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一粒种子
——从中央一号文件看打赢种业翻身仗

2021-12-15 09:05:58于文静,薛钦峰,王朋
农民文摘 2021年3期
关键词:农科院科研人员种业

虽然正值冬闲时节,吉林省农科院的科研人员依然很忙。去年他们选育的大豆杂交品种“吉育611”制种产量达到每亩113.87 公斤。科研人员正抓紧整理数据,挑选分装种子以备接续试验。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研究员张春宝说,我国已选育大豆杂交品种20 多个,部分品种平均增产幅度接近15%。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仓廪充实、餐桌丰富,种业安全是基础。两个多月前,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强调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此后召开的2020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做出相关部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我国种业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有差距,一些品种、领域和环节,如果出现极端断供情况,虽然不会“一卡就死”,但确实会影响农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

如何打赢种业翻身仗?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

农业农村部已确定,把种业作为“十四五”农业科技攻关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来抓,保持水稻、小麦等品种的竞争优势,缩小玉米、大豆、生猪、奶牛等品种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生物工程技术是育种产业的一把利剑。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我们期待相关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能够加快启动实施,以产学研用相融合的创新机制推动产业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说,国家支持种业的政策已经明确,“需要科研人员多一些创新精神和责任感,企业家多一些雄心壮志,共同打赢种业翻身仗。”

猜你喜欢
农科院科研人员种业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广西糖业(2022年3期)2022-07-16 08:08:32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广西糖业(2022年1期)2022-03-31 08:42:22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1-11-27 00:45:49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广西糖业(2021年4期)2021-10-17 11:45:26
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
辣椒杂志(2021年4期)2021-04-14 08:28:16
治疗艾滋病,中国科研人员有了新发现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导刊(2016年11期)2016-07-20 10:58:25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导刊(2016年4期)2016-06-19 18: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