,帅天地之度以定取予,依自然之法精慎管理”[2],认为现代化农业生产仍然离不开农业伦理的引导。

2 农业伦理的生态观

钱学森院士第六次产业革命的论断已然成为现实,该论断一开始就明确“是以生物技术为核心所引发的大农业革命”“主战场不是在比较富裕的大城市,而在比较贫困的田野、山林、草原、海疆和沙漠”[3]。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将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乡村振兴的总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依据乡村建设现阶段的实践,适时提出了发展“大农业”的前瞻性理念。其核心要义是面向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综合利用国土资源发展农业多种功能,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农业价值链延伸,搞好农业农村的综合性社会服务[4]。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5]。“大农业”是要农林各业并举,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农业,将农业与二三产业有机结合。发展“大农业”有两个很重要的方面,分别是促进产业融合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基础之上,要以农业伦理观念指导“大农业”健康生产。

“大农业”是现阶段乡村振兴中产业转型的可行路径,党中央以农业伦理观念指导“大农业”健康生产。习近平总书记在《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中指出,过去讲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追求的只是单体的经济效益;现在讲综合发展,则是要提倡适度规模经营,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发挥总体效益[6]。

现代化的“大农业”既要藏粮于技,需要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与管理方法;也要藏粮于地,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7]。

现代农业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了许多高产出和高效率的发展奇迹,但由于道德价值和伦理关怀的缺失,催生出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人类健康安全、生态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食品安全等重大问题。因此,在运用现代科技发展农业的同时,要注意“大农业”发展是在农业本身的发展基础上进行适当融合,使农业各部分产品利用率达到最大化、生态环境破坏降到最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从而真正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 农业伦理的要素观

当前学术界中,众多学者认为“人、地、钱”三大要素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正确的农业伦理观照能解决乡村振兴最为根本的问题。通过综合分析文献可以看出,在乡村振兴中要处理好以下几点伦理诉求,才能使“人、地、钱”三大要素相互促进,共谋“大农业”发展。

3.1 伦理核心:人的要素

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是乡村居民的发展需求。在制度设计中,保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方能取得实效。必须改变以城市思维设计农村的制度,把选择权交给农民,让农民为自己谋划,使他们在乡村振兴征程上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8]。以人为本,就是要继续鼓励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同时要致力于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等问题。除了上述方面以外,“人”的要素还应该包括加强村民自治、城乡融合与乡风传承等方面。要在乡村振兴主体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过程中,实现农业伦理自觉回归与自然流露。

3.1.1 主体伦理观念确立

村民自治是指村干部、村民、相关组织参与者作为乡村建设主体所进行的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事务、创造幸福生活的制度。各参与主体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各司其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构想,充分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将农业伦理植入乡村建设中去。政府应该创造条件,加强村民自治的重要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能力建设,完善村民自治规章制度,让乡村振兴不是在政府主导下搭建起的“美丽外壳”,而是通过村民自身提升农村的生活条件。就乡村建设的具体组织而言,其核心是发挥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使农民从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9]。

3.1.2 模式伦理发展格局

城乡融合发展对于乡村建设主体素质的提高和农业伦理的认知起到重要作用。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一系列公共资源的投入,可以切实有效地解决农村人才缺乏等众多问题。

首先,融合包含交融、渗透之意。城乡融合是由城镇地域系统和乡村地域系统相互交叉、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的状态[10]。当前,农村发展出现青壮年外流、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城市也面临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工业化发展迅速、城市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城乡融合时,我国要将“农村病”与“城市病”共同治理。农村和城市的界限随着城乡不断融合而越来越模糊。要继续加强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体制障碍。

其次,城乡融合不是非此即彼,既不是城市吞并农村,也不是农村进军城市,而应该是城市与乡村互相取长补短,城市更和谐、更绿色、更宜居,农村硬件设施更加完善,农村更卫生、更方便、更时尚。在这一方面,乡村不能完全依赖政府与城市带动发展,而应该挖掘内在潜力,充分发挥村民的力量,与城市实现优势互补。

再次,“城乡等值”。无论在城市或乡村,人们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应该差不多[11]。只有这样,乡村才能既有人气,又有发展。

3.1.3 机制伦理乡风传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乡风文明这一要求。乡风文明体现在广大农民生活的和谐、稳定、温馨与幸福中,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与治理有效在农业伦理维度上的客观再现。乡土文化包括乡村习俗、农业文化遗产、乡愁情怀、乡村环境等乡风乡情建设。应确立村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培育其乡土文化认同感,养成一批农村乡土文化传承精英与文化农民。培育践行与农业伦理同向而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路径。

