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农资要率先起好步

2021-12-15 05:20中国农资魏萌
中国农资 2021年6期
关键词:农资农业农村

《中国农资》记者 魏萌

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布的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随着我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完成,“三农”工作重心正在发生历史性转移。在此背景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二十六项具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农资行业服务“三农”孕育了新机遇。近日,《中国农资》记者对一号文件中与农资行业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梳理、提炼,从行业媒体角度解读文件精神,帮助农资企业把握政策新导向与发展新趋势。

关键词一 乡村振兴

文件提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节奏、力度和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

解读:随着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完成,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三农”工作重心也将发生历史性转移,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渡。在文件中提出的5年衔接过渡期内,一方面要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另一方面还要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要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在财政、金融、科技等方方面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一定会空前加大。对于农资企业来说,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应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线,从政策中找方向、抓机遇、谋发展。

关键词二 粮食安全

文件提出: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十四五”时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稳定种粮农民补贴,让种粮有合理收益。

解读: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全球粮食市场造成的巨大冲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意义再次凸显。今年一号文件释放的稳粮信号十分明确,要求202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产量达到1.3万亿斤以上。从政策保障上来看也是双管齐下,一方面辅之以利,稳定种粮补贴;另一方面辅之以义,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在保障粮食“数量”安全的同时,文件还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农产品质量、食品安全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肥料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稳粮的决心,将为农资行业的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动能。

关键词三 生物育种

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加快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禽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加强国家作物、畜禽和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

解读:农业现代化,种业是基础。近年来,虽然我国在生物育种领域持续加大投入,也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在育种理论、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打好种业翻身仗,今年的一号文件针对种质资源保护、生物育种科研攻关、种业市场管理等全产业链做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通过破卡点、补短板、强优势,推动中国种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稳产、优产的种植导向下,种肥协作是大势所趋。有实力的肥料企业可以提前布局,将生物育种作为补链、拓链的新方向。

关键词四 耕地保护

文件提出: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科学划定各类空间管控边界,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采取“长牙齿”的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解读:耕地是保障农业生产的基础要素。耕地数量不减少意味着农资产品的市场需求有保障,而耕地质量有提高则提醒农资企业要加强绿色高效,具有调土养地功能的新型肥料产品的研发应用。

关键词五 科技支撑

文件指出: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完善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平台。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加大购置补贴力度,开展农机作业补贴。

解读: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都离不开科技和物质装备的支撑,离不开人才的培育和引进。除了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新型农机设备的研发之外,今年一号文件中关于科技和人才的两个提法值得关注:一是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培育高素质农民,同时吸引城市各方面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参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建设。对于农资企业来说,服务对象的加速升级将倒逼企业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将成为农资行业竞争的焦点。

关键词六 全产业链

文件提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加快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标准“领跑者”。

解读: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长期以来,产业链短板一直是种植业效益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必须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拓展产业链价值,实现农业全产业链的升级。未来,农资企业想要从激烈的存量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要立足农资主业,帮助农民种好地;还要以农服为依托实现补链、拓链、强链,帮助农民把农产品卖上价。

关键词七 绿色发展

文件提出: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加强可降解农膜研发推广。支持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

解读:经过多年的政策引导和探索实践,绿色发展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农资企业发展的共识。今年的一号文件再次提出要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意味着传统化肥存量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不论是生产端还是流通端,企业都应尽快转变发展理念,通过加大新型产品研发、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渠道效率和服务能力等增强“内功”,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八 农业社会化服务

文件提出: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投入品、技术、装备导入小农户。支持市场主体建设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

解读:今年的一号文件特别提出,要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随着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有序发展,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农资企业寻求价值增量的重要突破口。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提供主体,在服务大户的同时也要兼顾小农散户,这就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资源整合实力和健全的基层网络。因此,以省级农资公司为代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力量将更有优势,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九 智慧农业

文件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动农村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农业农村遥感卫星等天基设施。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完善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网络,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防范能力。

解读:以遥感、大数据、物联网、AI等高科技手段和专业人才为支撑的智慧农业,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农业高投入、高风险、低效率、低收益等突出问题,使农民不再“靠天吃饭”。今年的一号文件中特别提到了科学技术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这种技术集成、融合发展的理念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将为包括农资行业在内的农业全产业链赋予更多的可能。

关键词十 农村电商

文件提出: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加快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

解读:近年来,随着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和仓储物流体系的逐步完备,以及宽带网络和智能手机的逐步普及,阻碍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的物质和技术壁垒已被各个击破。疫情的暴发,加速了直播带货等农村电商在农村的发展,许多农户通过线上销售的方式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同时也有不少农户开始接受线上下单、线下提货的农资电商模式。电商进村势不可挡,其信息透明、节本增效等优势未来或将对传统终端农资零售模式产生颠覆式的冲击。

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释放出的十大关键信息中不难看出,农资企业在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发展动能充沛。只要找准定位、抓住政策机遇,农资企业一定能在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同时取得新发展,赢得新辉煌。

猜你喜欢
农资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
参加农资展会,细节绝不能丢