3.2 伦理载体:地的要素

土地是传统农业和新型农村产业的重要生产要素,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基础[12]。目前我国粮食不能自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大量耕地被占用,一些农产品依赖进口。以地为基础的农业伦理观,能促使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和谐发展。要想解决“地”的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的长久,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是让农民对“地”放心。土地制度的改革,需要系统化的法律法规作为制度保障;需要发挥政府规划管辖区域功能,调控土地改革;需要以农民作为主体,提倡引导农民参与土地制度改革与整治。

土地利用最重要的内容是促进人地和谐。土地整治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修复受损生态,要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全部流程。地是华夏古农业文明的核心,其农业伦理学蕴意深厚,可总结为“厚德载物”[13]。从土地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在对土地进行整治与利用时,要保护农业生物的多样性与互补性,遵循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才能实现人类与天地万物共生长存。

3.3 伦理媒介:钱的要素

要解决“钱”的要素,归根结底是要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力度。各级政府需要广辟来源、多管齐下,优先向“三农”倾斜优质的公共基础资源。精准扶贫应该以解决能力贫困为根本抓手。要正确认识到能力贫困的多维度是扶贫工作精准识别的首要一环。不同维度在不同群体身上表现出不同特征,即贫困人口在不同维度水平的贫困程度不同,需要相关部门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一一识别、区别对待。由此可见,新时代“钱”这一历史要素已经被赋予了崭新的内涵,贫穷不仅是缺“钱”这么简单。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有望切实解决我国数千万贫困人口生存的问题,能够为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也对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14]。应当以符合农业伦理的理念,全面构建农村金融系统,妥善处理好政府、企业、农民3 个主要参与主体的关系。政府主要为农村金融系统搭建基础平台;企业主要在政府搭建的平台上加强企业内部以及金融企业和实体企业间的联系,逐步实现农村金融系统的市场化;农民强化个体和集体组织在农村金融系统中的参与度,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力量[15]。

4 农业伦理的政策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重农的国家,古代用“社稷”来指代国家。“社稷”从字面意义来解释,就是土神和谷神,这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的原始崇拜物。乡村振兴战略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地位,强调以农民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精准扶贫为优选策略[16]。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农村职业教育要主动肩负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支撑农业现代化、服务新型城镇化、对接精准扶贫的时代使命。要想解决农村职业教育的困难,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依托,具体措施包括深入推进农村职业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加快建立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构建面向乡村的终身教育体系、助推农村学习型社会的发展[17]。

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需要分三步走,即精准扶贫、乡村重建和社会创新[18]。农村扶贫的延伸是更加精准的扶贫。在乡村快速发展环境下,发展乡村职业培训教育,提倡创新与改革,采用可持续性发展进行精准扶贫,才能解决农村贫困的根本问题,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稳固的基础。

a) 管道内有杂质,阀门动作时易擦伤、夹伤阀芯或阀芯导向面,受损擦伤的阀芯导向面长期上下动作,从而拉伤平衡密封环。

为了破解我国在反贫困方面遇到的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扩大与农村内部阶层收入分化严重两大难题,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党和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将脱贫攻坚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大扶贫格局,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做到脱真贫、真脱贫[19]。

5 基于农业伦理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当今社会,高投入、高能耗的现代农业在创造粮食增产奇迹的同时,存在不可持续性的内在缺陷,亟须引入农业伦理等全新的社会价值加以调整和变革。近年来,任继周院士反复强调“缺乏伦理关怀的农业注定要误入歧途”,极力主张农业研究、生产和公共决策的新道德。在充分分析我国现阶段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后,基于农业伦理学的道德观,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5 个方面总结出以下乡村振兴未来发展路径。

5.1 共同富裕:农业伦理的政策制定

面对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党中央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政策,根据实际情况区别施策,从而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

首先,推进精准扶贫政策需要做到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内容。

其次,推进精准扶贫政策还需要做到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识别出贫困居民以后,及时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指定责任人,制订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

再次,推进精准扶贫政策,还需要做到精确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保证。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各级政府需要紧密协作,共同完成好农户信息管理、阳光操作管理、扶贫事权管理等事项。

5.2 道德经济:农业伦理的经济支撑

乡村振兴承载的是整个国家的中国梦。因此,国家要给予强有力的金融政策支持,让农民有钱、有资本发展各类经营主体。

城乡区域差距较大、生态环境问题较多是当前我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要实施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在有效调控区域发展差距方面,要促进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投入资金促进城乡区域基础设施均衡发展,出台经济政策促进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在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强化资源综合利用,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21]。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党中央需要采用恰当的金融政策,投入资金促进文化与产业融合,发掘当地特色和优势,推动绿色经济增长,减小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发展乡村工业的地区不能停止工业化,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做好生态恢复与补偿工作。

5.3 文化自信:农业伦理的文化引领

5.3.1 文化自信引领乡村振兴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承载地,关系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维系,是坚持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22]。实施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重建乡村文化的自信。乡村文化是以传统农耕文化为主体存在于乡村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信念,有相对封闭和独立的体系。实现乡村繁荣和城乡融合发展,必须激发乡村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生态乡村为目标,实现新农村的复兴和再造[23]。

应在农业伦理观照下建立乡村振兴新风尚,避免以城市化的眼光改造乡村。弘扬优秀传统乡村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域特色文化,增强年轻一代对乡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自信是一种积极精神状态,蕴含着涵养文化创造的精神底气和应对挑战、克服阻力的精神能量。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坚定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提供实现动力和持守定力[24]。

5.3.2 教育改革促进乡村振兴

世界银行的相关研究表明,家庭中劳动力接受教育年限少于6 年,则贫困发生率大于16%;若接受教育年限为9~12 年,则贫困率下降到2.5%[25]。我国多年扶贫经验表明,教育扶贫必须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着力提高贫困对象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新时代教育扶贫一定要做好两方面工作。首先,立足长远,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需求,精准设置学校教育的学科内容,提高学习者的获得感;其次,强化职业培训,提高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生产技能,使他们能有效利用经济资源和把握发展机会[26]。

实质性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包括增加学校数量、学校的选址与分布情况更加科学合理、教师师资水平普遍提高、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等。农村适龄儿童不再需要为了接受相对更好的教育而跋山涉水甚至客居他乡。未来,我国要继续加强教育改革,让农村与城市教育达到同一水平,让更多农村儿童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城市一样的教育。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认为,提高人口素质和改善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在职人员培训,包括企业所采用的旧式学徒制;其次,正式建立起来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再次,由企业组织的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包括多见于农业的技术推广项目[27]。

全民都应加入到乡村振兴中来。我国不只是建立一支优秀的“三农”队伍,也不只是加强适龄儿童教育,而是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老人、妇女、儿童等都可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自身的作用,都可以利用自身专长或者通过学习新的技能,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涉农高校是强农兴农的“国之重器”,建设新农科是振兴高等农林教育的重大战略。“安吉共识”吹响了“集结号”,“北大仓行动”打好了“基础桩”,“北京指南”将推动新农科建设从“试验田”走向“大田耕作”[28]。“三部曲”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新农科建设体系。

5.4 主体发展:农业伦理的社会共治

检测乡村振兴是否成功最基本的一条准则就是农民愿不愿意回到农村、农村建设的主体是不是农民自己。未来,我国城乡差距将会进一步缩小,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以及农村大学生将更愿意返乡工作或创业。各级政府对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工作及创业给予足够的支持,使农村拥有舒适的工作环境、优越的创业条件、坚实的政策扶持、先进的高新技术。未来的乡村不再需要为城市发展让路,不再需要为工业化发展提供支持。越来越多优秀人才回到乡村,用技术与智慧推动乡村发展。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我国应构建起乡村人才回流机制,鼓励精英人才从城市向乡村回流,并通过优化乡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使其“回得来,留得下”,促进回流人才参与乡村建设发展[29]。

当代乡村文化建设中比较重要的一块内容是乡贤文化培育。适时发挥乡贤文化的影响,有助于引导乡民坚定文化自信与主体意识回归。乡贤文化来源于漫长又灿烂的农耕文明,是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特定地区的微观视角,一个乡村如同一个小型社会。乡贤文化蕴藏于各乡村社会的文化生态系统内部,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作为传统道德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体,乡贤文化根植于村民内心深处,对于营造文明乡风具有深远影响[30]。

5.5 绿色发展:农业伦理的生态保护

农村文化与自然景色有独特的吸引力,可以通过吸引游客观光游览,带动地域经济发展。要充分保护乡村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稳定,建立乡村独特的风景线,充分了解各地自身文化,发扬并传承各地区、各民族的民俗文化。

在乡村振兴中,应当尽量减少建设性破坏,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谋发展,杜绝“千村一面”的情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生态振兴作为基本要求贯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充分遵循农业伦理观念,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充分了解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生态德行,发展负责任的可持续农业,为建设美丽中国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伦理精准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